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高中打工妹逃亡11年现状年薪百万,吊

发布时间:2022/11/9 22:19:18   

孙玲的传奇人生,最近又更新了。

这次,她如愿成为了谷歌的正式程序员。

图源:网络

孙玲是谁?

你也许听说过。

她从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流水线女工,一路升级为IT白领,然后留学,入职谷歌。

用11年的时间,她写就了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普通女性的史诗。

图源:新浪微博

孙玲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成功学样本。

从月薪,到年薪80万,再到万;

从湖南的山村,到纽约的办公楼;

从流水线厂妹,到谷歌程序员......

人们都想从孙玲的成功里,找到哪怕一点点可以复制的经验。

向她提的问题都是:

你都怎么管理时间?

怎么提升自信?

又如何戒掉惰性?

好像只要像孙玲一样,自律、勤勉、奋斗,就可以跟着她一路开挂。

而她背后具体经受的苦难、要对抗的阻力,也一并被那成功的光芒粉饰得不值一提。

但这一路高歌猛进的11年里,孙玲必然有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和奔波的白天。

一部女性独自跨越藩篱的史诗,没那么容易一笔写就。

人生,从两次抗争开始

上个月,孙玲一个人开车,把家从达拉斯搬到了西雅图。

她把所有的行李装在二手车上,从达拉斯出发。

经过瀑布、公园、沙漠、峡谷,半个月边走边逛,一路向西到达西雅图,开始新生活。

这是19岁时的她,想都不敢想的自在生活。

孙玲来自湖南娄底的新化县。

那个地方最知名的标签,是有很多人走出家乡,把复印店开遍了全国。

当然,也有很多人留在家乡,重复一代代农村家庭的循环。

孙玲当初就是如此。

她的父亲只有小学文化,是个木工,母亲初中没读完,会踩缝纫机。

夫妻俩都有一门被时代淘汰了的手艺,也都是老实在田间劳作的本分之人。

家中一年四季有做不完的农活,孙玲小时候就帮父母砍柴、放牛、插秧、割草……

作业,只能在放牛的间隙里抓紧时间写。

父母的视野,和祖祖辈辈一样局限在田地里,他们都认为读书没有很大的意义。

相比之下,帮家里干活、减轻负担就有用得多。

何况孙玲还是个女孩。

而她人生最初的两次抗争,就与此有关。

孙玲的老家

小学毕业,同班的哥哥不愿继续读书,连带孙玲也跟着失学。

她被父母安排跟着舅舅学理发。

十二三岁的女孩,理发学两个月就没了兴趣,还是回家求父亲让她去读书。

父亲勉强点头,她才有了上初中的机会。

初三毕业,孙玲考上了县里排名第三的高中,但父亲觉得这已经是她学历的上限,再读下去也没什么用。

夏秋之际繁重的农活,一直拖到开学也做不完。

孙玲只能去求亲戚们轮番劝父亲,放她去读高中。

等父亲答应,公立高中的入学时间已经错过,她只能去上民办高中。

“死书”读了三年,她高考考了分,是学校那届应届生里的第一名,但二本线都没过。

孙玲抗争了两次的读书之路,止步于此。

年夏天,19岁的她和朋友一起坐着一列南下的绿皮火车,去投奔在深圳的表哥,成了电池厂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她的日常工作是测试电池的正负极,枯燥到极致。

生活也单调,除了工作,就是吃饭、睡觉,偶尔看看书,写写日记。

23岁的孙玲。图源:知乎

厂里其他的女孩,已经帮她预演了未来——

到了时间找一个男人结婚,生一两个孩子,过别人眼中安稳的一生。

但她不想这样,她要离开,逃离流水线。

但一出去,就被成年人的社会给了第一记人生暴击。

十年,一路向上

一天孙玲出去闲逛,在公交车站有人来搭讪,问她要不要换工作,只要交了钱就能去面试。

她毫无防备,把身上的块钱和卡里的块一起交了出去,想换一份周末双休的文员工作。

久久等不到面试通知,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这次被骗,是改变她人生的契机,催促她不能再如此单纯、无知下去。

流水线会把人“变傻”。

她的日记里写着:“我所认知的世界在社会上站不住脚,不是因为我的世界太小,是我站在世界的墙外。”

孙玲想走到世界的墙里,看看更广阔的天地。

巧合之中,她找到了一个电脑软件培训班,攒够了一学期的学费,她从流水线辞职不干了,开始学编程。

“这地方太狭窄了,不能够容纳我的心。”

那段时间,她白天上课,晚上在肯德基兼职,一小时7块钱,挣的钱刚好够生活,她满足得不得了。

等一学期结束,没钱交学费了,她又去做电话客服,或者跑到电子厂挣钱。

一边上班,一边上课,课程完结,她进入了IT行业。

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月薪0,她高中时幻想过的白领梦照进了现实。

但此时,距离她高考失利,仅仅过去两年,她才21岁。

生活稳定下来了,孙玲又开始折腾了。

她开始学英语,三万的学费花出去,她一点不心疼。

她要给自己搭起一座桥,去另一个世界看看。

发现没文凭不好找工作,她用一年完成了西安交大的远程教育,大专毕业。

接着又马不停蹄自考了深圳大学的专升本,一年半拿到学士学位。

那两年,她的生活被上班、学英语、上课、考试挤得满满当当,有一点空闲,她还去打羽毛球、徒步。

学英语之后,她又爱上了跑步和飞盘。

跑马拉松,跑到世界各地参加飞盘赛事,上海、厦门、香港、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世界的大门,已经在向她慢慢敞开。

年,她许下一个愿望,要去其他国家生活一年。

年初,她立下两个目标:雅思考过5.5分,存款10万。

这年夏天,她用自考的学士学位申请了美国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不久后收到秋天入学的通知。

自此,孙玲开始出国留学的生活,在大学里弥补了当年高考失利的遗憾。

硕士毕业之后,她走的又是一条一路上扬的路。

从谷歌外包程序员,到百盛正式员工,再到最近入职谷歌,她用了三年半的时间。

如今,她时常笑得一脸灿烂,毫无遮掩。

那是脱胎换骨的痕迹。

顶着大太阳收玉米,抢时间收水稻,全身又热又累又痛的童年记忆,已经离她很远很远。

在流水线的生活,也渐渐变得模糊。

一切都在如她所愿,慢慢好起来。

「励志」不是题眼

「逃离」才是

走出大山的女人,从厂妹到谷歌,孙玲的具体的生活简化成一篇又一篇爆文,与草根逆袭、阶级跨越、成功学、励志……紧密捆绑在一起。

孙玲自己一点儿也不喜欢“励志”两个字,她并不那么清楚地知道“志”具体在哪里:

“每个人经历不一样,我只是运气好,故事被写出来了,还有很多人的经历可能更难,也更出色。何况也谈不上什么跨越,说到底,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打工而已。”

这并不能阻止无数人涌入知乎私信,渴望一份正确无误的成功模板。

或者站得更高,分析外部环境、内部性格、选择和机遇,证明个人乘着全球化的东风腾飞的可能性。

总之,“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是终点,但孙玲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她只是想要逃离某种处境。

譬如种地,进入自己的婆婆、妈妈一样的大山里女人的循环;

那片土地的时间,是周而复始的。植物顺应节气生长,人类跟随四季循环。

男人耕作,女人生养,他们的孩子再一代代循环下去,女性在这之中,嫁人被视作最好且唯一的归宿。

过一眼看得到头的人生,是求之不得的幸福。即便背后的代价,是丧失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围着灶台、孩子打转,困在原地,慢慢老去。

譬如工厂流水线,那里的工人穿一样的工服,面容模糊。

孙玲意识到,在这里自己是被损耗的零件,流水线才是主角,所以她写日记:“这地方太狭窄了,不能够容纳我的心。”

这个湖南娄底的孙玲,像极了安徽大别山的王慧玲。

王慧玲

她从小看着自己的妈妈劳作,妈妈没有文化却异常勤奋,一个人踩打稻机可以踩一个通宵,身上巨大的能量却逃不出既定的命运。

王慧玲家门口有一座山,她从小看到大,她想着山那边有什么东西,她一定要亲自出去看个明白。

19岁那年中专毕业,王慧玲一个人带着块钱到上海打工。

在上海,王慧玲卖过袜子,当过服务员、营业员,发过传单,做过前台......30岁之后她还在折腾着学英语、画画、健身......

图源:新浪微博

陕西农村的刘小样也一样。

她会这样抱怨自己的生活(尽管她儿女双全、家庭和睦):

有钱可以盖房,但不可以买书;可以打牌闲聊,但不可以逛西安;不可以有交际,不可以太张扬,不可以太有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

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你想要打破它,就会感到无助、无望和孤独,好像有好多双眼睛在盯着你,不需要别人阻止你,你会自觉自愿地遵守下去。

《半边天》

也许可以从她们身上得出结论,问题断然是那个吃人的大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莫比乌斯环。

但似乎不只农村土地上的女人们郁结于心。

全世界各个阶级、各个国家、各种处境里的无数人都在发着旷日持久的高烧。

《妻子的思秋期》里,光鲜幸福下家庭的B面,是她们感觉——

“我和我丈夫,就像做个两个不同的升降电梯,就这样错开了……”,难道一辈子就要这样漫长地无尽地虚空下去,一辈子与琐碎和无聊对抗?

《妻子的思秋期》

美国中产郊区的模范夫妇也未能幸免,他们甚至拥有过轰轰烈烈的泰坦尼克号似的爱情。

妻子April提议说:“走!到巴黎去!”

扔下这个安稳但动弹不得的狗屁婚姻,趟出一条《革命之路》来。

《革命之路》

俄罗斯三姊妹的梦想则是“到莫斯科去”:

重新开始生活,而且是自觉地生活,那会是怎么样呢?

但愿头一次、已经过完的生活是所谓的草稿,而第二次则是誊清稿!

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首先极力不重过老一套的生活,有花,有大量的阳光。

话剧《三姊妹》

为什么全世界各式各样的女性都感到同样的“不满足”?

两个世纪前有《玩偶之家》里出走的娜拉;

今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艾丽丝·门罗用《逃离》为书名,讲述女人们的存在主义危机。

《逃离》

我想大概因为——

历史语境里,女性一直拿到的是次要的剧本,英雄和史诗边上的陪衬。

她们被潦草地安置在某处、没有售后服务,最好乖乖听话,顺从待在那里。

你看,属于男人的叙事是骑士文学,像凯撒那样“I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2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