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只讲问题不谈方法会使社会瘫痪贫穷的

发布时间:2023/3/13 0:51:41   

作者说:“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这句话深得我心。

认真做事的人值得尊重,作者正是这样的人,虽然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我觉得显而易见(这大概是由于我是穷人的缘故),但还是不得不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看介绍这本书是经济学著作,但我认为它不止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内容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含金量比较高,读的过程中多次经历恍然大悟的瞬间。

总之,推荐此书,无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你对穷人或者一些现象有好奇心,比如书名本身所提到的:贫穷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穷人很难摆脱贫穷?甚至是中国的网贷平台怎么几乎全垮了...

以下为书中部分内容的选摘分享,彩色或括号内灰色部分为我加的。

贫穷给个体带来的影响:

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他们(穷人)的头脑完全被当前的问题所占据,根本没空去担心以后的事。童年时期的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成人的处世能力。在肯尼亚,持续得到抗蠕虫药片达两年的孩子,其上学的时间及在青年时期挣的钱比只得到1年抗蠕虫药片的孩子多20%:蠕虫会造成贫血及营养不良。担忧(穷人更容易担忧)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产生抑郁情绪。在穷人当中,抑郁的症状更为普遍。我们在感到压力时更难集中注意力,这可能会降低我们的效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贫穷与身体所分泌的皮质醇水平密切相关,因为皮质醇水平标志着压力的大小。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及决策能力。由压力释放的皮质醇会影响大脑的部分区域,如前额皮质、类扁桃体、海马区,这些都是认知功能的重要区域;特别是前额皮质,该区域对于抑制冲击响应很重要。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认为,这本来就是穷人的状态——耐心不够、不会未雨绸缪。因此,他们相信,避免穷人陷入懒惰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如果他们偏离正轨,就以极度贫苦的生活来吓唬他们。所以,他们有噩梦般的救济院(穷人住的地方),还有查尔斯·狄更斯笔下的欠债者监狱。有观点认为,穷人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群体,天生就目光短浅,所以才会贫穷。这种观点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延续多年。今天,在小额信贷机构的批评者当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相同的观点,他们指责小额信贷机构助长了穷人的浪费之风。诺贝尔奖得主、“现代经济学之父”加里·贝克在年的一家报纸上称,拥有财富可以激励人们投入时间,变得更有耐心。其言外之意就是,贫穷会永久性地腐蚀人的耐心。相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穷人的存款或许会更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存款不够实现自己所期望的那个消费目标,他们也不会为自己的生意投入那么多(不仅是钱,还包括情感投资和智力投资),何况这并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太大影响。(穷人会花钱在那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上,以逃避沮丧乏味的生活,比如)欧查和他的两个邻居一年只干了约70天的农活儿,还有约30天的建筑活儿。一年中,他们除了照顾自家牲畜,就是等着拿到干活儿挣的钱。这三个男人都住在小房子里,没有可用水,卫生条件也不好。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他们拼命地找工作。不过,他们家里都有电视机、抛物面天线及DVD播放机,还有移动电话。总体来说,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这可以是一台电视机,也可以是一点儿特别的食品,比如一杯加糖茶。为什么穷人要常常进行某种特别的家庭庆祝,比如说一场宗教仪式,或是为女儿办一场婚礼。在我们对18个国家调查所得的数据中,穷人在没有收音机或电视机的情况下,可能在节日上花的钱更多。在印度的乌代布尔,几乎每个人家里都没有电视机,极度贫穷的人将自己14%的预算花在了节日上(包括世俗的及宗教的场合)。相反,在尼加拉瓜,56%的农村家庭有收音机,21%的家庭有电视机。在那里,我们几乎听不到有哪个家庭为庆典而花钱。奥韦尔的《通向威根码头之路》一书中也有所涉及,他描述了穷人是怎样逃避沮丧的:他们不会迁怒于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降低标准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然而,他们却不一定因此而专注必需品,也不一定会排斥奢侈品。因此,在长达10年的极度沮丧期内,所有廉价奢侈品的消费都有所提高。中产的特征:

实际上,工作稳定似乎是中产阶级与穷人之间的一个界限。在我们针对18个国家的调查数据中,中产阶级更可能会有一份按周或按月支付工资的工作,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都拥有稳定的工作。一份稳定的工作会通过决定性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或许,由于人们知道自己每个月都会得到一份收入(不仅仅是工资本身),因此他们对未来产生了一种控制感,正是这种控制感使这些女人注重建立自己与孩子们的事业。或许,这一对于未来的看法是区分穷人与中产阶级的重要依据。阿特金研究的主题“为将来而努力”巧妙地总结了这一观点。对于人们来说,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时可能需要具备一种稳定感。至于那些看不到自己未来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的人,他们可能总是不愿继续努力,其生活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一份稳固的收入可以对未来的支出作更多贡献,而且也使现在的借款变得更容易、更廉价。因此,如果家里的某位成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学校会更愿意接收他们的孩子;医院会为其提供更昂贵的治疗,医院方面认为,他们能担负得起这些费用;家里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利用这些收入投资自己的生意,谋求可能的发展。好工作是稳定的、工资可观的工作,它能够赋予人们足够的心理空间,让人们去做中产阶级擅长做的事情。这种观点常常会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反对。他们认为,好工作可能是代价很高的工作,也就是较为少见的工作。不过,如果好工作意味着,孩子们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可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那么或许值得减少这类工作的数量。由于他有了工作,不需要频繁迁移,于是一家人(除了他已经出嫁的女儿)都搬到了城里。海得拉巴市有很多不贵而优质的穆斯林学校,这是因为在年之前,当地还属于半独立的穆斯林王国。儿子们都去上学了,因此他们都发展得很好。较高的稳定工资为工人提供了经济资源、心理空间及必要的乐观心态,他们既可以用其为孩子投资,又可以用其储存更多的资金。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使人们更容易获取贷款,加上自己的存款和才华,他们最终才能雇用员工,创立自己的大企业。被长效帮助到的穷人——如果一个人有了走出贫穷的希望.....

我们对两组社区家庭进行了比较,在斯潘达纳公司开始贷款的15~18个月左右,小额信贷开始发挥明显的作用。斯潘达纳公司社区的人们更可能会经营自己的生意,购买大量的耐用品,如自行车、冰箱或电视。至于那些没有经营生意的家庭,他们在这些社区的消费更多,而经营生意的家庭实际上消费更少,因为他们要节衣缩食,从而充分利用新的机会。目前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出现了有些评论员所担心的盲目消费。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在有些家庭认为有点儿“浪费”的支出(如茶叶、零食)上,他们花的钱更少了。或许这就像蕾迪所预计的那样,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更好的了解。他们不再抱怨吃不饱饭。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们的人生观似乎也有所改变,在描述自己的健康、幸福及经济状态时更积极。他们可以存下更多的钱,对于资产管理也信心满满。一项研究表明,只要客户们定期会面,无论他们是否承担共同责任,他们在还款方面无任何差别(另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客户不是每周会面,而是每月会面,那么该小组的社会关系就会建立得较慢,其违约率最终也会上升)。案例:年,在中国浙江省的绍兴市,徐爱华是村里最优秀的中学生之一。她的父母都是农民,与所有人一样,手里几乎没有现钱。然而,徐爱华非常聪明,村里决定送她去当地的一家时装设计学院学习一年(不过,当时每个人都穿着中山装)。村里认为,日后,她一定能在乡镇企业中担任领导,这些企业都是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但是,当她接受完培训回到家时,当地的长者们临阵退缩了——毕竟她只是一个不满20岁的女孩子。因此,她无声无息地待在家里,一直处于失业状态。徐爱华不愿意闲着,她决定自己做点儿什么,但她的父母太穷了,根本帮不上忙。于是,她借来一个扩音器,在村里走街串巷,说她可以教小女孩做衣服,只收取15元学费(购买力平价13美元)。她招收了名学生,拿着收来的学费,她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还有当地国有工厂一些多余的布料,然后开始教学。在课程结束时,她留下了8名最优秀的学生,并开了一家服装店。女孩们每天早晨都背着自己的缝纫机(每个人都让自己的父母买了一台)来这里裁剪制衣。她们为当地工厂的工人制作工作服。一开始,她们都在徐爱华的家里工作,但随着生意的扩大,徐爱华培训并雇用了更多的人,她们就搬到了从村政府租来的一栋楼中。到年,徐爱华积攒了大笔做生意赚来的钱,可以买60台自动缝纫机(价值元,购买力平价美元)。在8年里,她的固定资产总额增长了多倍,每年增长80%。即使我们考虑到每年10%的通货膨胀率,(刨除通货膨胀率之后)每年超过70%的实际增长率也是令人震惊的。此时,她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了。不久,出口合同接踵而至。现在,她的销售客户是梅西公司、贝纳通公司、杰西潘尼公司及其他一些大型零售机构。年,她首次向房地产领域投资万元(购买力平价万美元)。因为据她所说,她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而大多数人则没有。她的利润至少是设备价值的70%,所以她的总体收益肯定很高。我们认为,这不仅表明徐爱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还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竞争较少、需求很大的状况,因此她的生意正逢其时。如何摆脱贫穷:

改变就意味着要弄清楚什么才是有效的,并且担负起责任来。我们所谓的三大问题:意识形态、无知和惯性。如果你想实现一个目标(买一头奶牛、一台电冰箱或是让房子有屋顶),加入一家足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轮转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你一旦加入,就要每周或每月存入一定数量的钱,而当你拿到钱罐时,你就有足够的钱去买你一直想买的东西,马上去买,以防钱从你手中悄悄溜走。要确保你的存款针对的是一个具体目标,一砖一瓦地建房或许也是一种办法。在蕾迪看来,要想摆脱贫穷,首要的步骤就是对长期目标进行思考,并习惯为此做出一些短期的牺牲。贫穷难以摆脱的的根本原因:

第一,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

他们不清楚给儿童接种疫苗的好处,不明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知道该使用多少化肥,不知道哪种方法最易染上艾滋病,也不知道政治家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当有一天他们发现那些坚信不疑的信念是错误的时,他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些决定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果女孩们与成年男子发生性关系并且未采取避孕措施,或农民使用两倍于正常量的农药,这些事情的后果都是严重的。

例如,由于人们不确定接种疫苗有哪些好处,再加上办事拖延的习惯,导致很多孩子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如果公民盲目选举,他们很可能会选择同种族的候选人,尽管这样做会使顽固和腐败问题变得更严重。有很多事例可以说明,一条普通的信息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

当然,事情并不总是如此。要想产生这样的效果,这条信息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它必须是人们尚未知晓的(如“婚前禁止性行为”是人人都知道的,效果不明显);信息的发布方式必须是简单而有吸引力的(电影、电视剧、精心设计的报告单);信息的来源必须是可靠的(有趣的是,媒体看上去似乎是可靠的)。因此,当媒体发布信息称政府做得不对,政府将花费大量的成本来挽救自己的信誉。

第二,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

你越富有,越容易做“正确”的决定。穷人没有自来水,因此,当市政府在水中进行氯气处理时,他们不能受益。他们买不起速溶的强化营养型麦片,因此不得不想办法确保他们及自己的孩子得到足够的营养。

他们没有自动扣除功能的储蓄计划,如退休计划或社会保障,因此要想办法存些钱。做这些决定是困难的,因为它需要人们考虑当下或前期做出少量付出,而回报很可能在很遥远的未来。人们拖延的习惯会把事情搞砸。

对于穷人,更为麻烦的是,他们的生活本来就很困难:他们中的一些人做着竞争激烈的小本生意,剩下的大部分人打散工,总要为找到下一份工作发愁。这说明通过做正确的事情,他们的生活就会得到很大改善——降低加铁/碘盐的生产成本,使人人都买得起;银行提供存钱容易但取钱代价会稍高的储蓄账户,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如果有必要的话,政府可以对银行进行补贴,以弥补其带来的成本费用;在自来水昂贵的地方提供氯以作净水处理。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第三,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是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

穷人存款所得的利息(如果有幸拥有一个账户的话)是负利息,但贷款的利息却很高。

针对穷人的医疗保险市场尚未健全,尽管医疗问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在一些案例中,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可以弥补市场发展的不足,如小额信贷市场,它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利息不高,人们支付得起;

又如,电子转账系统(用手机等)和个人识别系统可以在未来几年大幅削减银行成本。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这类市场的兴盛不仅需要靠自身的努力那么简单,有时需要政府的支持。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可能会产生免费赠送的产品或服务(如蚊帐或到保健中心作检查),甚至奖励人们做有利于自身的事情,虽然这听上去有些奇怪。各类专家都不信任这种免费发放的产品和服务,即使是从纯粹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这也可能有些夸张了。

相对于收取一个固定价格来说,免费向每个人提供服务的成本常常更低。在某些情况中,这可能需要确保市场所售产品的价格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允许市场得以发展。例如,政府可以补贴保险费用、发放代金券,而家长则可以在任何一家学校(公里或私立)使用,或是强迫银行向每个人提供免费的账户,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我们有必要记住,这些得到补贴的市场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管,确保其运转良好。例如,如果所有家长都能为自己的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那么学校代金券就非常有用;否则,这可能会成为为精明的家长提供又一优势的方式。

第四,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其不堪回首的历史而注定失败。

的确,在这些国家,事情很难办成:一项关于帮助穷人的计划由于被某些人接手而失败了;教师教学散漫;建筑施工时偷工减料,车辆超载以致道路塌陷等。这些事件几乎与那些精英们的经济阴谋无关,主要是由于制定政策时出现的错误造成的,包括无知、意识形态和惯性。

人们期望护士完成普通人无法胜任的工作,但从没有人想过修改护士的工作职责。在印度,一位政府高官曾告诉我们,村里的教育委员会成员包括优秀生的家长和差生的家长。当我们问他们如何评定好坏的标准时(直到四年级才有考试),那位官员立刻转移了话题。然而,由于惰性,这些荒唐的规定目前还在生效。如果表达正确的话,在不改变现有社会及政治结构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管理和政策加以改进。

即使是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改进的空间仍是巨大的,而在不好的环境下也有一定行动的空间。只要确保每个人都被邀请来参加村庄会议,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并让他们为自身的渎职而担负起责任,对各个阶层的政治家进行监督,并将这一信息与选民分享,向公共服务用户们说明他们应期待什么——医疗保健中心的准确工作时间,他们应当拿到多少钱(或是多少袋米),那么,一次小的变革便可以实现。

最后,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最终常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孩子们放弃上学是因为,老师(有时是父母)认为他不够聪明;水果店老板不努力还贷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会负债;护士不上班是因为没人对她们在岗位上抱有期望。

改变人们的期望是不容易的,却并不是不可能的:当看到村里出现了女官员时,村民们不仅不再歧视女政治家,甚至开始认为自己的女儿也具备这种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成功能带来更大的成功。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善时,这种改善本身就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为。因此,在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们不应害怕必要的付出(包括现金)。

除了上述5个原因,我们还有很多本该知道却不知道的事情。这本书旨在对这些问题抛砖引玉。如果我们拒绝懒惰和公式化的思考模式,如果我们倾听穷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逻辑,那么我们就能制定一套有效的政策,也能更理解穷人的生活方式。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贫穷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我们不想作过多评论,但也不会忽略这项事业所暗藏的逻辑:小的变化可以带来大的影响。肠道寄生虫可能是你最不想提的话题,但是肯尼亚的孩子为此需要在学校接受治疗,时间长达两年,而不是一年(成本是每年每个孩子1.36美元),一个人一生的费用是美元。如果杀虫工作更加广泛,它所带来的影响会更小:如果,肠道寄生虫被消灭,那些孩子可能早已投入了工作。我们注意到,~年,肯尼亚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率是创历史新高,为4.5%。如果我们撬动经济政策的杠杆,那么该地经济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4年内人均收入将提高20%,但是,这样的杠杆并不存在。

贫穷国家的恶性循环/社会制度的影响:

大规模的浪费及政策失败之所以会发生,常常是因为政策规划阶段的懒惰思想,而不是任何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对于有效的政策来说,有效的政治或许是必要的,或许不是;当然,这还不够。

鉴于经济增长需要人力与智慧,但无论何时,如果男人和女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市民们在为孩子投资方面具有安全感和信心,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到市里去找一份新工作,那么人们就更容易摆脱贫困,这看上去似乎是合理的。或许,到那时,人们需要长久致力于摆脱贫困。如果不幸和挫折不请自来,气愤与暴力占据上风,那么能否摆脱贫困,我们尚不可知。一种有效的社会政策可以使人们远离失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会失去什么,要让国家在其所处的时代腾飞,那么这样的政策或许是关键的一步。

不现实的目标、不必要的悲观预期,以及不恰当的教师鼓励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体系没能完成自身的两大任务——给予每个人一套健全的基本技能及发掘人才。

不幸的是,腐败的制度往往会滋生更加腐败的制度,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所谓的“寡头政治铁律”。当政的领导者倾向于制定能够为他们谋取财富的经济政策,而他们一旦变富,又可以利用手中的财富,提前阻止可能对他们的权力构成威胁的人。

据阿赛莫格卢和罗宾逊所述,阴魂不散的腐败制度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不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些国家的领导者继承了殖民地时期该国统治者的一些政治策略,这些政治策略不是为大众服务的,而是为统治者谋取最大利益的。摆脱殖民主义后,新统治者发现,这些旧制度能够帮助他们很方便地谋取自身的利益,于是他们保留了这些政策,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殖民主义时期,腐败制度阻止了欧洲殖民者的进一步扩张,建立更糟糕的制度,(因为他们的扩张是从离自己国家较远的地方攫取资源并加以利用的),而这些制度在殖民主义结束后却被延续了下来。

阿比吉特和拉克希米·耶尔在印度找到了腐败制度长期残留的例子。在英国殖民地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土地税收制度(这主要由当时任职于那一地区的英国公务员的思想意识,以及当时英国统治之下流行的言论而定)。在土地管辖制度下,印度地主负责征收土地税,这也进一步巩固了他自己的势力,稳固了封建制度。而在土地税收制度下,农民自己负责自己的土地税。这些地区的人们之间形成了合作和平等的关系。最引人注目的是,与那些由村民统治的地区相比,由上层人士统治的地区的社会关系更加紧张,农业产量低,医院数量少。年甚至更久以后,土地税收制度才最终被取消。

一种制度不能适用于所有国家,它必须要符合当地的特色,因此,任何照搬式的制度都是行不通的。如果有可能,所有的改革都必须逐步进行,要知道,任何制度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

从某种程度而言,外界的援助都在试图改变原有的政策,但是这种改变通常是以破坏原有政策为代价的,即使领导人已开始腐败,他们仍然在接受援助。然而,埃斯特利对此并不悲观。埃斯特利一贯主张,自由不能从外部引入,否则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因此,这些制度必须是从本土自下而上形成的。最终,我们要为个人的平等和权利而奋斗。

印度的警察局几乎完全延续了其殖民时期的风格。尽管警察局设立之初是为保护殖民者的利益的,但是印度在独立后,却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改革。年通过的警察局法案一直被沿用至今。

腐败和渎职的危险在任何政府都是在所难免的,但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尤为严重:第一,政府要求人民做一些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如骑摩托车时戴头盔或是给儿童接种疫苗。第二,当人们得到的价值大大高于他们所付出的时,如医院免费提供床位给有需要的人,无论他们的收入高低与否,这就导致更富有的人行贿插队。第三,官僚的收入较低、工作量较大、监管不力,而且即使被解雇也毫无损失。

值得思考的现实,富人比穷人富有背后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

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得多。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不用想着每天早晨往水里加氯。下水道自行运转,我们甚至不知道是怎样运转的。我们大都相信医生会尽力为我们服务,医院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信任的缺乏可以说明,为什么温奇康(Wantchekon)在年贝宁的实验中发现,与吸引公众利益相比,提供具体的信息更为成功。当政客们对“公众利益”泛泛而谈时,没有人会真正相信,至少,选民们多多少少会信任一种具体的信息。如果“公众利益”的信息更加清晰一点儿,更加专注于某些具体倡议,提出一项可以让候选人在当选后为选民负责的议程,那么这种信息更容易产生影响。

“谣言”的杀伤力

一些官僚及政客们热衷于推广自己的小额信贷品牌,并且决定摆脱竞争。突然,在年的某一天,一家当地报纸(在某种意义上是伪报纸)登满了关于蕾迪的故事。有些故事说她逃到了美国,另一些故事说她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其中的隐含意义是,斯潘达纳公司已经没有未来了,因此偿还该公司的贷款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看到的一张“报纸”称,蕾迪自己甚至建议他们违约,因为她已经赚够了钱,并且打算退出了。

这种彻底毁掉一家机构的方式,确实是改变人们信念的一种高超手段:让人们相信一家小额信贷机构没有未来,这是确保其真正没有未来的最简单的方法——因为这样一来,使每个人的受益最大化的做法就是违约。蕾迪几乎要发疯了(虽然她对于自己逃到美国躲债的想法感到可笑——毕竟,借款人手里有她的钱,而不是恰恰相反),但她决定发起反击。她开车跑遍了国内,出现在每个小城镇及大村庄的会议上。她说:“我还在这里,没有去任何地方。”

注:以上数字后的内容均出于《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作者:班纳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6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