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调查老楼入围历史建筑名单,历史感成老小区

发布时间:2023/6/19 19:22:27   

每天下午,89岁高龄的艾老爷子都会在虎坊路丁字路口摆上自己的黑白铁小摊,这个便民小摊如今已经坚持了31年。老爷子身后是虎坊路小区的楼房,建设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这里很多楼都没有集中供暖条件,只能靠生炉子,很长一段时间,居民们都指望着在艾老爷子这里买过冬的烟囱。直到年底,这里才全部安装了暖气。

这个老小区,如今已经列入了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公示名单。日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委员会公布了这样一个名单,除了这里还包括一些具有历史价值、时代特色的建筑。记者走访了名单上的一些老楼房,相比新楼,老楼有着不少理念过时为居民们诟病的地方,却也有着不少新小区不具备的优点,以及居民们积淀多年的情感。

虎坊路小区:老得舒服

特色:北京解放后最老的小区之一

位于西城区虎坊路东侧、太平街北侧的虎坊路小区,由20多栋四五层高的单元楼组成。道路不宽,除了绿树成荫,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有随处可见的纳凉、下棋的老人。

“咱这小区老人多。”提起小区的历史,几位纳凉的老先生很主动地介绍起来,语气中带着自豪,“咱北京解放后最老的小区之一,话说当年老百姓还不知道‘小区’是什么概念,都管这里叫楼房院。”

虎坊路小区南侧的大广告牌,广告牌左侧黄楼就是虎坊路小区的楼

这里的居民来自北京各地,其中一部分是解放后天安门广场建设时搬迁到这儿,还有解放后龙须沟改造时搬到这儿。传言说这里盖楼用的材料是“苏联图纸加上建设人民大会堂剩下的材料”,虽然这话居民们没有印证过,但是楼房质量好是居民们的共识。

小区外圈临街的几栋楼房,最早拥有暖气,而且楼下也规划了商业设施,也就是临近路口的虎坊桥百货商场。“当初商场面积是现在的三倍,五金工具、自行车缝纫机都有。”居民们购物方便,彰显楼房院的“高档”。

里面的楼房靠烧煤炉供暖,冬天的阳台便被蜂窝煤和大白菜占据;夏天早晚空气清爽,居民们站在阳台上看看宁静的小区,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大约20年前。随着小轿车在居民中普及,小区里越来越多出现了私家车。

但私家车如今也是困扰居民们生活的一个难题。小区里随处可见铁链子锁在树上、自行车上、板凳上,其余的空地,除了一辆车通行的宽度,都已被停放的车辆占满。“不怪街坊们都占块地方,实在是老小区解决不了的问题。”住在这里的老居民张治君先生说。

虎坊路小区里,随处可见居民们为占车位摆放的自行车、凳子

尽管如此,但包括张先生在内的很多居民,都认为这里住着很舒服。“在城里交通方便,医院。小区里的环境一直不错,当初搬来的时候,大杨树比楼还高,现在银杏树到了秋天很漂亮。”来往的老街坊们相伴着从黑发变成白发,“有安全感,看着就那么踏实。”

虎坊路小区里,小凉亭、参天大树让这里显得优美

在路口打黑白铁31年的艾老爷子成了这里的标志。老爷子身边还有一块四五米见方的水泥告示牌,立在小区南口、太平街最北端。“这样的牌子以前很常见,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记得不同时代写过不同的标语,‘只生一个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现在嘛常常是演出广告。它也得算是咱这老小区的一部分啦。”

真武庙三里:老得拥挤

特色:曾经的“华北局”办公楼改成民居

虎坊路小区虽然老,但毕竟是一家一户拥有自己的厨房、卫生间,关起门来安安静静。相比之下,住在真武庙三里1号楼的居民们就不那么安生了。真武庙三里的多栋老楼建设于建国后,曾经是“华北局”的办公楼。这一建制后来撤销,办公楼也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了居民楼。

真武庙三里1号楼,老办公楼改成筒子楼,楼道里面堆满了居民们的旧家具等杂物

既然是办公楼,设计格局当然符合办公楼的特点,厕所水房公用、厨房公用,居室就是一间房。一号楼北侧单元,一楼有十多户人家,楼道里摆放着各家的橱柜。厨房为六家共用,有的居民只能在家里摆放电磁炉做饭。

公用的水房厕所与厨房,不同程度的出现各种问题。厨房墙面上挂满油泥,纱窗几乎都不透光了。“这还是十年前几家凑钱安的纱窗”,老居民告诉记者。水房门口摆着三台洗衣机,里面木板隔出两个小间,有居民在里面安装了热水器用于洗澡。再往里走便是厕所,一楼的四个坑位竟有三个是坏的,因长时间不用,已经堆放了一些杂物。“就这么一个坑,连男女都不分。”

公用水房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家各户没法细算用水量,因此浪费现象严重。另一位居民姑娘的话挺有趣,“我照顾老人在家里呆了一天,给老人做了两顿饭上了几次厕所,到晚上一看手机,这一天竟然走了步。不知道的话,还以为我住在多大的别墅里呢。”

虽然对环境不满,但这样的“筒子楼”也有一些优点让居民们如数家珍。“老楼的墙壁特别厚”,在一位居民家记者注意到,房屋与楼道之间的隔墙足有半米,“所以楼道里很凉快,家里也不热”。供暖的暖气还是老式“铁疙瘩”,房间小暖气足,冬天不冷。楼道里红蓝亮色带花纹的水泥地砖,现在也只能在极少数文物建筑中见到。

“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住在这儿也不觉得难受。”一个年轻的姑娘回忆说:“小时候楼道里一喊,孩子们都跑出来一起玩;院子挺宽敞,一圈楼房也挺安全的。”她生长在这里,如今父母已经搬走,邻居已经出租,但她没舍得把房子租出去,“也是一个时代的特色啦,听说咱北京一些平房院已经请专业规划人员改造,咱这老楼是不是也能给想办法改改格局,既能住着舒服,也能让外人参观?”

安化楼:老得有理想

特色: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公社大楼

安化楼早已名声在外,居民们对参观者、摄影者的来访司空见惯。曾经的三座公社大楼目前剩下的两座,福绥境大楼和安化楼都进入了此次的名单。提起大楼又有了新的“身份”,楼门前聊天的几位耄耋先生,首先说出两个字:“应该。”

安化楼外景

老居民介绍,现在人们看到的安化楼,只是当时安化楼理念的“一部分”。安化楼顶楼的9层设置了活动室,虽然没办过舞会,也曾为居民们放过电影;公社食堂没能实现,但附近一些设施,着实起到了便民作用。

安化楼的中午时分,一位居民先生正在公用厨房做饭

“楼后面安装着健身器械的地方,以前有几间平房,里面有下棋打牌的桌子,是居民们的活动室。还有一间哺乳室,甭管多大的孩子,送到那就有保育员阿姨给喂奶。”老人们说,在当时的理想中,住在这里的人们每天上班为国家做贡献,一切后顾之忧,无论是晚上回家吃饭还是照料孩子,都有专门的设施和人员来负责。楼里还设有幼儿园。

安化楼每层都有个相当宽敞的楼梯间

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很多设施没能有效利用,或是短暂存在后便退出历史舞台,“大楼包括很多居民,大家来自不同的单位,所以没有人真正能组织起大楼里面的服务。现在我们明白,这是需要经济支持的。”一位老先生说。

当老居民们向参观者聊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来考察的大学生小伙子说,有些理念挺先进的,现在新的小区都讲究得规划好生活服务设施,这些大楼在几十年前都考虑到了。”楼北侧车水马龙的广渠门内大街,想当初只是一条小马路,马路与大楼之间是两个街心花园,相当漂亮,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两广路拓宽前才拆掉。

“它代表当时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但也有脱离实际的教训,所以咱说这个大楼应该好好展示给后人看。”一位老先生摇着扇子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9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