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发展 >> 走进乡村看小康黎平县地扪村产业工厂建
入夏以来,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镇地扪村处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每天早晨,村里的“昌鸿玩具加工厂”都会传来缝纫机“哒哒哒”的运转声,这是村里新引进的加工厂。
工厂车间内,18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有的在取线、有的在裁布、有的在分货......各道工序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忙碌中,工人们偶尔聊天取乐,随着收入逐渐增加,还能就近照看家里,大伙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来这里上班已有2个月了,从刚开始的生疏到现在的熟练操作,按照每天计件的方式,平均大概每个月能够得到元的收入,又能管老人和小孩,太好了!”谈到来厂里务工,正在忙着分拣货物的村民吴雪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加工厂在我们村落地,不仅有效地解决在家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群众的收入,还让更多的群众在就业过程中掌握玩具加工的技术。”地扪村党支部书记吴必超说,因老板是黎平平寨人,有足够的办厂经验,所以引进村里办厂,通过玩具加工来增加村集体经济和群众的收入。
有此想法,地扪村党支部和企业一拍即合,很快就在村里建立了玩具加工厂,村干还针对前期摸排出来的留守妇女、剩余劳动力情况,逐家逐户上门宣传动员,鼓励她们就近进厂务工。如今,加工厂落地村里并正式营业,不仅助力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还使他们做到了务工、挣钱、顾家均不误。
“来这里办厂,在寻找场地和工人问题上,村里给予了不少的帮助,我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个加工厂,来帮助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得到增收。”昌鸿玩具加工厂负责人姜彰昌对工厂各项情况了如指掌,忙不迭地介绍道。
据介绍,目前该工厂已共引进18台玩具制造机,接到来自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来的订单共计件,订单涉及金额17万元,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
创办乡村工厂,助力乡村振兴,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精神至关重要。玩具工厂的兴办,不仅使其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助推器、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更走稳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坚定步伐。
“群众在这里务工学技术,让她们今后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能够依靠这项技术,轻松就业……”工厂落地村里,吴必超对国家政策扶持赞不绝口,他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助力更多群众稳定就业,让他们在农村闲时有活干、有钱挣。”
产业工厂建村头,振兴路上有奔头。近年来,素有“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最具魅力侗寨”等美誉的地扪村坚持党建引领,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还通过引进企业、兴办工厂、发展产业等,不仅助力群众就近就业,解决其后顾之忧,增加其收入,提升其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石含开
通讯员吴柳桃
编辑钱仕豪
二审凌忠云
三审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