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优势 >> 百年传承,四代人的坚守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李雪林
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对港区公安分局政治处副主任全家乐来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走过历史风雨,见证社会巨变,全家乐的奶奶陆秀珍,是一名饱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年轻时,她在极为艰苦的物质条件下,靠着一双不停劳作的手,不但把6个孩子送进学堂抚育成人,并且不求回报地照顾重病邻居家嗷嗷待哺的婴儿。年退休后,她有了一个更为人熟知的称呼——“布鞋奶奶”。
40多年来,陆奶奶坚持每天用缝纫机缝制鞋子,以爱为针、用心做线,把温暖缝进一双双布鞋里。陆奶奶将缝制的近万双手工布鞋,不仅无偿送给亲朋好友、社区邻居、孤寡老人,还捐献给灾区群众,为抗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百岁之年,陆奶奶一心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常常背党章、写思想报告,现在已经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平时,陆奶奶除了缝制鞋子,还坚持上老年大学,学会用手机上网。在网上看见好的文章和人物事迹,也会分享在家族群里,以此告诉后辈们要不断学习,保持勤奋刻苦。
一双巧手不歇,一片丹心未改。“我奶奶经历过饥荒战乱、天灾人祸,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无论是在什么情形下,她始终对人抱有最大的真诚和善意,对生活也从无怨言。”全家乐说起奶奶,眼中满是温情和尊敬。这样的陆奶奶,不但得到了晚辈们的尊敬和喜爱,还被评为“浙江好人”“感动嘉兴十大人物”“嘉兴市道德模范”等。
身正为范,耳濡目染的子辈,不但继承了陆奶奶的品格,而且将之发扬光大。全家乐的父亲全星月,出版散文集《松骨荷韵》,用一个个浸染时代气息的故事,讲述了漫长岁月里父母对后辈们的教导和爱护。
一个家庭的传承,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传承,更需要精神信念的传承。全星月把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凝练为明文家规,涉及品德规范、言行举止等诸多方面,自己以身作则的同时,也严格要求后辈遵德守礼。
退休后,全星月担任了嘉兴市红船银晖·初心讲师团、平湖市老干部局金辉银领讲师团成员,常常进村进社区和企业,讲家风建设,讲精神传承,并谢绝任何报酬。
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全家乐,心有敬畏、行不逾矩,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勤恳、认真、务实的作风。身处公安系统,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请托帮忙,小到查询个人信息,大到影响案件进展,全家乐一律拒绝,即使得罪人也从不犹豫。
“有人看我这里像铜墙铁壁,就去找我父亲,想让他来找我办事。没想到,我爸会拒绝得更干脆。”全家乐说。正因为始终坚守着那一份从警初心,全家乐在工作中多次受到表彰,大大小小的荣誉,更让他坚定初心,以一腔赤诚热情对待公安事业。
作为家庭的现任掌舵人,全家乐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对儿子全陆遥的教育上,他既秉持着家庭一直以来的教育风格,也根据时代发展适时调整和补充。从小就品学兼优的全陆遥,常常把自己攒下的零花钱捐给有困难的人群。
“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我来掌勺做菜,家人们分享美食,聊聊生活中遇到的趣事。”一张全家福,定格了这个大家庭的欢乐瞬间,华发青丝,四世同堂,欢乐美满。今年9月,全家乐家庭被评为全市警营最美家庭廉洁风尚家庭。
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从岁月中走来的家风家教,在时光的打磨中更显珍贵和闪耀。四代人的传承,或许变了形式、或许改了内容,但始终不变的是那份初心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