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市场 >> 80年代供销社卖的老物件,全认识的不
社会在进步,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往前开。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生活中的物品也在频繁的更新换代。大多数人会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忆起那时候老旧的小物件,怀念那个机械化、智能化程度并不高的年代。
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80年代,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变。那时候我们对住房的要求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买东西并不是逛超市,而是去“供销社”买生活所需的日用杂货。这个时代还熟悉“供销社”的人,肯定都不年轻了,它承载了一代人对超市的记忆。
那个时候的吃、穿、住、用、行都不如现在方便,特别有钱的人家才会有电话和车子,普通人出门只能靠双腿走很远的地方。虽然条件艰苦,吃的也不够好,但那时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记忆。
我们将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利用,能玩许多有趣的游戏,不像现在的孩子,只有用手机、平板消磨时间。下面介绍一些80年代的日用品,不知道你认识几个?认识这些老物件的人,肯定已快步入中年了吧!
麦乳精
如今在楼下随便一个便利商店,都可以买到牛奶,但是在那时候牛奶想喝也不一定能喝到,因为它是要定量供应的,相比起来,麦乳精更好获得。
虽然如此,麦乳精也算是一种奢侈品了,家里买上一罐,要好好珍藏在柜子里,不舍得喝,只有家中来了客人,大人们才会大方的拿来招待。至于平时,哪怕放得结成硬块,也不舍得吃。
散装酱油
以前吃的酱油都是散装的,要自己拿着瓶子到供销社凭票去买,一般二毛钱左右一斤,买一瓶酱油回来,够吃好长时间了。
那时候有很多东西都是散装的,盐、白糖、酒、醋、酱油、煤油!
以前的酱油好吃,没有添加剂,不像现在,都是添加剂。那时候生活比较艰苦,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加上酱油,一大碗下肚就是满满幸福感。
缝纫机
很多朋友小时候,应该都看过自己的妈妈或者是奶奶,使用过老式缝纫机。
缝纫机价格比较高昂的,只有家境殷实的才可能买得起。
不过它的作用很重要,被称为家庭“三宝”之一,家庭里缝制衣服、修补破损的布料,都要依赖它。
以前很多人都会将“老式缝纫机”当做嫁妆。
蛤蜊油
蛤蜊油绝对是一代人的回忆,到了冬天,气候干燥,从外面回来手脚容易皴裂,就会用这种蛤蜊油来擦手,能够有效防止皮肤因干燥而产生的裂纹和不适感。
那时,蛤蜊油也分几个等级,像乒乓球大小的,为最低等级;铁皮盒包装的,被人们称为雪花膏的,为最高等级。不过大体上都不贵。
只要用蛤蜊油多擦几次开裂的位置,还可以在火炉边烤一烤,不一会就会烤的油滋滋的。手脚开裂的地方就会渐渐愈合了。
小人书
在童年的回忆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家里那一本本巴掌大的“小人书”了。
那年月,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即便是令人期待的露天电影,也要很久才能看一次。平时最好的娱乐方式,就是看小人书了。
小人书也叫连环画,64开的本子,图文并茂,那时候一本小人书8分到1角8左右,对小孩子来讲也是很贵的,宁可剩下买冰棍和零食的钱,也要去买一本。
时至今日,我对很多小人书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是《霍元甲》,《神鞭》,《西游记》、《铁道游击队》、《李自成》等等。
二八大杠
六七十年代,大马路上随处可见骑着“二八大杠”的人,也成为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二八大杠”是俗称,指的是轮子直径有28英寸,带有支撑横梁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的特点是结实、耐用、载重大。那个时候有永久、凤凰、飞鸽等名牌。比如凤凰牌自行车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不过要多元一辆,还要凭票购买,令很多人望尘莫及。
塑料凉鞋
过去夏天穿的凉鞋只有皮料、布料两种。为了让更多的人穿上凉鞋,咱们国家从年开始试制一种新产品——塑料凉鞋。由于物美价廉,一面市就成了男女老少的喜爱,成为夏天里的“标配”,也成为很多人的回忆。
不过塑料凉鞋是硬塑料材质,穿在脚上硬梆梆的,走一会儿,脚踝、脚后跟被磨破,也是经常的事。
还记得塑料鞋帮经常会破口,为了继续穿塑料凉鞋,就会用火钳把破裂处烧热,然后迅速按在一起,这时候空气里就会弥漫起那种烧焦的味道。
的确良
如果问现在流行穿什么,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但是问七八十年代流行穿什么,恐怕答案只有一个——“的确良”。
“的确良”是从外国引进的,最早引进到咱们中国的香港、广东地区,当地人根据方言给它音译成“的确良”。
作为一种化纤面料,比传统的棉布要更鲜亮、挺括、耐穿,洗起来也方便,怎么洗也不皱。再加上买它不要布票,所以很快就流行起来了,许多人都想拥有一件。
篦子
那个年代肯定都知道这个东西。在家里姑娘出嫁的时候,是作为嫁妆一起带到婆家的。
篦子,看起去跟梳头的梳子很像,只是它的中间有个轴,轴的两边都有齿,这些齿要比普通梳头的梳子密许多。
那时候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比较差,一个星期可能都洗不了几次澡,因此头发上、身上、甚至床上等到处生满了虱子,而篦子的作用就是把灰尘、头皮、虱子卵统统都梳下来。
牡丹床单
超级怀旧的“国民牡丹床单”,你家还有吗?一般在东北或者北方地区比较常见。上边是绽放的牡丹、艳丽的色彩,看上去大红大绿的感觉挺土的,但是细看之下又特别的耐看。
据说国民牡丹床单的设计师佴(nài)智渊,在年设计出这款床单时,正处于热恋中,看来当时甜蜜的心情,在作品中藏不住啊。
这款颜色鲜艳的床单,当年一经面世,便创下了年销量上万条的纪录,在那个年代,成为很多父母辈结婚时必备的物件之一,不但颜色好看,而且结实耐用,用上二十年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