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发展 >> 居民们捐的这些老物件重现老玉林东路的烟
封面新闻记者于婷摄影报道
如今的玉林东路是小酒馆、民谣歌手的聚集地,是音乐文化特色街区。而曾经的这里,也同样充满了“烟火气”。
无线电一厂就曾坐落于此,不少居民家中的电视机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除了上了年月的黑白电视机、缝纫机、收音机,还有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兑窝、脸盆、茶壶,社区里的20多位老人,将自己家里的这些旧物捐给了社区,一起建了一个博物馆。这些物件中,有张阿姨儿子和儿媳的定情信物,也有见证了龙婆婆和丈夫幸福生活的第一件家产。他们希望让每一个走进社区的人,都能分享老玉林生活的美好记忆,回顾社区几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
一台收音机
是黄阿姨送给自己的结婚礼物
67岁的黄先琼阿姨已经在玉林东路社区居住了21年了。一台木纹红旗牌老式收音机,记录了她的幸福时光。
年,黄先琼因为工作调动到了甘肃,平时喜欢跳舞,加上婚期将近,黄先琼准备买一台收音机当作礼物送给自己。“当时也是下了好大的决心”黄先琼清楚地记得,收音机的售价是元,而她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也才32元。这台收音机也成为了那段日子,街坊邻里间最重要的“宝贝”。“一到晚上节目里放歌曲的时间,大家就在院子里喊我拿收音机下来”。
有了收音机,黄先琼召集大家跳舞、放歌方便多了,还能听听新闻,在那个没有电视、网络、手机的年代,收音机陪伴黄先琼走过了许多年。后来从甘肃调回成都时,她不多的行李里,最重要的还是这台收音机。
听说社区里要建博物馆,她第一时间就想到把收音机捐出来,“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这个吧,希望和大家一起回忆过去,也能让年轻人了解我们的生活”。
一台老式缝纫机
龙婆婆的丈夫亲手为她制作衣裙
“他特别敢下剪,在外面看到好看的样式,回来就研究着给我做。”看着如今摆放在社区内的缝纫机,龙秀珍婆婆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之中。
年,龙秀珍结了婚,家里的床单被套、家人的衣服裤子,需要缝缝补补的地方很多。龙秀珍和丈夫合计了一番,决定买一台缝纫机,自己动手。“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也才18元,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才买下来”。
“绿色的底、粉色的花布,里面是短袖、外面加一个背心,搭配一条长裙。”缝纫机买来后,龙秀珍的丈夫扯了布,用软尺仔细量好尺寸,花了连续两个周末的时间,研究着给她亲手制作了一个花裙子套装。“那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手工的,虽然做工没有多精细,样式也没有多好看,但是却是一份心意”。
家里的缝纫机渐渐成了龙秀珍与丈夫之间,传达爱意的载体。后来,龙秀珍的丈夫因病去世,但是,无论是当时亲手制作的衣服,还是缝纫机,都被她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