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发展 >> 孩子上课听不进去,总是疯跑疯玩,居然是家
朋友小美跟我吐槽她的小儿子,总说这孩子最近特别不听话,而且变得很没礼貌。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天天在家疯跑疯玩,蹦蹦跳跳的,楼下邻居眼看都要上来找我们理论了,而且每次跟坐在椅子上的小儿子说话,他好像听不见似的,爱答不理的。
我愣了一下,问她,你这二胎是不是剖腹产生的来着,她说是的,因为胎位不正。我又问,老二是不是整天看着像是多动症似的。她说没错!再医院检查一下了。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孩子不跑不跳不闹腾的时候,他们好像那个没了电的手机,他也不动,但是就是显得很呆滞,说啥也好像听不见似的。尤其是上课的时候,老师总觉得娃小动作太多了,不是扣橡皮就是玩笔。
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或许咱们看起医院看的多动症,很有可能只是孩子出现了前庭觉失调。
前庭觉的概念
要想知道什么是前庭觉失调,咱们得先了解什么是前庭觉。前庭觉属于我们感觉的一种,前庭觉包括重力感和平衡感。当我们感觉和大脑连接不上了,比如我们坐在车子里,但是我们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画面不统一,就会晕车,这晕车也是前庭觉失调的一种。
一说前庭觉我们可能会想,前庭是额头的意思吗?前庭器官主要在我们的内耳,它可以让我们综合判断头部位置和身体运动变化的整体性感觉,也能帮助我们协调全身各个部位做出一系列动作。
前庭还是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过滤网,所有外界的声音画面都会被眼睛耳朵这些视觉听觉系统收集起来,打包传到前庭,再由前庭来决定要不要反馈给大脑。最重要的一点是前庭觉分管专注力,孩子上课要是总开小差,小动作停不下来,或者学习挺认真但是特别马虎,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前庭觉出了问题。
具体表现
前庭觉不失调的孩子,当老师在教室讲课,教室外有体育老师上课的声音,孩子的耳朵虽然收集到了这些声音,却被前庭系统的“过滤网”挡住了,因为他正在专心听老师讲课。
前庭觉敏感的孩子,面对同样的情况,他会一边听着老师在说话,也能听到外面体育老师说“稍息,立正,向右看齐”。我们可以理解成前庭觉敏感的孩子,这个“过滤网”的洞洞太大了,什么声音感觉都能放进去传给大脑。所以听课也能听,但是总是觉得老师说的上下连接不起来。
前庭觉迟钝的孩子面对同样的情况,他会在上文化课的时候表现出“哎呀,这铅笔盒也太好玩了”,或者在桌子底下偷偷踩“缝纫机(抖腿)”,又或者只有上体育课的时候他才是最开心的,,只要不坐在那里,让他干什么都行!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前庭“过滤网”的要求太严格了,阻挡了外界的所有干扰,但是只要他的身体是动着的,这个过滤网才会变成正常状态,孩子才能听清我们的要表达的意思。
锻炼前庭觉的小游戏
当孩子因为前庭敏感或者失调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可以在家带孩子做这么几种小游戏来锻炼孩子的前庭觉能力。
1、脚底离地类动作
脚底离地类动作就是字面意思,只要双脚离地,比如跑步时的脚腾空,单双脚的跳跃等等。多练习双脚离地类的动作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让孩子在做动作时克服身体腾空带来的失重感,保持身体平衡;其次,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运动能力,通过走、跑、跳这些动作来刺激骨骺的发育,促进孩子的身高发展。
2、空间变化类动作
空间变化类动作主要是让孩子的动作不仅仅是坐,立行走,多加入一些原地站立旋转,荡秋千,或者简易翻跟头等等。多练习这类游戏的原因是可以通过空间的多元化,刺激前庭系统中内耳的适应能力。通过练习还可以让孩子在不断地旋转动作中控制身体的平衡,促进身体协调能力的发育。
3、平衡类动作
平衡类动作主要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身体的平衡,在感觉身体即将要失去平衡的时候做出一系列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金鸡独立,走平衡木、独木桥等这类动作来锻炼孩子身子主动的去寻找平衡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腿部肌肉的静力保持来锻炼孩子肌肉保持能力。
当我们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好像不是特别的“正常”的时候,可以先多加观察,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或者自己玩的时候都可以多加留意。有时孩子让我们感到生气并不是因为孩子故意的,而是孩子需要一些锻炼还解决这些小问题。
让我们一起带着孩子通过运动来解决问题吧!
下附自测表
小孙聊育儿,让你带娃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