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市场 >> 结婚需要仪式感,需要冷静期,更需要登记全
民政部、全国妇联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室外颁证场所,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积极推广人性化的颁证服务,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颁证词,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
对这项增强结婚仪式感的政策,我举双手赞成。其实我国古代也有这样的传统。
1、结婚需要仪式感
婚姻是人生大事,现代青年男女,两个人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想要立业成家(现在立业不容易,成家倒相对容易,前提是你搞定了丈母娘),只要符合年龄和其它法律规定,就可以拿到具有法律保护伞性质(受法律保护)的结婚证书。而古代没有婚姻登记这一说,于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六礼”制度。这一制度对历代婚礼的演变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甚至对当代新婚俗仪式也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今天的婚礼虽然形式有很多变化,但传统“六礼”的主体内容基本保存。
“六礼”是婚姻缔结六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一是纳采。一家有女百家求,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如姑娘家不拒绝,那男方就要有所表示了。表示什么呢?不是项链不是戒指,也不是什么“三转一响”,而是一只大雁,此即《仪礼》中的所谓“昏礼下达,纳采用雁”。据说大雁在动物世界中至情至性,专一于配偶。当然,大雁毕竟是候鸟,而且捕获她也是件技术活,要是只因为弄不到大雁而耽误了婚姻大事显然划不来,因此后来大家都变通了,商定以鹅作为替代品。这种改变对男同志绝对有利,就算你娶上百八十个老婆也不成问题,大不了开个家鹅养殖场!将大雁改革为家鹅,也算古人早期的野生动物保护思潮吧。
二是问名。因为古人敬神事鬼,对于娶亲这样的大事免不了要占卜祷告一番。所以纳采礼后,男方家托媒人再到女方家问清女方姓名、出生年月日时,民间俗称为“下帖”。问名礼发展到后来问生母的身份(是妻还是妾,以辨别女方是嫡出还是庶出)、门弟和职位高低、财产以及容貌、健康等方面。
三是纳吉。问名后,男方家将女方生辰八字和自己儿子的生辰八字开列,请巫卜“算命”,问吉凶祸福(俗称“合八字”)。占卜的结果是大吉大利,那就是纳吉了,婚礼程序继续向前推进。如果上天警示,这个未来媳妇可能是个“扫帚星”,和丈夫八字不合、命理相冲,那么对不起,程序到此终止。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家的仪式,现代多称“订婚”。
四是纳征。这是六礼中主要程序之一,婚约一经确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不得随意翻悔。这项婚礼又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下聘礼后,虽未举行大婚,但女方名份已定,实质上夫妻关系已算确定。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谓“送彩礼”这个风俗。男女双方父母邀集部分亲友订立婚约仪式。由男方向女家交纳聘财,婚约至此成立。这对女家来说最实惠。
一些朋友望文生意以为纳采就是送彩礼,其实不然。因为古代皇家纳采时候送礼物也仅是一只大雁,民间估计也就鹅鸭之类。但纳征不一样,代表了男方和女方的名望身份,纳征的多少直接就关系到身份的贵贱。彩礼的时代特色鲜明,古时侯是给绢帛之类,后来是金银财宝。几十年前的彩礼讲究多少个轮子多少个脚,流行过的三大件等,现在物资丰盛,人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最好直接给人民币。由古至今,不管彩礼变成啥样,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是:小女婿家给得再多,老丈人都欣然“笑纳”,而且给得越多,笑得越甜!据说唐朝时候,崔、卢、李、郑这些氏族名门嫁女儿,纳征的钱财多得吓人,动辄数十万贯。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很是头疼,特意颁布了法律,禁止这种买卖婚姻性质的纳征。法自然可以随口出,但彩礼至今未禁。
五是请期。这是男方向女方家商订结婚日期的仪式。纳征后,男方与女方家协商完婚的日期,如女方家推辞则由男方家决定,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子”。古代选择日期一般多请算命先生确定所谓“黄道吉日”,而且多以逢双的日子为主。现代这一习俗虽然保存,但在选择时多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为主(如元旦节、五一节、国庆节等)。
六是亲迎。这是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这个过程可谓险阻重重。结婚当天小女婿更是要上窜下跳,红包乱发,才能把新娘子最终弄到家。
其实古代婚姻礼仪本身并不重要,而是礼仪本后所隐含的东西,礼主于敬。今人以为繁琐,实是不懂对婚礼程式的重视,也是对婚姻本身的一种敬重。过去的中国人,结婚要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拜天地的目的是把天地作为自己的证婚人,发誓对对方的终身负责,让天地神明作证,监督自己的行为,如有违背,将受到神明的惩罚。
可惜现在的中国人结婚,只保留了结婚拜父母、夫妻对拜的形式,把拜天地当作迷信的东西抛弃了,只能从演古装戏的结婚中看到古代结婚的形式中有拜天地一说。结果,现在人结婚效率是高了,离婚率也高了,打着婚姻自由的招牌,以为追求自由幸福是人皆有之的权利,可是那么多因离婚带来的社会问题,又有谁来负责?
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作保障,男女婚姻自由,婚礼从简,吃些糖果,或办酒数席,家人亲友欢聚庆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吧,我们追求“革命同志”的结婚,那时候把结婚的彩礼当成了“买卖婚姻”,因此革命群众是有觉悟的,自觉同旧社会的不良习气作斗争。但80年代起,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兴起迎亲坐轿车,索高聘礼,大操大办酒席,讲排场、比阔气之风重新滋长。女方索要的“三转一响”内容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到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再到今天的手机、电脑、汽车和房子,真正是与时俱进。
2、结婚也需要冷静期
《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还提出,探索开展婚前辅导,开发婚前辅导课程,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深化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探索离婚冷静期内对当事人开展婚姻危机干预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说到将于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与我们老百姓最相关的莫过于离婚冷静期制度。
之所以设立这一制度,按年5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相关负责人的官方回应,理由是: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民政部数据显示,年,我国登记离婚达.4万对,其中不乏轻率离婚、冲动离婚现象。对此,民法典将“离婚冷静期”纳入婚姻家庭编的登记离婚程序。
但也有观点认为,应对离婚冷静期设立甄别机制,家庭暴力等案件中不应设离婚冷静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新增了离婚冷静期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实践中,由于协议离婚登记手续过于简便,轻率离婚的现象增多,不利于家庭稳定。为此,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了30日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对于这一规定,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是赞成的,认为有利于解决冲动离婚的问题,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但也有的意见提出,对于存在家庭暴力等情形的,不宜规定离婚冷静期。”上述相关负责人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研究认为,离婚冷静期制度只适用于协议离婚,对于有家庭暴力等情形的,实践中一般是向法院起诉离婚,而起诉离婚是不适用离婚冷静期制度的。从世界范围看,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都规定了这一制度。
但公众普遍认为,与离婚冷静期相比,更重要的是结婚冷静期,因为草率结婚引发的后果更严重。《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还提出,探索开展婚前辅导,开发婚前辅导课程,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或许正是公众意见的反映。
3、结婚更需要登记全国联网
近几年,媒体曝光出来的类似“被结婚”案件屡见不鲜,或许很多女士的怕嫁与此也不无关系。
年1月18日,中国青年刊发报道《这个未婚姑娘千里之外“被结婚”,谁来管管?》,披露了24岁的广西姑娘梁某由于身份信息被盗用惹上“骗婚”官司,不仅异地“被结婚”,还被一方当事人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麻烦不断。中国青年报记者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近两年来,因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骗取婚姻登记,导致“被结婚”“被重婚”,从而将婚姻登记机关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婚姻登记的案件有十余起。
为减少重婚、骗婚现象发生,民政部独家回应《中国青年报》:民政部将加快推动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加快与法院、外交部、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推动现存婚姻登记历史档案数据补录,完善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
其实,早在年7月24日,民政部宣布,当年6月底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目标:初步建立中央级婚姻登记数据中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建立了省级婚姻登记工作网络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了在线婚姻登记和婚姻登记信息联网审查。从那时起,全国的婚姻登记机关手工填写婚姻当事人个人信息、办理婚姻登记的时代结束。
近8年了,我们才知道,当时的联网并非全国范围内所有婚姻当事人婚姻信息的联网共享,仅仅实现了从年起办理的婚姻登记信息电子化上传,而且只局限在省级行政区划范围内。
对此,民政部相关部门表示,近些年来,民政部门一直把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目前全国都已实现联网互通,能够异地查询婚姻登记信息。但是,民政部相关部门也表示,一些地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婚姻信息系统的软硬配置、网络支撑、运行维护等相对滞后,进而影响全国联网互通的稳定性。同时,部门间信息共享共核还未完全畅通、以及与婚姻有关的信息尚未有效整合等因素,难以保证婚姻登记当事人信息核查的准确性。(资料来源: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
我作为一个法律人也搞不清到底是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了没有,从目前层出不穷的被结婚案件来看,似乎是没有。
前些天,我们法律人群里面还在讨论这样被结婚受不受5年的最长期限约束?也就是说,你被结婚了超过5年,法院就不受理。我实在搞不懂这样的道理何在?被结婚者本人未到场进行登记,与合同不成立的法律理论完全相同,这样的登记应当自始无效且不成立。
我认为,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