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游览,我最喜欢逛的就是博物馆。与巴黎卢浮宫、台北故宫、佛罗伦萨乌菲兹、马德里普拉多这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比起来,位于深圳宝安区石岩街道的“劳务工博物馆”,就像烂漫春天草原角落里一朵无名的小花,小小的,默默无闻。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也没有昂贵的藏品。简陋的建筑,里面所陈列的,只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它们陈旧、廉价,它们跟我们印象中的博物馆殿堂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如果这些物品出现在我们家里,我们也许会在大扫除的时候将它们扔掉。只要我们不是在“博物馆”里遇见它们,我们都不会有兴趣多看它们一眼。
也就是这样一座由旧工厂改建而成的民间博物馆,在南国初秋艳丽的天空下,普通朴实得就像一个木讷的工人。我走近了它,靠近了它,迈入它阴凉的室内。我着实被它感动到了。它低矮的屋顶,它敦厚的地面,它简陋的陈设,它里面一件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件……我仿佛看见了一些隐秘在时间深处的脸,它们漾着灿烂的笑容,希望和梦想在这些脸上绽放,就像花朵一样。我还仿佛看到一些脸,在拥挤的人群中,带着些许疲惫,也带着一丝恐慌和茫然。我还仿佛看到一些面孔,是挂着晶莹的泪水的。它们是欢乐的星星,是青春的钻石,也是梦醒时分蒸发于阳光之下的晨露。我还仿佛听到了一些声音:颤抖的嗓音在向双亲道别,霓虹灯下的私语,与酣声相伴的磁带录音机里委婉的流行歌曲,以及带着各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它们汇集成海,拍打着深圳这块神奇土地的坚实海岸,发出了比潮音更有力量的声响。
“劳务工博物馆”所在的老厂房,是深圳第一家“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工厂。这也是全中国的第一家。深圳无疑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哨和重镇,深圳由宝安县发展成为今天国际化大都市的大戏,就是从这家小小的工厂开始的。它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一个鲜明标志。思想的解放、伟大的创造和腾飞,随着北京的一声哨响,就从这里出发。
我一直都认为,改革开放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华民族真正强大和复兴的起点。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当然也就没有了令世界瞩目和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深圳。深圳的开放,是中国开放的一个标志;深圳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缩影。历史会记录下我们的改革开放,深圳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美的诗篇。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务工博物馆”虽小,它却有着最重要和深刻的意义。它记录了希望,记录了汗水,记录了青春的绽放和生命的瑰丽,记录了时代的汹涌大潮和每一朵精彩的浪花,记录了创造的力量,记录了奇迹。
这个小小博物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让我感到亲切并为之感动。一张张车票和船票,曾经承载了一份份梦想,从天南海北,像鸟儿一样飞到这火热的南国。在陌生的他乡,在工地、车间和各个劳动岗位,它们没有被丢弃,而是被小心地珍藏起来。这上面有他们手心里激动忐忑的汗渍,有他们青春的体香,也有着他们与家乡亲人彼此的思念。各种各样发黄发皱的工作证,上面的照片已经褪色,却定格了他们青春的容颜。他们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显得多少有些紧张和呆板。然而我们却不难猜测到,在这样的面容之下,藏着一些什么。一只表面玻璃已经破碎的闹钟,我仿佛听到它依然响着咔嚓咔嚓的脚步,它曾经在寂静的午夜,与心跳和脉搏同步。它仿佛突然响起了闹铃,将我的遐想惊醒。一只小小的收音机,它曾经在谁的枕边流淌出柔美的音乐,安抚着白天辛苦劳累的身体和夜晚思乡的心?还有一本本《打工文学作品》,我真想把它们从展柜里取出来,读一读上面也许稚嫩却一定感人的文字。
这真是一个特别有创意和用心的博物馆。一座坚强有力的手的雕塑,占据了展览的中心。这是一只粗糙的大手,这手,代表了劳动,代表了创造,代表了将深圳和整个中国推向现代化的力量。这是一只打工者的手,一只深圳之手,也是中国之手。
这个博物馆小小的,却是丰富的,立体的,有血有肉有温度的。这里有梦想,有希望,有足迹,有汗水,有欢笑,有人性的色彩和深度。在一块名为“南腔北调”的巨大电子屏上,有着令人震撼的中国地图。这是一幅特别有意思的地图。点击任何一个省份,屏幕上就会出现一张健康快乐的笑脸,用他们家乡的方言,说出同一句话:“我爱深圳,深圳加油!”
我总是觉得,衡量一座博物馆的好坏,主要看它的藏品。好的博物馆,不能只有图片和文字,而是必须有大量珍贵的实物来支撑和充盈。我真的没想到,这样一座貌似简陋的小博物馆,会有这么多丰富感人的藏品。一台缝纫机,几件生日礼物,还有结婚照、生育证,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的呀!参观“劳务工博物馆”的下午,我被一次次感动。当我获悉它只是一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遗憾。它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它是一个国家崛起的象征,它是如此的重要!(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