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发展 >> 青州高柳大集上现代衣舍徐良菊,17年坚守
在逢年过节或重要的日子里添置新衣,是人们最隆重的节日仪式感。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和电商平台的兴起,昔日门庭若市的裁缝店如今越来越少。但在青州市高柳大集上,却有一对80后夫妇徐良菊与杜海生,17年来坚守着一家裁缝店,“一尺一布,一针一线”缝制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0112月10日上午,徐女士到高柳大集上的现代衣舍取做好的裤子。
“你试着肥瘦长短正好吗?”徐良菊一边为顾客挽好裤脚,一边询问顾客穿着舒适度。得到徐女士满意的回答,徐良菊将裤子再次熨烫、折叠好后交到顾客手中。
这样的场景,在现代衣舍每天都要上演七八遍,更多的时候,徐良菊是与丈夫杜海生一起,在这间十几平的门头房里,画线、裁剪、缝制一件件衣服。
徐良菊告诉笔者,她成为一名裁缝是“无心插柳”,“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位同学的妈妈会做衣服,我特别羡慕这位同学能穿上漂亮的衣服。上完初中后,我跟这位同学一起去潍坊学的裁缝,她干了几年后改行了,没想到是我坚持到现在。”
从潍坊学习回来后,徐良菊正好赶上坦博尔羽绒服招工,“先是在坦博尔上了几年班,年结婚后就辞职开了现在这个门头,一开始主要是做羽绒服,以及一些修裤脚、换拉链等服装修改。”
徐良菊的门头开起来后,很快就凭借着良好的手艺、公道的价格赢得了周边顾客的赞誉,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接到十几个订单。
碰到忙不过来的时候,徐良菊的丈夫杜海生下班后也会过来帮忙。由于杜海生所在的机械厂效益不太好,工资发放不及时,徐良菊劝说丈夫干脆辞去机械厂的工作,夫妻二人一起经营裁缝店。
徐良菊说:“当时羽绒服订单很多,店里本来也是雇了几个干活的帮忙,反正是雇人,为什么不让自己家人来干呢?”
对于妻子的提议,杜海生的内心一开始有些抗拒,“刚过来干活的时候,我自己都感觉很憋得慌,让我一个大男人在缝纫机前一坐坐一天太难了。”
但在妻子的细心教导下,杜海生很快就学会裁缝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安静的小店内,缝纫机“哒哒哒”唱着歌,夫妻二人熟练地打版、裁剪、缝制,时光静静流淌,岁月在一针一线的缝制中变得悠长。
02现代衣舍这间不大的店面被徐良菊夫妻俩经营得红红火火,年开始,小店逐步开始改变经营内容。徐良菊说:“羽绒服季节性很强,一年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空闲的,我们就开始慢慢把做羽绒服转移到做衣服上来。”连衣裙、打底衫、西装西裤、羊绒大衣、旗袍……一款款做工精良的服装通过徐良菊夫妇的双手,送到顾客手中。
徐良菊告诉笔者,现在的顾客群体中,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她们这个年龄,价格太贵的很难接受,像今年冬天做的一款元的羊绒大衣。同样的布料、款式,在外面至少要元,我们要是也定这样的价格,估计做不了几件。”
价格优惠,徐良菊的用料可一点都不含糊。“都是四邻八乡的,选料质量不好,人家做过一次就再也不来了。衣服质量好了,都是姊妹好几个约着一起来。”
家住附近的吴女士,是徐良菊的“老客户”,每逢高柳大集,吴女士都会跟村里的姐妹一起过来,看看新上的布料和款式。吴女士说:“去年春节,我们村里广场舞队的十几个人,统一做了黑色毛呢裙,同款不同色的澳绒小衫,大年初一在村里跳舞的视频发到网上,大家都说好看。”
在经营这家裁缝店的这些年里,徐良菊接触像吴女士这样的顾客,还有很多。“你看墙上贴的这些单子,就是一些常来做衣服顾客的尺寸。”
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需求,徐良菊也积极改良衣服细节,从未间断缝纫技术的学习,“现在上网学习很方便,有些细节之类,听网上的老师一讲就明白。例如近几年非常流行的旗袍中式上衣,很多上了年纪的喜欢这样的款式,但又觉着旗袍领穿上卡脖子,我今年将旗袍领的做法改成了一圈相对低点的小花边,再做上水滴形镂空,缝一个珍珠,既有中式的古典感觉,又穿起来很舒坦。”
随着众多顾客的良好口碑,徐良菊的顾客也不在局限于高柳大集周边的几个村庄。“有王母宫的,何官的,还有淄博、寿光的一些顾客,还有一些在大城市里看孩子的大姨,在这里留下尺寸,我做好了邮寄过去。”
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徐良菊非常满意:“家里老人给看着孩子,我们夫妻俩专心工作,有事商量着一块干,夫妻感情好,家庭关系也很和谐。这些年做衣服,也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将来只要还能干,我们夫妻俩就会一直开着这个店,优选好料、精进手艺,让大家穿上更好的衣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