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30年前你爸攻略你妈都送了些什么爱活网

发布时间:2023/5/7 13:54:48   

婚姻是值得讨论的话题,它代表两个普通人从此一起生活的决心,同时也意味着双方家庭将由陌路正式成为姻亲。

但对于我们这些外人而言,有关一男一女的结合,最吸引人的往往不是结果。

从爱情萌生的过程到决定厮守终生的过程,期间的种种反而更值得我们回味。

就拿求婚这件事来说吧,复杂一点,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一枚卡地亚闪瞎眼钻戒;当众单膝跪地甚至是包场庆贺的流程都必不可少。

一切都只为了让心爱的男孩女孩说上一句“Yes,Ido”。

不过可别以为这只是现代人物质化的表现,其实在过去的岁月里,要想走入婚姻,从来也都不是容易的事。

一枚卡地亚钻指要花掉你几个月的工资,但30年前你爸追你妈的时候,要投入的恐怕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70年代三转一响结婚还数几条腿

我的姑姑不是在上海结的婚,在那个物质显得匮乏的七十年代,她的婚姻没有罗曼蒂克女孩期望中的白纱和礼堂,也没有成群的伴娘和孩童提着花篮在一旁祝福。

因着特殊的时期,甚至连婚宴也是能省则省,双方父母与亲近好友互相餐叙,就像是日后每个平凡节庆的团聚日那样,一条鱼一只鸡这婚就结成了。

老一代上海人的结婚过程就是这样的简单,姑姑这样的女孩绝不是特例,似乎每个人就是去婚姻登记处开个证书就完事了。

不过简单的婚礼只是形式上的省略,在还不讲究车、讲究房的70年代,女孩们结婚的唯一标准,只是看男方能不能准备好“三转一响”四大件。

若你能在70年代凑齐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以及收音机,那么相信也会有无数女孩子为你倾倒。

首先是自行车,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自行车大国,在物质生活不是那么丰富的时代里,一部“永久”自行车几乎就等同于现代人的“法拉利”,年轻人骑自行车谈恋爱几乎就是最时髦的配备。

虽然在保守的过去,没结婚的女孩们不可能像当前电视剧那样坐在男孩的后座,但年轻人骑自行车谈恋爱几乎就是最时髦的配备。

更重要的是,自行车不仅是最实用的代步工具,也是男孩们耍帅的工具。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不仅表现出物质文明匮乏下,人们节俭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缝纫机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可如今已经成为手工女孩玩物的缝纫机,在70年代可真是稀罕物,上海缝纫机厂推出的蝴蝶牌缝纫机家喻户晓,然而有限的产能却限制了它的普及。

事实上在70年代末,上海缝纫机厂的年产量也不过40余万台,面对数以千万计的家庭需求,凭票供应的蝴蝶牌缝纫机也只能随机补货。

即便是这样,想要一台蝴蝶牌缝纫机还是许多人的家庭梦想,那个时候就算是上海工作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36元,一台缝纫机要元,但凡能分到一张票,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买下这台刻着金色蝴蝶花纹的黑色缝纫机。

在计划经济年代,人对于美得追求被限制,但它仍旧会出现在有限的空间内。

或许这就是上海牌手表走红的原因,金属的表链,银色表盘,精确地A-机芯,自带日历和防震功能,这些元素放在如今的手表面前或许已经不再时髦。

不过若放在30多年之前,将这样一块手表戴在手上,足够引起每一个同龄人的羡慕,更别说结婚时将它作为礼物送给另一半。

在电视正式普及之前,收音机几乎是家中唯一的娱乐方式,仅有的几个电台不厌其烦的播着戏曲类节目,晚上在弄堂吃饭,粗糙的扬声器中播放着清晰度不高的新闻节目,这些都成为了那个年代稍有的回忆。

有趣的是,三转一响并不是过去姑娘结婚的唯一标准,在许多富足的家庭,姑娘结婚甚至还希望男方能备齐“三十六条腿”。

这指的是日常家中的家具数量,我们常用的八仙桌、方凳、五斗橱、大衣柜、食品柜以及床铺,这些家具正好能占据三十六条腿。

年代电器逐步登场

电视冰箱洗衣机崭露头角

和姑姑相比,爸爸结婚的80年代无疑要激昂的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来袭,“三转一响”的时代逐步过去。

要想把心爱的姑娘娶到手,简单的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空调、冰箱、电视的时代已经逐步来临,特别是在受港台以及海外影响严重的东南沿海地区,婚礼的白纱、摆酒文化也逐步出现。

在80年代后期,黑白电视已经逐步褪去主流,家家都以能有一台进口的彩色电视为荣,谁家姑娘要嫁的男孩家里有一台电视,那可比任何家具都有面子。

然而和70年代的缝纫机一样,彩色电视机仍旧采用票证购买的计划销售,且不说售价昂贵,哪怕凑够了钱,也不是说买就买。

当时最热门的进口货电视无疑是索尼,比如KVCH之类的18英寸产品就特别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在收入普遍只有不到百元的时代,近元的售价直接让它成为了奢侈品。

虽然相较如今动辄55英寸、65英寸甚至是上百寸的电视,18英寸的显像管不仅画质老旧,加上过去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问题,电视时长会出现雪花和波纹的现象,但它依旧是我们小时候最佳的记忆。

80年代的婚姻,冰箱和洗衣机也是姑娘们必不可少的心头好。

年,北京雪花冰箱厂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自主冰箱,而在年,它也从荷兰飞利浦引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正式推出了性能稳定的单门家用冰箱产品。

至此之后,双鹿、小鹿、春兰、白雪等品牌也异军突起,成为了国内重要的冰箱品牌,它们中的一些甚至还活跃在当前的市场中。

80年代的冰箱,没有超过L的容积,也没有诸如离子除菌,风冷、除霜以及保鲜的新奇技术,它们就简简单单的提供了冷藏以及冷冻功能,用久了甚至还会在冰箱门上留下一层厚厚的霜。

但即便如此,一台售价超过元的冰箱也足够体现出普通家庭以及小康之家的差异。

在我的记忆中,家用电器的王者当属洗衣机。

由于出生较晚,小时候并没有体验过单缸洗衣机的年代,但妈妈的口中,总是能听到单缸绿皮洗衣机的过往:不能单缸脱水、没有洗净模式、超大力度甚至容易损坏衣物。

但就是这样一台小机器,却是主妇们最渴望的电器,有了它,就不用再水斗旁奋力搓洗,特别是大件的被褥,这个机器就足够帮你搞定。

到后来,小天鹅、威力以及海棠等品牌,将双缸洗衣机普及到了每一户,左侧洗净,右侧脱水的操作羡煞了聪明的主妇,在全自动洗衣机登场之前,双缸洗衣机足够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家电都特别的牢靠,要想用到它自然坏几乎不可能,到年,邻居家的洗衣机和冰箱甚至都在照常工作。

满满的回忆

但讨得欢心还有更高招

时至今日,结婚购置的产品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上到冰洗空三大家电,下至电饭煲料理机等小家电都有了诸多选择,计划经济的时代也被市场经济所取代。

只要有足够的预算,那么任何产品都能买到手。

过去,我们用着双鹿冰箱,现在已经被带有离子杀菌的双开门冰箱所取代;

主妇们想象的双缸洗衣机也不再是家务的唯一帮手,戴森手持吸尘器、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烘干机等产品也已经成为主流;

而我们也不再需要守着18寸的CRT电视,现在客厅中摆放的也已经是60英寸以上的LED电视,而越来越多人也开始选择微投或是其他的大尺寸播放产品。

其余诸如缝纫机、收音机、VCD、DVD、录放机等产品也已经逐步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他们所带来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过去30年,父辈们用着艰苦拼搏的信念博得了另一半的欢心,而现如今,要得到姑娘们或是小伙们的青睐似乎越来越难。

你送出了昂贵造价的笔记本电脑,为何女神却依然冷眼旁观?你积攒了几个月工资购买的时髦大衣,为何男神们却依旧不看一眼?

不用怕!

爱活网将帮你解决送礼的尴尬,因为《爱活礼品指南》如期到来:

想知道有哪些礼物将会收获男神女神的心吗?

想知道有哪些礼物将会增进你和父母的感情吗?

在《爱活礼品指南》中都将一一揭晓!

每一年《年终礼品指南》不仅仅具备送礼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网友赢得大奖的好机会,今年爱活网也准备了热门手机、精美家电等昂贵礼品等数十项大奖送给各位。

同时,爱活年终福袋也将在未来几天内同步送出,其中不仅会有高品质Hi-Fi耳机,超in键鼠套装,更有移动电源等奖品,每个福袋价值超过元,如果你想要第一时间了解活动信息,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4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