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老伴刚去世孙女白血病,奶奶哭着反问交警生

发布时间:2023/6/24 19:17:42   
白癜风抗复发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620/7232766.html

看到一个新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几天前,湖北宜昌,一个老奶奶在马路上推着缝纫机去修理,交警刘正斌看到后赶紧过去帮忙。

刘正斌得知,老奶奶的儿子在外地,老伴刚去世,家里还有一个得白血病的孙女。她想把缝纫机修好,这样就能补好老伴生前常盖的那床被子。

老奶奶说:“对不起,我走错道了,我要是有能力我肯定找个车子,我真是活不出来了。我都七十几了,我都七十几了。”

面对着哭泣的老奶奶,刘正斌心里也五味杂陈。他只能安慰她,“您别急,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是老奶奶的一句反问,让我瞬间破防。

她问:“生活什么时候才会好起来?”

老人走后,刘正斌放心不下,又追上去,发现老人住在没有电梯的老式居民楼,赶紧帮她将缝纫机抬上楼送到家中。他还告诉老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愿意来帮助她。

事后,有媒体报道说,“当地相关部门前去看望了老人并提供帮助,老人孙女的病情目前已有好转”。

为这位交警的善意而感动,更为老奶奶的命运而揪心。

一个刚刚丧偶的七十多岁老人,儿子不在身边,想必也是在外地打工回不来,还要照看着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孙女,生活对她何其残忍。她推着缝纫机在路上艰难前行,遇到一个善意的询问,就忍不住崩溃落泪,可见内心的伤痛。

年轻时,她也对生活有过万千憧憬,可是到了风烛残年的晚年,回首往事,这一辈子她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麻绳偏从细处断,命运专欺苦命人。像老奶奶这样的苦命人,生活中遍地都是。

就在我住的小区附近,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平常靠回收纸皮为生。每次路过,我发现他不是在发呆,就是在啃馒头。我曾经问过他的情况,但他一口山东河南那边的浓重口音,总是听不明白。他为何离开北方家乡?他晚上住哪?家里还有什么人?

今年三月,我在重庆遇到一个77岁的老人,可能是当地最老的一个棒棒。我随他去看了他的住处,一个居民楼的地下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下室——位于地下三层,伸手不见五指,而且潮湿。一天三顿都吃面条,十块钱五斤挂面,再从菜市场买点便宜的蔬菜,配上酱油辣酱,能吃一星期。本想过段时间,再去重庆看看他,假装需要搬运东西,借此给他点钱。但是因为广州疫情,以及其他事情,一直耽误着。再后来,打他的电话,就联系不上了。

我还认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最近失业了,孩子还在上小学。他初中毕业之后读了中专,后来进修了大专,在深圳某公司做客服工作。平时生活不上不下,总还能过得去。但是失业之后,生活的压力一下子扑面而来。他送完孩子上学之后,就用送孩子的电动车跑外卖。

相比那些无助的老人,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面对的压力虽然也不小,但是总归年轻,以后说不定还有翻身的机会。但是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明天会更好”这句话,不但虚伪,更是残忍。

明天会更好,这本是一首歌名,发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时代起,一直到前几年,对于大部分来说,“明天会更好”都是成立的。在那三四十年,吃饱饭了,装上电话了,买得起车了,手机不停换,出国旅游也是常事,生活确实一天天变好。很多人因此有了一个错觉,就是人生向上走是常态。可是,历史告诉我们,明天更美好,只是一个温暖的安慰。明天比今天更差,历史上比比皆是。

这几年来,很多事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坏。两年前,有人说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今天再看这个论断,是不是感慨莫名?如果可能,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愿意世界停留在年。

年,我下定决心专心写公号。刚开始,我也不知道写什么。不温不火地写了半年,就碰上了疫情。人间真实,万众疾苦,尽入眼底。本已模糊的初心,又清晰起来。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当年多少都是有点新闻理想的。十几年下来,在新闻单位的那种环境中,对于有些事渐渐麻木,很多事只能听指令随大流,个人起不到什么作用。疫情改变了很多,包括我自己。众生皆苦,作为自媒体人,反而多了一些空间,当然风险也倍增。当看到文章推动事情解决时,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更多时候,是对明天的茫然。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这不是电影的台词,这是发自我内心的问题。人生与电影不同,因为生活比电影辛苦太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0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