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市场 >> 89岁奶奶闯入UP主江湖
摘要:年近九旬的江敏慈是B站最年长的up主之一。在这个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社区,近八成用户是她的孙辈。今年4月,她通过孙子对B站产生兴趣,也试着做起了up主。3个月间,她积累了27万粉丝,还受邀为B站11周年演讲会录制庆生视频。
最初,她只是想用视频完成写自传的心愿。看到网友的反馈后,却发现不止于此。逃离包办婚姻、努力考中只招10%女生的铁路学校……年轻人把她的故事折射进自己的生活,似乎在当下找到一种精神后盾。她原以为退休就是谢幕,如今又重新发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江敏慈与她的“银电视”奖牌。“闯入者”
点开江敏慈的B站视频,会发现弹幕有些特别:对于其他up主,粉丝催更是常态,如果时隔一两周才更新,画面顶端就会飘满“失踪人口回归”,而在她这里,都在喊她注意休息、不用频繁更新;其他up主语速慢了,大家兴致勃勃地刷起“2倍速食用更佳”的梗,对她却是,不要着急,我们可以自己调倍速……
更多时候,无数条“奶奶好”从江敏慈头顶飞过。屏幕里,她坐在缝纫机前,脸颊肉嘟嘟的,眼睛弯成两个月牙,一头白发在发箍下服服帖帖。
在B站,她确实可以做很多人的奶奶了。她也说不准自己真实的年龄,按照身份证,她今年87岁,按照族谱的记录,还得再加两岁。而在过去3年,B站新增用户的平均年龄均为21岁,比她的一些孙子、孙女还要年轻。
江敏慈早就听过B站的名号,知道那是年轻人的网站,便没有深入了解。今年疫情期间,老年大学开不了学,一起爬山、打拳的朋友也不能相约,她要找点新的乐趣。
有天,同住的孙子豆豆在电脑前又说又笑,江敏慈一问才知道,是在制作B站的视频。豆豆是B站的一名up主,粉丝不算多,视频以游戏和vlog为主,更新频率很随性。她翻出一张稿纸,叫豆豆把网站的名字写了下来。回房、开机、联网,照着在搜索栏输入“bilibili”——一个新鲜的世界出现了。
3个月过去,最初在B站逛了什么,江敏慈已经回忆不起。那种感受却清晰如昨,用两个字概括,好玩。接连几天,只要有空闲时间,她便打开B站,在视频和弹幕中寻找乐趣。
新的想法也在萌发:江敏慈一直想要写份自传,奈何文笔不好,如果把那些有意思的经历口述出来,做成一段段视频发布,岂不合了心意?碰巧那段时间B站首页挂着“新星计划”的海报,鼓励新人成为up主,她便跑去和豆豆说,我也想试一试。
豆豆一脸惊讶:不行不行,这是年轻人的地方,哪有老人来玩的?
这话江敏慈耳熟。以前很多事情,孩子们也说她不行,最后不还是成了?年,她独自去三峡游玩,在出发的前一天学会了发短信。同游的3位老人比她年纪小,却都靠她和家里联系,为了提高效率,她向船上的年轻人请教如何群发,手机没有流量,又学着用彩信发照片。两年前,她在老年大学学习视频制作,把旧照片串成视频,拿到同学聚会上播放。
这次,江敏慈依然不听劝。她找到“新星计划”的完整规则,从头到尾研究了一遍,确认对年龄没有任何限制,又三番两次去游说,最终说服了豆豆。
成为up主的第一步是起个合适的名字,江敏慈觉得简单得很,就叫“敏慈不老”。视频主题也很快确定:“既然你说我是老年人,说我不行,我就问问B站、问问网友,我行不行?”没有提纲、没有演练,她背对着电脑桌录下第一期视频,身后的显示器还停留在B站首页。她自己定好了标题:我90岁了,可以来B站做up主吗?
江敏慈在第一期视频中询问网友,自己是否能当up主,许多弹幕都在欢迎。视频截图。
江敏慈没有去想,会有多少人看到自己的视频。豆豆清楚,大部分人的第一期视频只有几十、几百的播放量。他想,老年up主毕竟少见,再请自己的粉丝帮忙转发一下,也许能有几千的播放吧。
实际情况远超预期。视频在今年4月30日中午发布,晚上临睡时看,已经有几十万次的播放,次日早上醒来,数据攀升到了多万。粉丝数也在急速上涨,两天内便突破10万。这样的速度是快是慢,江敏慈没有概念,豆豆便拿自己举例:两年多的时间,他在B站积累了一万粉丝,奶奶在短短几个小时就超出这个数字了,没过多久,已经是两倍、五倍、十倍了……
在B站作传
江敏慈产生写自传的想法,少说也有10年了。她做过不少尝试,最初是笔头的,后来在老年大学学习手机摄影,曾跟老师商量,把重要的照片串成视频,做成另一种形式的自传。可以前条件不好,选来选去,也没有找到多少合适的照片。
年龄越大,她越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写了第一个字,忘了第二个字。几个月前,她找了一本专门指导写自传的手册来看,还是没有太大帮助。
她总说,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但她的人生经历恰恰像一个缩影,映照着中国社会90年来的典型图景。在她的观念里,如果国家没有解放、社会没有进步,自己难以活成现在的模样。这些记忆一点点出现在她的B站频道,像拼图的碎片,逐渐拼凑出她的一生。
上世纪30年代,广州江高镇江村,裹足的陋习还没有完全消除。江敏慈四五岁时,曾目睹同龄的女孩被强制缠脚,硬生生掰断脚趾后的痛哭和惨叫,她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来。那时,一些大户人家相亲,男方家人隔着离地一点点高的门帘,要先看看女孩的脚是不是“三寸金莲“。
年幼时,不平等的感觉就出现在她的潜意识里。幸运的是,她出生在一个相对开明的家庭,母亲从未缠过小脚,奶奶后来也解开了裹脚布。她的成长经历中,长辈们甚至没有提及这件事情。
她从小下定决心,不能活得像封建社会的妇女一样。清明节,家族的男丁悉数上山祭祖,不准女孩参加,江敏慈偏要去。长辈们不同意,她就悄悄跟在大部队后面,结果被爷爷发现,拿根棍子吓唬她,追得她满山跑。
初中毕业那年,邻村有位华侨太太专程回国物色儿媳,相中了江敏慈。当时江家窘困,父亲和几位叔叔都失了业,而这位太太生活在美国旧金山,家里开着金矿。这门亲事,许多人家求之不得,长辈们认定她会喜欢。只有母亲觉得对不起她,还在读书就要嫁人,步了自己的后尘。
年广州解放,江敏慈和初中的几位老师、同学合影留念。
江敏慈的外公是个暴发户,生了11个孩子,只有一个是女儿。母亲因此得到许多偏爱,书念得多,成绩也好。即便如此,还是无法违抗父母之命,没毕业就结了婚、怀了孕。
江敏慈从小听太奶奶唠叨,自己是个没打掉的孩子。母亲当年喝了红花水,想要自行流产,医院。太奶奶总说,这个孙媳就是读了书才变坏的:“女人就该本分一点,生小孩,多生。”
江敏慈不接受这样的命运,但改变不了家族的决定。逃婚,逃去广州考学,这是她最终下的狠心。她悄悄告别母亲,趁着天未亮,用麻布袋装了两件换洗衣服和一床破被子,带上所有的书,一路又拖又背,花了4个多小时,从江村走到广州市区的舅妈家。后来,她如愿参加了那年的中考,拿了个不错的成绩。
如今,这段经历变成口述视频,被江敏慈发到B站,许多弹幕都在称赞她的勇气。评论区里,有人联系起《后浪》演讲,那个B站在青年节发布的视频,称自己虽然没有活成演讲中的“后浪”,也比“前浪”幸运多了;有人遗憾自己的奶奶没能逃离封建婚姻;还有人问:后来您是怎么遇见爷爷的?
江敏慈真正步入婚姻,是12年以后的事了。12年间,找她的人不少,但她一直在等。她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要有共同语言,要为人正直,最好还是同行,能够一起研究工作。每条都要符合,不要将就。
30岁那年,江敏慈等到了理想的对象。两人自由恋爱一年后,结成夫妻。对于婚姻生活,她想不起一件不愉快的经历。“唯一不满的,就是他不讲信用,70多岁就走了,不是当时约定的白头到老。”她笑了笑,眼中泛起点点泪光。
女子可为
江敏慈的B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