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知道的一件事对孩子说等一下,危

发布时间:2023/2/10 19:44:12   

昨天下班回家,正在房间里摆弄玩具的儿子狂奔到门口迎接我。

他拉着我的手:「妈妈,妈妈……」一直叫着。

当时用手机和朋友聊天,就没在意儿子说了什么。

「等一下,妈妈一会儿过来。」我脱开他的手,拿着手机坐在沙发上,继续跟同学聊天。

「快去看看你儿子,在房间里生闷气呢。」婆婆提醒我。

我放下手机,来到儿子的房间。此时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儿子看到我,「哇」地一声趴在书桌上大哭起来。

我以为他是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了。一分钟后,他发泄完了,慢慢停下来抽噎地说:「不要等一下,不要等一下。」

我这才明白,他是被我「欺负」了,被我刚进门时的「等一下」欺负了。

原来,他在幼儿园里画的一幅画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奖励了一颗五角星和一块糖。

儿子一直在画画上没什么天赋,也不喜欢颜料。

那幅画,他应该花了很大的勇气和耐心。

那颗糖,他想要拿回来跟我一起分享。

但这份成就感,作为妈妈的我没能及时跟他分享。

在房间里等了很长时间之后,他失落、委屈、无助的情绪开始爆发,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等一下」这三个字,几乎是所有爸爸妈妈的必备词汇。

「妈,快过来看啊。」「等一下……」

「爸,帮我拿一下作业本。」「等一下……」

「妈,给我讲这本故事书。」「等一下……」

在孩子提出需求时,我们太多时候没办法爽快地回答一句「好的,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句「等一下」。

而恰恰就是这脱口而出的「等一下」,是孩子最不想听到的回答。

我在群里向妈妈们询问关于对「父母回答孩子等一下」这一问题的看法时,一位妈妈的回答让人深思:

等一下,表面看是我们给孩子的一种回应。但这句话其实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它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没有其他具体信息。说白了,这句话说了也相当于白说。

这句话比直接拒绝孩子,或者坦白告诉孩子「妈妈没空,你自己来」更有杀伤力。

这相当于是你无意识里给孩子画了一张饼,孩子满怀希望,等来等去等了一场空。

然后,她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小时候,会有人走街串巷地卖冰棍。

一次我听到叫卖声后就跑去跟妈妈说:「妈,我想吃冰棍」。妈妈正坐在缝纫机前做衣服,就跟我说了句「等一下」。

可眼看着卖冰棍的人越走越远,妈妈还是没有起身拿钱的准备。

那时候吃冰棍还是有些奢侈的,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也不敢太催促大人,生怕一不小心,妈妈就反悔了。

最终,我也没能在冰棍车离开前拿到钱。

那种失落,至今记忆犹新。

武志红说,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

而回应并不是简单地在孩子提出需求时给一句答复,而是能够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需求该如何处理。

「等一下」在很多情况下,就是父母在听到孩子诉求时,所给予的一种机械回答。

这种回答,有时候会被遗忘,有时候没有被认真对待。但不管哪种,对孩子而言都不是想要的一种答案。

多次的「等一下」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只是不想搭理我,他们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做。

这种想法对亲子关系的伤害是致命性的。

一句「等一下」,带给孩子的并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失落、对父母信任的缺失,更多的是父母言传身教给他的非正面信息。

日本作家谷口雅春说: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

办公室有位同事,做事拖拉。「等一下」「一会儿就好」就跟他的口头禅一样,每天都会听到。不管旁人怎么催,他都一副不着急的样子。

以至于后来,当我们再跟他有业务往来时不得不站在他的办公桌前,监工一样看着他把东西完成发出。谁都不想,再等他那不确定的「等一下」。

这位同事的拖延症原封不动地复制到了他的儿子身上。

每每有人在办公室说起辅导孩子的作业问题,他总是一肚子的苦水:我家那个孩子啊,做个作业磨磨唧唧,每天都得到半夜……

这不就是他自己面对工作时的样子吗?

几乎可以想象,当孩子向他提出诉求时,他传递给了孩子怎么样的消极懈怠。「我爸就是这样做事情的。」

与邓丽君、山口百惠齐名的歌手陈美玲,还有一个更耀眼的头衔:三个斯坦福大学高材生的妈妈。

在她的教育秘籍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发问时,永远不会让他等一下。

她说即使自己在烧菜,儿子走过来问她:「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

她也会第一时间把火关掉,及时回应儿子:「问得很好,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父母的及时回应,保护了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也是在给孩子传递着一种信息:无论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内心安稳。

图片来源:《请回答》

然而总有很多时候,父母是没办法立刻就给孩子回应、立即满足孩子的。比如,这边正上厕所呢,门口的小朋友敲着门:「妈妈,妈妈,我要看这本书……」

面对这样的情况,身为幼儿园教师的表妹有一套万能的「数数法」:妈妈在上厕所,你数到十,妈妈就出来陪你看书了。

表妹两岁的孩子就那样等在门口认真地从一数到十,开心地看着妈妈打开门出来。

我很认同表妹的做法:当孩子的诉求无法当场满足时,向孩子解释清楚原因是对孩子的尊重。而让她数数则是给孩子一个时间期限,让她心里有数。这便是给予了孩子积极的回应。

所以,所谓积极回应、无条件满足并不是把孩子的需求不分情况的照单全收。

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尊重和理解。如安心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一书中所说:有了尊重,没了伤害。

演员胡可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在养育孩子上有一个「胡可句式」:「妈妈知道……,但是……」

先肯定孩子的诉求和情绪,再给孩子解释原因。

这种接纳和共情不仅给了孩子尊重,更能让孩子看到妈妈的理解和爱。

在用了表妹的「数数法」和「胡可句式」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变得容易起来:

儿子待在游乐场不肯离开,以前我会说:「这么晚了,再玩一会儿我们必须得回家了。」

现在我会说:「妈妈知道你还想玩,但现在有些晚了,再玩十分钟我们就回家吧。」

然后,当着他的面设好闹钟,闹钟一响他总是可以愉悦地拉着我的手离开。

带他去爬山时,走不动了要妈妈抱,以前我会说:「再坚持一下,一会儿就到了。」

现在我会说:「妈妈知道你有些累了,但妈妈也累,我们再数一百个台阶就能到山顶了。」

就这样,他数着数着自己爬完了。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很简单:父母的重视和理解。

而这些重视和理解往往都是在细枝末节中体现,父母的一句话可能会给孩子心里插上一朵盛开的花,也可能会给他涂上黑暗的底色。

把「等一下」「过一会儿」这样的模糊词汇换成「等五分钟」「过十分钟」,

把「我在忙,你自己先去玩」共情为「我知道你想让妈妈陪你玩,但是妈妈有工作要处理……」

这些并不仅仅是表达上的改变,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思考。

而会思考的父母,养不出差的孩子。

-End-

作者:艾陌,自由撰稿人,工学硕士,热衷亲子育儿研究的80后妈妈,笃定育儿之路并不艰辛,做一个懂得思考的母亲,成为一个会欣赏生活的女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2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