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市场 >> 他是最有钱村书记,身价370亿,靠8
文
瓜田李的猹
编辑
沐语纪史
他是我国最厉害的“村书记”,上任第一天就把村子改了名,发誓要带领百姓改掉过去的穷样子。
他也是我国最有钱的“村书记”,给村子投资1.3亿,让村民个个住进别墅区,村委会账面上还时常有万的可支配收入。
他还是最具有商业天赋的“村书记”,从一无所有,仅靠8台缝纫机和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就创造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就是高德康,现任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第位,身价亿。
那么,高德康是如何白手起家的,又是如何带领村民致富的?
裁缝世家高德康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一个裁缝世家,往上数三代,都是当地有名的裁缝,耳濡目染下,高德康对衣服、针线特别感兴趣。
年高德康初中毕业后,实在无心学习,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裁缝,不像别的孩子,高德康喜欢这一行,并不抵触家里的安排。
让父亲惊讶的是,高德康在裁缝这一行有很高的天赋,很快就能上手,从刚开始的帮一点小忙,到后来的独立成衣,他不到20岁,就在村子附近颇有名气。
谁都知道高德康有一双巧手,做出来的衣服不仅款式好、质量好,而且交付日期很快。
本以为这辈子做个好裁缝就行了,但年的一次做衣服经历,彻底改变了高德康的人生。
那年夏天,高德康应上海石库门一位教授的邀请,上门为其量身定做衣服,做衣服的间隙,高德康瞥见了一份报纸。
报纸上刊登的是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的报道,作为裁缝,高德康第一眼看的就是他们的衣服,他看到介绍说这种衣服叫羽绒服。
这是高德康第一次接触羽绒服,也是他第一次认识到衣服不仅要美观,不仅是能穿就行,而应该有强大的功能性和专业性。
羽绒服给高德康的冲击是巨大的,他开始琢磨自己能不能做类似的服装,次年秋天,高德康找来11名村民准备开始创业。
8台缝纫机,1辆自行车那时候的高德康只有一腔热血以及手上的裁缝技术,最重要的创业启动资金并没有多少。
尽管此前做裁缝赚了一些钱,但全部投入进去,也只买了8台缝纫机,这就是高德康的大部分家产,剩下的,也只有一辆他从家里带出来的老式自行车。
他给自己的创业团队取名为山泾村缝纫机组,高德康任组长,十几个人开始摸索着创业。
好在他做裁缝时积累了一些人脉,小组最开始就接下了一个大订单,要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做一批衣服。
订单有了,高德康却发起了愁,买完缝纫机后,他兜里比脸还干净,总不能两手空空去买原材料吧。
而现下手里的钱,只够买几天的原材料,无奈之下,高德康只能用人力去省成本,这下那辆老旧自行车就派上了用场。
高德康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工厂拿料,然后赶回来和小组成员一块做,第二天在将做好的衣服送过去。
从常熟到上海多里路,高德康为了节省时间,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高德康一天都没停下过。
来回十几个小时的路,高德康也记不清自己骑了多久,他只记得那段时间,自己修了很多次车子,爆胎、车轮变形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就这样,在高德康日复一日的努力下,小组终于赚到了钱,成员们干劲更足了,而高德康看的更远。
拿着手里的资金,高德康没有犹豫,直接扩大了团队规模,将缝纫组变成了工厂,又招了一些人员。
同时,他四处奔波,联系订单,从最初的做衣服,到纽扣、棉袄、罩衣订单,工厂的生意越做越大,高德康真正赚了钱,自行车也变成了摩托。
唯一没有改变的,依旧是经常往返常熟和上海这条路,只不过是骑摩托,从一天一趟变成了一天两躺,四年的时间里,高德康骑坏了六辆摩托车。
转行羽绒,事业腾飞有了足够的加工经验,手里也有了资金,高德康又重新打起了羽绒服的主意。
年,恰好赶上经商浪潮,高德康果断出击,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也就是“波司登”。
彼时的高德康,已经靠着前期的服装加工赚了一大笔钱,有了生产线,有了厂房,于是他一口气生产了23万件羽绒服。
殊不知他步子迈的太大,最后羽绒服只卖出去10万件,他按照南方生产出来的羽绒服,根本不适合北方人。
高德康找到原因后,亲自去北方调研,在当地市场一蹲就是好几天,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改进版型、款式。
最终,在高德康的努力下,积压的库存终于销售出去,波司登羽绒服也一战成名,成为了全国羽绒服的龙头。
此后的时间里,高德康稳扎稳打,紧跟时代,打广告、举办设计大赛,和著名品牌合作赞助,企业越做越大。
不忘初心,回馈家乡事业稳定上升时,高德康也没忘了自己的家乡,早在年时,他就出资1.3亿元建成了康博村。
其实也就是将自己家乡山泾村改名为康博村,然后投资进行现代化建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他作为党总支书记,出资出力,给村民建房,并对村里的道路、绿化、休闲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在高德康的带领下,他个人出资万,让村里的百姓们住上了别墅,家里的收入也不断上升,除此之外,高德康还对乡亲们进行了各种补贴。
在康博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有天然气、菜金补贴,每年还有固定的养老金,高德康作为企业家,也作为“村官”,一个人两手抓,实现了工业、农业共进步。
除了回馈家乡,高德康还做慈善,回馈社会,他认为羽绒服温暖的是身体,慈善事业温暖的是心灵,而且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只用金钱衡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心。
他从做事业之初,就一直秉持善待他人的思想,赚到第一通金之后,高德康并没有第一时间奖励自己,而是给村里的每位老人买了个“汤婆子”。
波司登做大后,他又投身公益事业,累计向社会捐款近6亿元,并且设立了“德康博爱基金会”,要将爱心事业进行到底。
作为企业家,高德康无异于是个传奇,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成功之后不忘家乡,凭借个人能力,带领百姓共同致富,这或许就是企业家真正的魅力。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