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优势 >> 放开那件的确凉有多少80后进裁缝店做过衣
这年头,你跟那些中小学生说“的确凉”,他都不知道是个啥东西。
当然,我也不知道。我爸妈他们知道,他们那时候就带我去裁缝店做衣服,用的确凉的料子。要说中国文化咋就这么博大精深呢,听着“的确凉”三个字,我就心平气和遍体生凉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80后进裁缝店做过衣服?
好像在我们小时候,一般就只是买衣服而不是去裁缝店做了。是不是有很多80后都没有注意过裁缝店长什么样子?
其实想重温当年裁缝店的格局,去看看现在的窗帘店就差不多了,我印象里的裁缝店和它简直是一样一样的,四面墙上都是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布料,无非是裁缝店里的布料种类和窗帘店不一样罢了。
下面这幅图和我记忆中的裁缝店还有一些差距,但找不到更合适的图片了。
在裁缝店做衬衣,照例是要量体的。
量体裁衣的定制式衣服在现在已经是高档服装的代名词了,但在我小时候似乎并不是这样。到裁缝店选布料、选款式,裁缝给量腰围、胸围、臂长各个尺寸,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这样做一套衣服的价钱并不贵,或者说,在我们那个小乡镇里并不算贵,否则我家这种追求实惠的工薪阶层是不会去照顾她生意的。
做衬衣当然要等一段时间,大约一个星期吧。量体裁衣做出来的衣服并不见得就特别适合,那时候还是中学生,还在长身体,衣服是要稍微做大一点的。再加上当时人本来就瘦,不像现在这么圆润,所以哪怕是量体裁出来的衣服,也和买的成衣一样,穿上都有些松松垮垮,不那么精神。
但是回想起来,手工裁剪、缝出来的衣服,似乎感觉和商店里买的成衣是有些不同。怎么说呢——看它的走线,就觉得它是一针一针缝出来的,好像就要鲜活一些,整件衣服好像就比别的那些工厂里大批量做出来的衣服要特殊一点点。也许这是我的心理原因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就这种缝纫机,在过去是很流行的。我家没有,有时候就觉得很遗憾,觉得我妈妈的手艺没有别的妈妈那么神通广大。不过有缝纫机的同学家里,他妈妈也很少踩了,和我们一样是买衣服穿,这么个东西就当桌子在用。
那时候看着针头飞快地起起落落,衣服很快就缝好了,线条整整齐齐,就像魔法一样。感到这种缝纫机就代表着现代化、机械化,多么神圣的机器啊。
有趣的是,很多80后现在还会用家用缝纫机,我认识的就有。有的女士比较喜欢汉服,又嫌店里卖得贵,就用家用缝纫机自己制作汉服。不过根据她们反映——
这玩意做汉服,还挺费时间,挺累的。
我认为是她们的技术不过关,没有赶上当年妈妈们优秀的业务水平。
现在想想,那家裁缝店里面积那么小,放了那么多面料,裁缝阿姨从早到晚都在踩缝纫机,很辛苦也挣不了多少钱。大约年以后,可能是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这家裁缝店就没有再开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