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老成都家里的四大件,饱含一代人的奋斗

发布时间:2022/9/26 19:12:19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改革开放以前,寻常百姓常说的“四大件”,一般指的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因此也俗称“三转一响”。

自行车

以前要是家里有辆“永久”、“凤凰”或者“飞鸽”的自行车,那四舍五入就约等于坐拥一辆劳斯莱斯。用四川话说,就是非常杀杠,洋盘得自行车铃铛架势响。毕竟,七十年代中期,乔治·布什在北京担任驻华联络处主任时,也经常骑“飞鸽”自行车代步。

但对于成都人来说,最特别的自行车,当然是峨眉自行车厂生产的“峨眉”牌,以前都是凭购买券去买。

再到后来,自行车旁边多了个“偏偏儿”,扶幼携老都靠它,完全就跟宽窄巷子这个雕像一样。堂客(妻子)抱起奶崽崽坐旁边,仅仅是一辆不遮风不挡雨的自行车,一家三口都安排上了。

缝纫机

六七十年代的老式缝纫机,操作起来硬是有弹钢琴的范儿,脚踏手摇,哪儿都没闲着。比较有名的牌子,当属“华南”、“飞人”、“东方红”、“蝴蝶”等。

为什么当初有个家用缝纫机是如此重要呢?

追根究底还是因为物资匮乏,除了自己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织物外,买来的衣料被套也一件都不敢扔,破了就补。就连缝纫机出现走针不规则、布料倒着走之类的问题,也是自己修了又修。

修修补补,小半生就这样过去。

当然,现在有些家庭仍有一台电动缝纫机,并没完全绝迹,喜欢汉服或cosplay的年轻人会自己动手制作服装。

同样是缝纫机,也随时代的改变,而有了崭新的面貌。

手表

手表以前是紧俏商品,实行按需分配。有的地方,一整个单位才分到一块表,大伙轮着带。

所以如果谁自己有块表,绝对提劲得很,大冬天泡茶馆都舍不得把袖子放下来。俨然就像李伯清评书中所描绘的那样,抓住一切机会为身边的同志报时。

当时令人羡慕的手表,名号也是响当当的,例如“上海”表、“首都”表等等。

成都本地钟表厂生产有“蓉城”牌手表,是当年罕见的地方产品。

收音机

收音机,不少成都人是步入80年代才买上一台自己的,足见它的可贵。

那个时候,收音机有好一些的电子管收音机,也有简易的矿石收音机。一般谁家有台收音机,一到点,全院的人都堆在门口等着听评书,比饭点还准时。

不过,成都人的评书往往是在茶馆里,竹椅、盖碗茶、老虎灶……而那嬉笑怒骂的小匣子,有一个专属于成都的名字——“春水牌”收音机。非常好听的名字,仿如春风拂面,无限柔情。

岁月如梭,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时代又拉开帷幕,一刻不停地时光,似乎将人抛得老远。

看着这些旧物件,当年人难免心有动容,它们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代人活生生的青春岁月、奋斗年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6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