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凉了,谜一样的国庆档第十放映室

发布时间:2023/5/7 18:50:23   

时间是贼。

就这么偷走了七天时光,不留一丝痕迹。

如果非要找一个字来表述这个国庆档的话,那就是:“凉”。

开心麻花变成了“伤心麻花”。

一个叱咤风云的金字招牌,在这个理性又抠门的市场环境中,黯然失色。

《胖子行动队》的外包装看起来,像是塞满了很多“包袱”。

但事实是,挤掉皮囊下多余的水分和油脂后,我们才发现,他的内在其实骨瘦如柴。

以后购买商品时,请谨记一切以实物为准。

一如既往地,人们对“张艺谋”这三个字充满期待,渴望他能够创造一个属于民族化的电影奇迹。

就这样,张艺谋被公众的无限期待绑架着,裹挟着,一边踌躇满志,一边却又踉踉跄跄。

站在68岁的人生档口,张艺谋向《影》中注入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仿佛拥有了创作的巨大自由,但肩上却仍负有枷锁的深深勒痕。

国庆前夕,我与小十君探讨国庆档时说,或许会有黑马。

《无双》来了。

庄文强以编剧的身份出道,此次未与麦兆辉合作,而是独立执导的《无双》。

影片将庄文强的编剧功底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部伫立在深秋季节的“港片”,仿如一缕吹来的春风,它带有情怀的味道,更有令人着迷的新鲜感。

《找到你》于节日的狂欢后姗姗来迟,它符合市场对现实题材的众多想象,也在一片深情的背后,睁开一双追问和反思的眼。

如果还要找一个字来表述这个国庆档的话,那就是:“谜”。

国庆档的热门电影,都像是一场关乎真与假的诡辩。

我们总是在同一部电影中,看到了相同的人物,如邓超和邓超,画家和画家,胖子和胖子,姑妈和姑妈。

导演执着于制造影像的谜题,他们在自设的迷局中不断找寻着。

但最后却只找到了,一地的凄凉。

年国庆档共报收票房21.66亿,比起去年同期的27.09亿元,下降达20%。

喜剧,凉了

遥记得,去年秋夕,《羞羞的铁拳》一骑绝尘之盛景。

影片最终累计票房22.13亿元,创下国庆档票房的最高纪录,风头一时无两。

相比之下,另一部由大鹏执导的喜剧片《缝纫机乐队》,4.59亿票房成绩则略显寒酸。

今年依旧有两部喜剧片强势入局,《胖子行动队》不出意外地凉了,而《李茶的姑妈》却未能再次演绎神奇。

国庆档,一直是开心麻花的福地。

年国庆档,《夏洛特烦恼》一鸣惊人,拳打「港囧」,脚踢「九层妖塔」,所向披靡地斩获14.41亿的票房。

《羞羞的铁拳》则再次强化了开心麻花的品牌形象,在国庆节大笑一场,逐渐成为了都市男女所钟爱的一种宣泄方式。

《李茶的姑妈》傲视群雄的预售票房,说明了喜剧依旧是市场的刚需,但最终高开低走的结局,也真不是这届观众不行。

作为定位明确的商业类型片,如果连最基本的商业元素都把握不好,那么其他的一切,就只剩扯淡。

不好笑。

成为了今年国庆档喜剧片的最大特点。

无论是《胖子行动队》还是《李茶的姑妈》,都将尴尬和俗套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此前开心麻花的电影,通过质量上乘的包袱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掩盖了电影化叙事的一些缺陷和问题。

那么这次的“姑妈”,就像是来了一次痛痛快快的“裸奔”。

将混乱、低俗、无聊、虚伪等等自身标签,毫无保留地展露在大众面前。

开心麻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团队,他们不断深击人性的痛点,不曾困倦,即使那里已经发生了粉碎性骨折。

对于“拜金主义”的重复夸张表现,让他们永远站在道德的高点上俯瞰苍生。

但他们这一次却忘记了,在站上高台之前,要穿上遮羞的底裤。

影片充满了油腻的套路,却缺乏精心打磨的诚意,事实证明,开心麻花并不是票房的春药,而观众也不是富裕的傻子。

事实上,“真姑妈”是符号,“假姑妈”也是符号,他们都是供世人意淫和宣泄的空洞象征。

等质意义的平行交叠,让这场笨拙的表演显得无比生硬。

影片简单粗暴的身份置换,扭曲离奇的讽刺情节,则深深诠释着“混乱”二字。

可能你们已经疯了。

观众,可没疯。

至于《胖子行动队》:胖子是双份的,折磨也是加倍的。

剩下的我就不想再多提,因为

……

算了,你就当我已经忘记了这一切吧。

真假·对决

无论是《影》还是《无双》,都以生命的消逝作为故事的终点。

但在这个不算结局的结局中,我们并没有找到十分确切的答案,关乎善与恶,正与邪,对与错的辩证思考,仍在不断持续。

有人问,境州最后称王了吗?

有人说,真正的画家其实没有死。

这些带有疑惑与不安的追问,折射着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个人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焦虑。

身处现实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像是一枚被操控的棋子。

就算是身名显赫的大明星,也可能会一夜间突然消失,等到再度现身时,早已是换了人间。

我们对外界力量掌控的越少,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就会越多。

对于现实强烈的不信任感,在每个人的身上不断生长蔓延,最终在大银幕中投射出来。

吴复生和李问的意志对抗,其实是过去江湖情义与当下消费主义的一种正面碰撞。

在吴复生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庄文强对江湖义气的怀恋,而阴冷决绝的李问,则是庄文强对现世的一种疏离审视。

而在《影》中,境州终成了子虞,或许才是悲剧的开始。

每个人都难以逃脱宿命的摆布,兜兜转转后,又常会陷入新的循环之中。

有时,你努力得到的,也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影》和《无双》对于人物身份的双重演绎,表达着创作者对于现实谜题破译的渴望。

但最终的结局,却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

李问陷入三角恋后,被爱情的妒火所焚毁,而境州所爱之女人,一个死,一个疯。

导演对于这些尘世的身份找寻者施以同情,亦是对众生及自我的悲悯。

关乎“真与假”的较量,其实是自己与自己的决斗。

境州与子虞是一人,李问和吴复生亦是一人,他们在不同的人生节点上相遇,但最终仍会殊途同归。

这场没有答案的找寻,仿佛也像是发出了一声叹息:

此局,无人可解。

野心,该凉

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新人导演人才辈出。

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黄渤的《一出好戏》、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都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可惜的是,如今包贝尔和吴昱翰,却让我们充分看到了新人导演,并不个个都是艺术天才或商业奇才。

与此同时,他们的作品,不禁令人怀疑拍摄喜剧电影的门槛,到底是不是平的?

是不是读过一些网络段子,看过几部喜剧电影,就可以当喜剧片导演?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前车之鉴,有喜剧鬼才王宝强的《大闹天竺》,以及相声名流郭德纲的《祖宗十九代》。

这些所谓“喜剧电影”的炮制者们,总是能够成功混淆“喜剧”和“闹剧”的定义,置换“野心”和“诚意”的概念。

说是开心,实则闹心。

装模作样的诚意是假,大肆圈钱的野心是真。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市场上这样的“闹剧”电影,总是层出不穷。

他们来一个,就死一个;他们来一片,就死一片。

但他们仍然前赴后继,他们依旧络绎不绝。

我相信,是对艺术的无畏,让他们勇敢,对市场的轻视,让他们猖獗。

“野心”是一个中性的词,在遇到不同的人时,才会发生情感色彩的变化。

真正的有心人,会将野心升华为梦想,而那些急功近利的野心,还是早点凉了吧。

往后·余生

吕乐执导的《找到你》,延期至10月5号才与观众见面,小满觉得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影片有着上乘的质量,其实不必对于自身的现实题材缺乏信心,今年探讨现实题材的电影,皆有不错成绩。

双女主的设定,亦是呼应“真与假”的主题。

她们拥有同样的身份——妈妈,但社会地位的错位,却导致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走向。

多多称姚晨妈妈,也叫马伊琍妈妈,到底谁是“妈妈”的追问和思考,也贯穿了故事的始终。

忽闻夜雨梦惊醒,谁也没有想到,国庆档的热潮如此之短。

超级爆款电影的缺位,导致了市场观影热情的消退,无论是《影》、《无双》,还是《找到你》,虽然都有较好的口碑,但限于类型的限制和主题的表达,难以吸引更多路人观众走进影院。

在国庆档来临前的9月,单月报收票房31亿,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5%,“负增长”的局面继而延续到10月。

人们总是能发明一些精准的词汇,用以描绘自身的生存状态,从“穷”到“丧”,从“吃土”到“消费降级”,人群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悲情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票补”的取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四线小镇青年彻底失去了去影院观看“烂片”的理由和热情。

当我翻开年往后的上映日历,却不知道该为哪部影片,送上一颗想看的红心。

春节档的魔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影片扎堆进入,传统的贺岁档,开始日渐式微。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黑马,为我们的未来送上惊喜。

我们也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凉”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

年的国庆档,共有12部电影入场,但大多都沦为炮灰。

在此,我们再次呼唤一遍他们的名字,在替他们怒刷一波存在感的同时,也以示最后的“悼念”。

在这份亡灵名单里有,王力宏主演的《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去年就已上映过的动画电影《嘻哈英熊》,以及张宗元执导的爱情喜剧《假装不正经》等。

回望整个国庆档,仿佛一首难以书尽的哀怨长诗,“凉”与“谜”,似乎也为整个季节涂上了忧伤的颜色。

此生岂能事事如意,谁又不是一边怀念,一边失去;一边欢呼,又一边哭泣。

在这一连串光影中,我最喜欢《无双》中的一首《EndoftheWorld》,在富有质感的美术摄影之下,旋律在缓缓流淌。

刹那间,我仿佛感受到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交叠,幻梦与现实的华丽冲撞。

往后余生,就算蔓缠忧凉,真假难辨,又能如何?

我,不过一粒尘埃,但依旧是我。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4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