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小时人物古桥摆摊修鞋48年没想到,绍兴

发布时间:2023/5/10 1:35:45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史春波通讯员王薇顾鹏程

“没想到,老奶奶生活这么苦,她从来不说啊。”女子这样嘟哝着,作为老顾客,她硬是塞给俞珠囡一张块纸币。

6月13日下午,太阳很大,36度的高温。

今年75岁的俞珠囡,每天在绍兴小江桥边摆摊修鞋,一晃48年。朝来暮归,年复一年。

从青春年盛,到白发苍苍,悠悠大半生,就这样和古桥一起度过了。

很多熟悉她的老绍兴人,都管她叫“桥婆婆”。

俞珠囡的修鞋摊,在这个位置已经摆了48年。

48年时光,并非风平浪静,也曾波澜起伏。

年,意大利摄影师马达罗来绍兴旅游,他随手拍下了一张两名中国妇女在桥脚修鞋的照片。当时,意大利人还以为那是两台老式的缝纫机。

拍于年的老照片。

两名女子中的一人,就是俞珠囡。这张照片,后来参加了影展,又印到书上,俞珠囡一度成了当地名人。

以前,很多人把她当做老桥上的风景。最近,人们才了解到,48年鞋摊背后,是一个平凡女子努力生活的故事。

中年丧夫,老来丧女,一身疾病。俞珠囡用摆摊修鞋,撑起了自己的全部。

和那座宋代古桥一样,她就是一个坚强的存在。

一、小江桥

俞珠囡今年75岁,她的大半生和一座桥有关。

绍兴是著名的桥乡,小江桥是其中的一座。古桥,小河,江南水乡的标配。

小江桥始建于宋朝。它的得名和一位将军有关。

宋《嘉泰会稽志》载:“乃宋江彪(注:江彪是东晋时期护军将军,后又在南朝宋任职)所居之处,因以名焉。”

地处绍兴闹市的小江桥,经考证为宋代桥梁,明、清两代重修。

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江桥。

小江桥全长23米,净跨5.8米,宽3.1米,拱高3米。南面桥头还立有一块“永作屏藩”石碑,这是当时山阴、会稽两县的重要分界标志。

老绍兴人都知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江桥河沿,是一条非常繁华的临河街,是绍兴人坐船出行和赶集市的必去之地。

过去,交通不发达,绍兴城乡往来主要靠埠船和航船,这里不仅有到柯桥、安昌、皋埠、陶堰等方向的大小船只,也有一些经营土特产、煤球、蜡烛、五金百货的商店。

每天清晨,从乡下赶到城里来的船只就会把小江桥围得水泄不通,卖蔬菜和鱼虾的小商小贩更是把此地看作是做生意的“黄金旺地”,往来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从27岁开始,俞珠囡就在这座桥边摆起了摊子,给人修鞋,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她见证了这座桥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归于平静。

像桥一样的,是她的人生。

如今的小江桥。

二、俞珠囡

年,俞珠囡27岁。

那年,她买来补鞋机、剪刀、锥子、钳子、胶水等工具,在小江桥南边的桥脚,一家叫作“勤丰南货店”的屋檐下摆起修鞋摊,开始缝缝补补的生涯。

和她一起修鞋的,还有她的妹妹。

选择那里,是因为热闹。人多,生意自然就更好。

俞珠囡清楚记得,小江桥边上几个摊位相对生意都较好,当年桥北首左边是一个剃头担,剃头师傅站在桥上直接给顾客理发;右边是一位卖钓鱼钩、陀螺等小物件的老太太。他们占据了最好的位置,相对固定。

于是,她向小江桥南桥脚“发展”。当时,有不少人看中了这个风水宝地。

为此,每天凌晨3点,俞珠囡就和妹妹俞珠美轮流起床“占摊位”。有时摆一只竹篮,有时放一块布条。

出人意料的是,修鞋生意每天居然能挣到五六元钱,这让俞珠囡很满足。当时,她丈夫一个月的工资才42元。

那张照片,她一直收藏着。

年秋天的一个早晨,俞珠囡和妹妹照常在小江桥修鞋。那天,来了一个旅游的意大利摄影师马达罗,把他们修鞋的场景拍进了镜头。这张照片,也成了30多年来绍兴社会生活变迁的绝佳资料。

过去这么多年,俞珠囡仍记得给她们拍照的“那个大鼻子”。

“那时绍兴很少能看到老外,很好奇,就多看了几眼。”那天,马达罗穿了一件白衣服,很帅。看他拍照,照片中的几个人都笑了。

年,随着马达罗《另眼相看:意大利摄影师眼中的老绍兴》影展回访,俞珠囡作为拍摄画面中的当事人被重新找到。

而让马达罗本人都感到十分惊讶的是,找寻俞珠囡不费吹灰之力,因为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守候在小江桥畔,现在在用的补鞋机居然和当年的一模一样。

如今,小江桥河沿楼房林立,桥北开发成为蔡元培广场、书圣故里,曾经与俞珠囡一起摆摊的伙伴们都一个个离开了,只有她还坚守在那里。

夏天6:30,冬天7:30,几十年来她总是准时出现在这个老地方,中午也不回家,饭菜放在保温筒里,天黑了才收工,过年过节都很少休息。

清晨的小江桥上路人稀少,这一带虽然不再如曾经的那样繁华喧闹,但俞珠囡依然是桥边那道最醒目的风景。

这位老顾客,带儿子来给皮带打孔,收费一元。

三、一家人

因为马达罗的照片,俞珠囡一度成为名人。她上过好几次当地的电视和报纸,报纸她都保存着。

但她从不对人说自己的故事。

很多人把她当做一种风景,其实,48年的摆摊,是生活的必须。

前几天,我们去寻访,她才聊起了自己的人生。

年轻的时候,俞珠囡和家人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她是诸暨人,有一次,村里来了个剧团。一个金华的小伙子唱戏特别好,他还教村民唱戏。

俞珠囡特别喜欢听戏。在学戏的时候,两人就喜欢上了。小伙子后来留在了绍兴,他在漓渚铁矿做了一名矿工,要在晚上下井作业。

他们后来生下一双儿女。为了贴补家用,俞珠囡决定去摆地摊,选择了热闹的小江桥。

刚摆地摊的时候,她也觉得很难为情,头也不敢抬起来,怕遇到熟人。但是,赚了钱,还是很开心的。那时,补鞋生意也好。

俞珠囡一直念叨着,那个对她特别特别好的男人。

“他晚上要下井,白天本来是要睡觉的,但他宁可不睡觉,也要来鞋摊看我,一天要来三趟,有时候送绿豆汤,有时候送饭,有时候就只是过来看看。”

后来,因为身体不好,丈夫调到铁矿的文工团,最后的工作是在开水房。

丈夫是得癌症走的,才49岁。18岁的女儿顶了父亲的班,分配到矿上开小火车。

为了让母亲不那么辛苦,女儿在小江桥附近买了一套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俞珠囡就一直住在那里,一边摆鞋摊,一边帮女儿带孩子。

没想到,年,48岁的女儿也患癌症去世。

这对俞珠囡的打击非常大。

三年前,俞珠囡的儿子脑溢血,没办法上班,只有靠朋友帮忙做点小买卖,无力帮助年迈的母亲。

看似健朗的俞珠囡,自己也是一身病,高血压、心脏房颤、帕金森综合症……时常走路也不稳,一个月吃药就要七八百元。

时过景迁,修鞋早就不再是一个赚钱活。现在,俞珠囡一天能赚二十元左右,少的时候只有十多元。

这些年,俞珠囡主要的收入,就是丈夫去世后每个月元的抚恤金。

我们这才明白,48年来,俞珠囡一直守着修鞋摊,不是她对这座桥,对修鞋有多深的情怀,而是生活的坎坷让她不能放弃手中这份只能赚点零花钱的营生。

从27岁到75岁,日子艰难,特别是现在,多病的身体不听使唤了,可她知道自己的劳作是不能停下来,生活要靠自己。

俞珠囡的努力,让人动容。

当天气温30多度,老人仍然认真地做手上的活计。

四、老顾客

6月13日,36度的高温,俞珠囡的简易鞋摊里,没有电风扇,异常闷热。

陆陆续续来了不少老顾客。

一位阿姨带着她的儿子过来。儿子买了一根新皮带,要打个洞,一块钱。

她无意中听到了我们的聊天。

“没想到她过得这么苦。”她很是惊讶,“这么多年了,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事)。”

老太太从不愿意和别人说自己那些悲伤的往事。

在大家的印象里,称呼从“大姐”变为“老奶奶”的俞珠囡很和蔼,乐观,脸上总是堆着笑。这么多年来,补鞋的价格一直没有涨,一块两块的,只够买瓶水。

那个阿姨突然拿出了块钱,硬塞给俞珠囡。老人自然不肯要:“这不能收的。”

阿姨扔下钱,骑着电瓶车就走了。

俞珠囡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都认识的,你下次见面还给她好了。”我们这样劝她。

每天的中饭,是早上带来的,放在保温罐里。

整个摊子,鞋垫的利润是最好的,俞珠囡进了各种各样的鞋垫摆着卖。

有个小伙子买了两双,一共十块钱,俞珠囡很开心,这是她一天最大的一笔收入。“现在天气热,买鞋垫的人少了”。

下午一点多,俞珠囡才吃饭,她从家里带了简单的饭菜,放在保温罐里。

刚刚修了一双高跟鞋,她累得满头大汗。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大好使,每天要滴好几次眼药水。

饭后,儿子过来看她,聊了几句。

年纪大了,一双高跟鞋就能把老人累得满头大汗。

我们要给她拍照。“等等,我把头发梳一下。”俞珠囡说。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她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也一点不乱。

下午,一个中年人路过,停下和俞珠囡说:“老人家你还记得吗,上次我衣服的一个扣子掉了,你给我缝的,没有收我钱。”

“缝个扣子而已,没事的,不用钱。”俞珠囡笑着说。

傍晚,夕阳把河畔的老街拉得很长。俞珠囡收摊,骑着三轮车回家,路过一个垃圾桶,她了停下来。在垃圾桶里捡了两个矿泉水瓶。

因为患有帕金森病,她走路一瘸一拐的,想走快只能小碎步。有时一个不稳当,还会摔倒。

回到家,俞珠囡拿出了那张著名的照片给我看。照片上,人们的笑容朴素纯真。

那是她人生最好的时光。

守摊到夕阳西下,俞婆婆慢慢骑车回家。

不少绍兴人听说了俞珠囡的故事,很是感动。有些朋友听说我要去采访,托我在老人摊上买一些鞋垫,有的直接转了几百块钱。但是多余的钱,俞珠囡没有收,她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赚一点安心钱。

如果你路过这里,哪怕不修鞋,就买双鞋垫吧。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4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