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介绍 >> 脱贫攻坚特别报道历史会记住历时八年创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脱贫攻坚——这场历时八年的艰苦战役,堪称载入人类史册的中国奇迹。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回望八年征程,历史记住的不仅是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以及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这些数字,更记住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的那条路、那片林、那碗拉面、那个乡镇、那些人……他们共同构成了脱贫攻坚这幅宏伟画卷的时代底色。
00:00
独龙江峡谷,深藏在滇藏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古老神秘的云南独龙族世代生活在这里,曾长期与世隔绝。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只能靠马队一步步翻越雪山,把生活物资运进大山深处。独龙江乡干部潘锦绣对那段人背马驼的艰苦岁月至今记忆犹新:“过去沿江只有崎岖狭窄的小道,绝壁处只有木头搭成天梯爬行,渡江靠溜索桥、吊桥竹溜索之类的,60年代才有了人马驿道。一直到年,独龙江有了第一条公路。”
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峭壁,一圈圈的盘山道像螺丝钉一样,这就是独龙江公路。尽管已经是4月份,这里依旧大雪纷飞。独龙江乡交警中队张红辉队长是最熟悉这条路的人,连途经的个弯道都挨个数得出来。他说,过去每年12月到次年5月,皑皑白雪封闭了高黎贡山垭口,独龙江乡就完全成为了与世隔绝的世界。
“当时可以说‘半贯通状态’,还要经过20公里的雪山路,就是老的隧道垭口。以前常说,独龙江有半年的大雪封山,就是封山那一段距离。”张红辉说。
年,独龙江公路开始改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三年后,世世代代独龙族期盼已久的高黎贡山隧道终于贯通。
天堑变通途,独龙江乡从此真正拥抱现代社会,老乡们的生活也更有奔头了:不仅可以外出打工学习技能,还可以把自己种的草果、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外地,实现脱贫致富。
家住独龙江乡孔当村二组的孔志强,就是靠种草果脱贫致富的能手。
记者:哪年开始种草果的?
孔志强:在年,国家免费发了个小树苗。年才收了第一批果实。
如今,孔志强的棵树苗已经长成了40多亩草果林。每年年底收获的季节,是全家人最高兴的时候。“第一年挣了块钱,当时就是一亩地,试着种。现在有上万棵草果树了,卖得最好的那一年有块的收入。”孔志强告诉记者。
崇山峻岭中,一排排整洁的安置房次第排列,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柏油路、小汽车、木柴、火塘……这里有着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也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现代社会,独龙族名副其实“一步跨千年”。
独龙江乡书记余金成:乡亲们,今天的天特别蓝,今天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因为习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
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族群众回信,祝贺他们实现整族脱贫。余金成说:“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云南大山深处的村民彻底告别了世世代代溜索出行的历史。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一条条走出大山的路,终于圆了贫困群众走向外面世界的梦想。而同样为了脱贫致富,远在公里外的井冈翠竹,却把一个又一个老乡留在了家乡林海。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啊。”
作家袁鹰所描述的《井冈翠竹》,如今有52岁的护林员赖发新守护。
春节前夕,在江西井冈山市茅坪镇的高湖山上,身着迷彩服的赖发新拿着扩音器沿着陡峭山路走进竹林深处。十多分钟后,他发现了几台停放的摩托车,有人在挖冬笋。他提醒:“大家挖冬笋的注意哈,我们这个毛竹的竹鞭大家尽量不要挖断,不要破坏了。谢谢大家。”
很快,赖发新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刚刚挖过冬笋的地方都被立刻回填了山土。赖发新说:“回填以后对来年的春笋也蛮好,会长得更茂盛更大。他也知道保护好到下一年再挖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冬笋,大家保护意识比以前强好多。”
赖发新说,过去村民挖到冬笋要运到几十里外的圩镇上卖,一斤只卖2块钱。而现在冬笋成了“山珍”,不出村每斤就卖8块。除了冬笋,昔日烂在山上的毛竹如今也成了抢手货。“它一般是被收去加工笔筒,还有牙签筒这一系列的工艺品。它一节就可以抵几块钱,像这根竹子20来节,它值块钱。”
井冈山自年起严格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全市40%的国土面积被划为禁建区,任何人不能破坏一草一木。也是在那一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赖发新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亩竹林便是他要守护的“宝贝”。赖发新说:“我们既是生态护林员,又是生态消防宣传员,就是两个职责,现在一年有1。”
一山一树,都有人管护。如今井冈山森林覆盖率已达86%,入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茅坪镇神山村村委会主任彭展阳说,绿水青山的“颜值”正在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年,井冈山率先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摘帽”的贫困县。“现在做旅游这一块需要生态,需要秀美山庄,村民也有这个意识,保护这样的生态就是保护我们的财源。”
脱贫致富,是贫困百姓祖祖辈辈怀揣着的梦想,也是他们“中国梦”的起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当井冈山上的赖发新每日用脚步丈量着竹林的时候,青海化隆人马乙拉四则用双手将拉面从青海做到了全国。
“拉面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拉面,我们化隆县可能发展不成这样。”青海拉面,发源于青海省化隆县。把拉面当成命根子的马乙拉四,家乡就在化隆县阿什努乡,这里位于干旱山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个,贫困人口多人。年,19岁的马乙拉四走出大山来到上海,在老乡开的化隆面馆里打工,第一年攒了块,已是老家10年收入的总和。
马乙拉四说:“我们年轻人不能勉强在山区了,养几头牛、几只羊,我们一心想到外面闯,一辈子待在阿什努可能一辈子脱贫不了。”
自从学会拉面手艺,马乙拉四开始借钱自己开店。今年36岁的他,已经在上海、江苏、河南开有分店,每年营业额上百万元,打开手机,就能看到郑州拉面馆摄像头的实时画面。
记者:9元就是一碗拉面的价钱。你看人在这头,那头还挣着钱。
马乙拉四:这就是互联网时代。
如今青海化隆县已经初步建立了全国拉面店“中央大厨房”。在青海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马青云看来,绿色、有机、安全是可期的未来。
马青云说:“我们正在着力打造拉面产业供应链,解决‘最后一公里’冷链问题,将牦牛肉和青稞面等绿色有机食品配送到拉面店。那个时候全国人民就可以到分布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家青海拉面店吃到和买到青海的绿色有机食品。”
面团在拉面匠手中上下翻飞,转眼成为如发丝般的面条。这“一碗面”让地处黄河古地的青海化隆有了脱贫的支撑。青海籍务工人员已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开了超过3万家拉面店,像马乙拉四一样的从业者有19万人,年营业性收入近亿元。他说:“年,疫情要是不反弹,我要去外面再开一个店,再带几个经济困难的老乡,把他们也吸引到拉面经济里,把我们的经济搞好。”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决心摆脱贫困的一家家一户户,正在靠着产业扶贫鼓起腰包,迎来充实的幸福年景。就像马乙拉四想让拉面店实现“星火燎原”,甘肃省和政县的致富带头人李百哈也希望扶贫车间能够“遍地开花”。
始建于年的松树村扶贫车间,坐落在甘肃省和政县卜家庄乡的一间废弃学校里。这让本村和周边村社55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成了“上班族”,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缝制各类制服、书包等产品。
40岁的贫困户马祖比代正娴熟地蹬着缝纫机。当初听到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她就像抓住了致富的救命稻草,尽管山路崎岖,步行甚至需要一小时,但她却从未迟到。
马祖比代:爷爷75、奶奶72了,岁数大了,家里的掌柜的(老公)肝炎17年了,没法出去打工。
记者:那您是家里主要劳动力了,现在收入怎么样?
马祖比代:收入不错,元左右。平时庄稼人没法上全班,两三千。娃娃也能看上,学校也能送上,老人也能顾上。
在松树村扶贫车间里,一个五岁的短发女孩正坐在台阶上看动画片,她在等着妈妈冯霞下班。爸爸在兰州务工的她,家中只有妈妈作伴。扶贫车间,让冯霞第一次有了元的收入,脸上也洋溢起了自信的笑容。
冯霞:跟他要钱,总是说不知道钱去哪里了。现在自己挣了,心里舒服。
记者:那家庭地位是不是也提高了。
冯霞说:对对,有点。天天上班心情也好了。
距离扶贫车间米的山坡上,就是宽敞明亮的幼儿园和小学。她们一边工作,一边似乎就能眺望到未来。为了让订单不断,扶贫车间创始人李百哈几乎没有假日,搜寻信息、联系对接,从不气馁,老父亲最知道他这是为了什么。“人家的想法是大家一起富,全部富起来才算小康,不然一个人富起来不算小康。”
目前,李百哈已经在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陇南西和县、定西漳县,建立扶贫车间6家,解决了多位妇女、残疾人和中老年人的就业难题。“我想从外地找些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对扶贫车间人员不定期地培训一下。让订单再高档次些,工资再高些的。”李百哈说。
带给马祖比代和冯霞新希望的车间,不足二百平,其实很普通。全国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多达个,让近44万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增加了收入,甚至是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同样是在年,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远在贵州黔西南三宝彝族乡的杨登贵生活也有了新盼头,他和户人家一起,举家搬出大山,变成了新市民。
一栋栋红墙灰瓦的特色民居依山而建,房前屋后鸟语花香。杨登贵搬进了一栋80平米的两层小楼,雕梁画栋的结构让他和家人欣喜不已。“当时看到觉得有点惊讶,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一点,然后就杀鸡、煮饭,(终于)有自己的新房子了,特别开心。”
三宝彝族乡曾是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时任乡党委书记的龙汉勇介绍,这里四面环山,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一条毛马路,土地破碎、贫瘠,全乡超过4成是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成了他们脱贫的唯一途径。
龙汉勇说:“我们带他们出去不是逼他们搬,我们是让他自己想。你看一看,然后你想一想,你再比一比。最后,算一下账,经济的账、你这个家庭的账,你还要算子孙的账。”
年8月开始,三宝彝族乡分批搬迁到了位于晴隆县城的阿妹戚托小镇。小镇专门成立了“搬迁新市民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群众就业需求台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百个求职意愿。工作人员彭永贵说,“我们三宝有亩的一个产业园,目前引进了9家企业,其中有4家是我们的扶贫车间,老百姓就近实现了就业。现在我们整个三宝彝族乡相当于户均就业是2.4人。”
作为全国唯一个整体搬迁,也是全国最后一批摘帽的贫困县,老百姓的日子终于红火起来了。每一个新搬进阿妹戚托小镇的三宝人都有了新的身份证件——“黔西南州新市民居住证”,就医、入学也可以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
晚上八点,在阿妹戚托小镇的广场上,篝火晚会如约而至。围着熊熊火焰,踩着欢快的节奏,身穿彝族服装的搬迁群众们手拉手,在欢歌笑语中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华章。
居民说:“一开始在老家是不想搬的,但是来这住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这里挺好的,不想回了。小孩读书方便,看病方便,买菜、上街都方便。”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井冈山护林员赖发新林海里穿行窸窣的脚步声,听到了甘肃女工马祖比代清晨上班匆匆的脚步声,听到了贵州三宝彝族乡龙汉勇带领群众易地搬迁忙碌的脚步声。然而,还有一个人的脚步却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她就是把青春永远留在了大山深处的第一书记黄文秀。
黄文秀的脚步,踏遍了百坭村的每一寸土地,这里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的深度贫困村。她经过走访调研,申请为百坭村安装太阳能路灯,村民走夜路不再打手电筒。光亮就此照进了村民的心里。
百坭村委主任班智华说,打开她的驻村日记,上面绘制着贫困户地图,标注着每一户贫困户的姓名、位置和致贫原因。“我们有户贫困户,她一户户遍访记录,贫困户需求什么,她就积极地去跑项目,找相关部门去做技术指导、培训,给群众在产业上提高收入。”
为了帮村民甩掉穷帽子,黄文秀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把村里种植砂糖橘管护最有经验的班统茂发展为了致富带头人。“年我卖8万斤,年卖10万斤,除了成本我们收入在10万元左右,到年我们大部分进入丰产期,年的产量比年还多。”班统茂说。
现在,百坭村的砂糖橘已达到亩,辐射带动多农户实现增收,真正成为村民致富的“甜蜜产业”。为解决蔬果运输难题,黄文秀曾多次到县里申请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一年多后,她牵挂的22公里“产业路”已全部建成通车,百坭村通往小康的路,终于亮堂了,她却永远看不到了。
班统茂说,“年年底,政府帮我们把这条主路搞通了,卖果我们全部走这个水泥路了,这对于我们大家来说真的是帮了很大的忙。”
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冒着暴雨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黄文秀的书桌上摆放着两本驻村日记和一本关于长征的书,叫《西行漫记》。在她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而扶贫工作,就是她心中的长征。黄文秀生前的话犹在耳边:“乡村振兴关键在青年,希望大家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