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市场 >> 电影缝纫机乐队一场理想与现实的博弈
今天呆猪带大家一起欣赏的是大鹏导演的喜剧电影《缝纫机乐队》。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几个人在乔杉扮演的胡亮的激发下追逐他们摇滚梦想的故事。影片褒贬不一,如果作为音乐类型片而言剧情显得有些单薄,个别情节也缺乏合理性。但如果作为喜剧电影来说,影片中的喜剧因素是相对丰富的,“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也在影片中体现。
《缝纫机乐队》主要讲述的是小镇青年胡亮从小就有一个摇滚梦想,于是自己高薪聘请了音乐经纪人程宫,想要他帮助自己登上舞台。
为了组建摇滚乐队,他们召集了几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成员。鼓手炸药,年轻时从事摇滚工作年老身体不适后转业的吉他手杨双树,父亲是音乐老师但母亲却不支持她学习音乐的少女键盘手希希,富二代贝斯手丁建国。
这群看似和摇滚不沾边的人组成了“缝纫机乐队”。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挫折,也享受了摇滚带给他们的喜悦。他们打算在有大吉他雕像的公园开演唱会,但却受到房地产大亨的阻挠,就此他们展开了一场现实和梦想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经纪人程宫也由之前的一心敛财慢慢的被带动起来,重拾自己之前的梦想。
影片作为音乐类型片而言,导演大鹏想要借此展示的是自己的摇滚梦想与现实的博弈,但有一点遗憾的是并没有从音乐本身的角度出发,打败他们音乐梦想的是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并非是音乐本身的困境。但可能这也正好引出了“喜剧的悲剧内核”。
摇滚是否已死?
梦想是否都屈服于现实?
影片中的几个人之前都各有各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都曾有一颗摇滚心。胡亮为了摇滚不惜重金聘请经纪人,重新组建团队办演唱会。杨双树,年老后因为身体问题不得不当了医生,但他内心却一直有一个摇滚梦。有人说他的形象代表了老一辈的摇滚人,他们因为现实慢慢的退出了音乐的舞台,人们没有摇滚的激情,没有宣泄的欲望,换来的是这一辈人慢慢的退出。但是他们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关于摇滚的角落,只要有机会就会重新生长。
相反,希希代表的是新一代的热爱摇滚的人们,希希的父亲因为从事音乐所以收入甚少,她的母亲就不同意女儿学习音乐。这就是现实对理想的抑制,但是年少的希希面对现实的残酷还未体会到,所以她更能全力以赴的追求梦想,哪怕有许多障碍,但却依然坚持。她的形象代表了年轻一辈的摇滚人。
富二代丁建国,她追求梦想可以说是阻力最小的一位,这样的情况让观众不由得感叹。她直接影响了经纪人程宫,而程宫可能就是大鹏自己本人的缩影。他们的摇滚梦和现实的博弈结果如何,好像并不能完全判定。
《一无所有》的歌词中写到“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平衡。
感谢阅读,感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