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市场 >> 六零后七零后看过来还记得你家缝纫机和妈妈
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你还记得你家的缝纫机是什么牌子的吗?你还记得妈妈一天工作后在灯下给你缝补衣服身影与脚踏缝纫机的哗哗声音吗?她这么辛苦,就为了你第二天一早上学穿走......
或许你已经忘了自家缝纫机是什么品牌?也忘了父母用多少钱买的,但它一定是国产的,而这缝纫机也是摆在你家显眼的地方,那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四大件”之一,它也是父母辛苦攒来的、省来的、甚至借钱买来的。
陈晓林是重庆的企业家,也是国内相机收藏家,更是著名的缝纫机收藏家。陈先生收藏缝纫机有三、四十年历史了,他说过去母亲最爱惜的就是缝纫机,他们那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手缝制衣服长大的,所以他对缝纫机有一种亲情,有像面对母亲的感觉,当他有了一点积蓄,首先想到的就是收藏缝纫机。
在陈晓林的“渝都古典相机缝纫机博物馆”里,展示着他自年开始在国内外收集的一千多台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缝纫机,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缝纫机博物馆。
在他的博物馆里收藏最多的是国产品牌缝纫机,陈先生说在解放前上海就有多家制造缝纫机的作坊和零件配套商,其中生产缝纫机的品牌有多个,他已经收集到了多种,而“飞人”牌缝纫机是中国的第一台缝纫机。
建国后随着民族工业的兴起,国产缝纫机在各地都有生产,品牌达几百个。那时缺衣少食,一台缝纫机,加上巧手的母亲,给多少家庭带来惊喜和生活的趣味。让六零后、七零后永远记得早上起来穿妈妈给缝好的衣服去上学的温情与快乐。
当年一台缝纫机虽然只有一百多元钱,但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的,很多人靠平时的积攒,靠向亲朋好友借钱,然后举家欢欢乐乐去百货商场购买,那时还是凭票供应的,而一张缝纫机票往往要排一年甚至两年。
陈先生的这些缝纫机来自全国各地古玩和旧货市场,有的甚至要花几千元的高价购得,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他乐此不疲。听说哪里有缝纫机总要第一时间赶过去,只要是没有的,宁可花大钱也不想错过。
陈先生把自己收藏的相机和缝纫机带到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在这里开办了“渝都古典相机缝纫机博物馆”,已经有五年时间了。而他开办相机与缝纫机博物馆完全是免费开放给游人,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业曾经有过的奋斗与辉煌,那是一代人的记忆。
陈先生不是收藏界最有名的收藏家,但他却是最用心的爱心人士,也是用收藏文化回馈社会做的最好的人士之一。博物馆不仅不收门票,还要负担四个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日常支出,每年要支付20万元。他说先期目标是做好十年,加上装修费用预计总支出要万元,现在已经运行五年,他的行为迎来社会一片赞誉之声,为很多企业家的收藏文化带了好头,如果有机会到重庆,想不想去看看?
作者:书影旅行作家,摄影人。
入住:今日头条、腾讯、搜狐、网易、百家号、一点资讯等主流媒体。
为今日头条“千人万元”计划签约人;“悟空问答”签约人;腾讯旅游“百人计划”入围者。
获腾讯年“旅游年度影响力奖”;入选今日头条年“年度旅游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