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前景 >> 小小缝纫机缝出致富梦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咸文静金玥彤张鹏
通讯员王桂萍
4月8日,迎着和煦的春风,记者来到位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的青海阿美服饰文化有限公司。刚走进车间,缝纫机“嗒、嗒、嗒”的声音此起彼伏。几十台排列整齐的缝纫机前,工人们正在加工服装,一片忙碌景象。
50岁的韩晓风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年,从县粮食局下岗后,他几经辗转,进入循化当地的一家服饰加工企业,从“门外汉”到“事事通”,韩晓风这一干就是15年。年,这家企业发展出现问题,韩晓风再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增收。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张鹏摄
“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积攒了一些经验,想自己闯闯!”年,听说甘肃一些扶贫车间发展势头迅猛,思前想后的韩晓风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甘肃的创业之路。经过一番努力,于当年顺利投产。
年初,为切实解决返乡人员及留守妇女就近就地就业难的问题,循化县乡村振兴局动员本县籍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家回乡创业。听到这个消息,作为地地道道的循化人,韩晓风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年5月26日,在县城租赁闲置厂房,成立了青海阿美服饰文化有限公司。
“从去年8月到现在,企业运转八九个月,主要生产运动服、校服、工服等。除了当地市场,还销往玉树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虽然建厂不久,但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最关键的是,公司已经为当地外出不便的近百名家庭妇女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这也更加坚定了韩晓风实现梦想的决心。
留守妇女秒变上班族。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张鹏摄
“接下来我想以这个车间为中心,在县城东部、南部、西部各建一个车间,在两三年内实现人就业。”
企业办在家门口,打工顾家两不误。跟有着“人就业梦”的韩晓风一样,公司副总经理马玉莲也是追梦人。
从18岁学习制作服装到进入服装企业,再到如今成为公司的负责人之一,马玉莲是不少员工眼中的女强人。看着眼前几十个忙碌的身影,马玉莲感慨颇深。
“对于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马玉莲说得没错,最近几年,为了方便子女上学等原因,不少村民搬到了县城。县城人越来越多,留守妇女也越来越多,但一缺技术二缺文化,对于其中大部分人来说,就业是个难题。
去年公司成立后,通过张贴海报、发布短视频等渠道,招聘留守妇女和低收入群众参加带薪培训。但就像马玉莲所了解的那样,报名的多人中,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不足五分之一。耐心的马玉莲手把手地教她们识字、操作设备。
目前,企业已吸纳近百名留守妇女就业。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张鹏摄
“学员非常勤奋、聪明,哪怕从零开始,三个月就能熟悉各项流程。”如今,各项工序在女工手里变得游刃有余,整个流水线有条不紊。马玉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当然,她也有自己的梦想,“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手艺教给更多的姐妹,让她们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就像马玉莲所介绍的那样,公司让留守妇女秒变上班族,挣钱顾家两不误。
“这都是加工好的,我把钮扣缝上就好了。”面对采访,55岁的马哈力麦介绍着自己的活计,手上的工作丝毫没停。马哈力麦的老家在白庄镇,多年来,一家老老小小,除了几亩田,全靠弟弟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去年,到县城买东西的马哈力麦无意间看到马玉莲发的招聘广告,大着胆子问了一句。
马玉莲正在耐心教学。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张鹏摄
“我年龄大了,也没啥文化,能行吗?”
“可以!”
就这样,去年8月,马哈力麦成了公司的一员。
“在这里上班,动作麻利点一个月能挣两千八九,不仅能负担儿子每个月的生活费,还能贴补些家用,减轻弟弟的压力。空闲时跟其他人说说笑笑,心情也好。”看得出来,对于这份工作,马哈力麦很满意。说起自己的心愿,这个朴实的妇女想了想,笑着说:“自己挣钱,供儿子上大学!”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