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介绍 >> 三转一响一咔嚓是什么问你爸去
如果没有一定年龄,一看这题目,很可能会就觉得一头雾水,这是什么东西呀:三转一响一“咯哒”,什么意思?如果具有一定年龄,一看这那题目上的就得乐了:三转一响一“喀哒”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哈哈,太熟悉了
插图王金辉在上个世纪的六、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几样东西可是紧俏物品,它们是最时髦的东西,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有了这几大件,连搞对象都容易多了。
自行车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咱们中国可以说是自行车大国,因为北京的小胡同多,而自行车是人们最方便的交通工具。那时您就看吧,早晨六七点钟的时候,北京的街面上净是骑车上班的人们,那自行车一辆挨一辆,如果赶上红绿灯,那自行车就连成一片。绿灯一亮,自行车群就像一条巨龙游向前方,很是壮观。那可是在当时咱北京的一大景观呢!
那时的人们对自行车充满了向往和热爱。尤其是年轻人,都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当时的自行车有三大品牌特受人们的喜欢,一是上海产的“凤凰”牌,一是天津产的“飞鸽”牌,一是上海产的“永久”牌。这三个品牌的车有两种型号:一种28型,一种是26型。男青年喜欢28型,女青年喜欢26型。样式上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链套单支架,一种是半链套双支架。这其中大链套会更受欢迎一些。颜色上一般都是黑色,女式26型也只有红色,仅此而已。
在当时,像这样的紧俏商品一般的情况下不单要钱,每辆车大约一百五六十块,而且还要票儿。这票儿是由厂子里发的。有了票儿还得起五更排队,才能买上一辆称心如意的自行车。像我们大杂院中的发小文山,那时也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高兴得不行,买了不少的彩色玻璃丝,把车把、大梁都用玻璃丝缠起来,真的挺好看!没事儿的时候就擦他的自行车,把车擦得锃光瓦亮的,非常的干净、美观。那时谁能骑上一辆28型大链套的新自行车走在胡同里都能招来人们羡慕的目光,自己也觉得非常牛气。
还有一种自行车不能不说,那就是半链套双支架加重自行车。那时“永久”牌和“红旗”牌加重自行车,大约价位在一百八十元左右。这种车皮实耐用,后轮两边的铁支架能带好多东西,三四百斤的都不成问题。很受京郊人们的欢迎。像赶个大集,进城送个粮、送个菜的,都非常实用,您瞧多好!
手表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手表算是高级的奢侈品,是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如果谁能戴上一块手表的话,那心里是美滋滋的,走在街上满脸春风。时不时地还抬起胳膊捋捋头发,其实是显摆他那块手表,让大伙都看一看,我也有手表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上海手表厂出产的“上海”牌手表,走时准确,样式美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而北京手表厂出产的“北京”牌手表也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也特受欢迎。而且这两种表的价格都是元。您别小看这元,搁现在不算什么,可在当时那也算一笔大钱呀!您想呀,刚入厂的学徒工一个月才挣18块钱,几年之后二十多岁了也才挣三四十块钱,每月刨去饭费、月票等杂七杂八的事儿,要买一块元的手表您说难不难哪?怎么办,就得从牙缝里刮,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努力攒钱,一年之后能买上一块手表就不错了!
到了七十年代,上海手表厂推出了新产品,新款“宝石花”牌手表,那手表真是漂亮,高字平盘,尤其是手表上的一朵宝石花真是好看,能和外国名表梅花相媲美。我那时也20多岁了,年我攒了一年的钱,才买了一块“宝石花”手表,望着那亮晶晶的新手表,心里真是高兴。不怕您笑话,就是这块表,到现在我还用着。
那时除了我上述所说的国产表之外,外国名表在北京也能买到,我三哥参加工作比较早,他就攒钱买了一块“大罗马”,我记得他当时花了小二百元呢!这个价位对于普遍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能买上一块国产表就不错了。对了,我当时还记得几块外国名表,如欧米茄、梅花、百浪多、英格、浪琴等。得,说说而以,买不起!
缝纫机
过去穿衣也比较紧张,买衣服要布票儿。所以当时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见,当时多穷了!那时家家差不多都有针线笸箩,里面装的都是针头线脑,杂布头儿什么的,用起来方便呗!那时的缝缝补补都是手工,如果能有一台缝纫机那该多好呀!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缝纫机也成了家庭追求的目标。一来,可以缝缝补补,补出来的衣服平整、美观,比手缝的好多了。二来,有些心灵手巧的姑娘、小媳妇能把旧衣服翻新,能改变衣裤的样式,能把大改小,真的挺棒!三来,放在家里是件摆设,很有派。
当时,以上海产的“飞人”牌和“蜜蜂”牌为最好,北京产的燕牌也很不错,价位都在元左右,要想买还得勒紧裤腰带攒钱才能买。在我们住家的胡同里,有好几家都有缝纫机,您瞧多好!
收音机
“一响”就是收音机。过去在咱北京,老百姓都管收音机叫“话匣子”,也有叫它“戏匣子”的。那时没有电视机,而收音机就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小看的是新电影,听的是新广播。那时,收音机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戏曲,京剧您能听到很多名家唱段,如:梅兰芳、马连良、裘盛戎、袁世海等。也能听小白玉霜、新凤霞、马泰、魏荣元等评剧名家唱的精美剧目。能听到侯宝林、郭启儒说的相声,也能听到李润杰说的快板书,此外还有那山东快书、京韵大鼓、单弦等许多的曲艺节目,时常把人逗得前仰后合。还有袁阔成、连丽茹等名家说的评书,真叫人听了上段想听下段。还有那胡松华、郭颂、马玉涛、郭兰英、王昆、杨洪基等名家大腕演唱的歌曲,真是叫人百听不厌。少儿节目也很精彩,尤其是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是多么的吸引人呀!
不多说了,反正收音机挺招人喜欢的。可毕竟那时人们还穷呀,如果谁家能有一台收音机,真的很不错了。就拿我们住的那个大杂院来说吧,杨伯伯是公共汽车售票员,他家有一台5个灯儿的收音机,个儿挺大,“牡丹”牌的,价格我忘了,每次他一开收音机,都能吸引同院的街坊,尤其是孩子们(包括我在内)。大家都爱听里面的节目。其乐融融,美好!
照相机
照相机,也是那个年代青年们追求的大件儿目标之一。
记忆中,那时常见的照相机不外两种,一种型号为,一卷胶卷能照36张。一种型号为,方形能照12张,长形能照16张。
那时没有彩照,都是黑白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二十岁出头,年轻,正是爱玩的时候,一有机会就会用我大哥的照相机去拍照片玩儿。那是一台“海鸥”牌相机,上海产的,块钱,质量相当好,照出的照片特别清晰。因此,我在那段时期留下的一批珍贵的相片,现在都还保存着呢,没事时拿出来看看,总让我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有那些同学、同事、兵团战友、老街坊等。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有了一点经济基础,也花一百七十多元买了一台“红梅”牌相机,带闪光灯,中国常州生产,质量也相当棒,我用了几十年。直到年,女儿给我买了一台新相机,小巧玲珑,比一盒香烟还小一点儿,装在衣兜里非常方便,女儿对我说:“这是数码相机,您随便照,它不用胶卷儿,想照多少就照多少,不好的可以随时删除。”有了这款新相机,我那老“红梅”就成了“文物”了。也难说,现在胶卷都没有卖的了,那老式相机不能不淘汰了。如今人们大都用手机拍照,连数码相机也可以不随身携带了。
三转一响一“咔嚓”就是这些。它们是远去的历史,也是难忘的记忆。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