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市场 >> 一个村落600多年,南金农民博物馆讲个故
齐鲁网淄博临淄4月29日讯大家印象中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呢?里面得有价值连城的文物,或者深奥久远的历史知识,听起来就透着高大上的气质。但淄博市临淄区的凤凰镇的一家博物馆,将完全打破大家的固有印象。
在淄博市临淄区的凤凰镇,有一座凤凰山。多年前,明朝洪武二年,山西洪洞县一批迁民来到这里,卜卦算到凤凰山下有金矿,于是大家在此建村定居。这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子,就叫南金村。
南金村的第一个故事,可以从解放前说起。那时候,村民们住在低矮的小土屋,茅草顶,土泥路。每天,家中的男丁带着锄头下地开荒,妇女会穿着青蓝粗布的褂子,合用一台织布机织布纺线。家家户户都有着大同小异的烦恼,家里的苞米面够不够一日三餐,煤油灯还能点上几晚,明天出门可别下雨,否则小土路上都是泥。
转眼20世纪过半,南金村的模样有了小小的改变。谁家娶了新媳妇,谁家的新房就有看点,暖水瓶、大摆钟、长条的板凳和石滚磨上,都得贴着红喜字。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是富裕人家才能配齐的老四件,普通的农户可以去集市扯两米大花布,裹着花生、瓜子和糖果,新郎官还要去街上剃个头,跟隔壁磨刀、修鞋的师傅聊聊天,再给新娘子带回一串糖葫芦。
勤劳的日子又过了2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南金村,机器声打破了多年的宁静。村民们搬进了砖瓦房,在铸造厂、炼铁厂、发电厂的轰鸣声中走出了第一批上班族;庄稼地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木板车换成了铁皮小拉车,手扶拖拉机开进了农田里,收割机、播种机、半机械的打水井都省了不少人力。
21世纪的前夜,南金村村民集资的企业开了张、进了第一桶金,家家户户领工资、拿分红,过上了梦想中的好日子。数着年最热闹,这一年村民全部搬离了砖瓦房,住进了城里人才住的单元楼。
再后来,南金村的村企上了市,父母一代人退了休,老工厂在新时代里关了门,新动能接替老动能拉着村民奔跑。以前的南金村进了老照片,但新的南金村故事还在缓缓上演。
一个村落,多年,这所有的记忆都来自南金村的一个博物馆。
“我们南金博物馆,累计投资余万元,占地面积平方,展出物品件。南金农民博物馆的展品,既展现了南金村过去的三农文化,同时也展现出了鲁中、河北乃至全国范围的三农文化。”南金农民博物馆副馆长于启友给我们介绍道。南金农民博物馆,坐落在淄博临淄区凤凰镇的南金村,由南金村历时五年自筹自建而成。自年开馆以来,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已经接待了数万人次的全国参观者。这个建在村里的博物馆,已经成了许多人寻找乡村记忆的地方。
南金农民博物馆以农民的农村生活和文化为主题,从多年前南金村建村开始,按照时间线索分布了5大展厅。这里的展品涉及生活起居、农耕生产等各个方面,它们出身平凡,大多从民间收集而来。但正是这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和质朴气息,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我小的时候,我推过这个车子。以前那时候种地瓜,推地瓜用,还有推麦子,打包一边一个,力气多的时候,还能在上边再弄上点,推着走。”以为游客推着小推车兴奋的跟记者说。
相比很多安保森严的博物馆,这个村里的博物馆显得很“亲民”。游客不仅可以在实景搭建的院落里随意走动和观赏,还可以亲自上手触摸和体验。一位正在体验旧时打水的游客跟记者说:“感觉非常好,能感受到以前人们的辛苦劳动,到这哥博物馆来看看,心里觉得很好。
对于南金村当地的村民而言,自己村的博物馆就更加亲切了。在这里,有三个按1:50的比例还原的南金村沙盘,记录了解放前、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期的南金村旧貌。一位南金村村民一边摁着自家的灯,一边跟记者说:”上楼以后时间长了,都忘了老家在哪儿了,通过这个沙盘很好,一边摁灯,能知道在哪里,能想起儿时玩的地方。“
在这里,村民们不仅能找到自己的老家,还能找回老的生活。尤其一些老场景的再现,深受上年纪的老人喜爱。一位阿姨跟记者介绍说:”这里净是些做买卖的,你看这是剃头的,这是磨剪子的,戕刀子的,修鞋的。都像模像样的,让年龄小的又能看到早年那些古迹了,很有意义。“
如今,南金农民博物馆正筹划后期建设,在村民的期待和要求下,面积和规模还要扩大。这个村里的博物馆,正在村民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副镇长齐占民向记者介绍道:”南金农民博物馆传承和记载了我们的乡村记忆,特别是把我们儿时的一些很多的乐趣都放到里边去了通过博物馆的建立,对培养老百姓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对当地文化氛围的培养起了很大作用。“
编后:东西没有多么的价值连城,但在有着共同记忆的人们眼中,那一把茶壶一个小推车,就是最珍贵的;环境也没有多么的高大上,但对当地的村民来说,能看到自己以前的家和生活,那就最有意义。这种承载了无数乡村记忆的博物馆,守住了乡愁,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一定要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