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小小缝纫机点燃生活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2/11/25 21:27:49   
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移民妇女在扶贫车间工作。

暖暖夕阳、袅袅青烟,3月26日傍晚时分,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宁静祥和。而此时,在离新民社区不远处的移民扶贫创业市场东北角,石嘴山市衣之优服饰有限公司移民扶贫车间里,还是一派繁忙景象。

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生产车间,在缝纫机旁,魏霞抓起新衣裁片一只手拉、一只手推,熟练地“游走”在手指与针线之间,很快便锁好了边。她喜滋滋地说:“最近越干越熟练,越忙越开心。”

“我是年从固原市隆德县搬迁过来的,以前老公在外打工,我在家带孩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魏霞一边缝制衣服,一边跟记者聊着扶贫车间给她带来的变化,“车间建在家门口,只要你够勤快,就能过上好日子。实习期工资有多元,服装制作按件计酬,既能赚钱还能顾家,扶贫车间解决了我生活的大难题,我觉得很满足。”

和魏霞一样,在车间里工作的十几名女工多数居住在车间附近的新民社区。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户名劳务移民从固原市隆德县整体搬迁至大武口区新民社区。散居在山窝窝里的村民住进敞亮、温暖的楼房,供电供水都有了保障。

进城容易,扎根难。面对吃穿住行都要花钱的城市生活,不少移民担心下山以后靠什么生存呢?

“最难的还是就业。”新民社区党委书记倪萍表示,要通过创业、务工和发展产业,来改善搬迁群众的生活,帮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为此,该社区针对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出“就地就近、居家灵活、劳务输出”三种就业方式,帮助搬迁群众实现了“就业无门”向“选择就业”的转变。去年,社区引进企业创办了这个扶贫车间,解决搬迁移民妇女的就业难题。

伴随着缝纫机此起彼伏的运转声,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女工们在各自的工位上聚精会神地工作。每个人的背后,都肩负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拉链这边的暗缝要拼接整齐,再用缝纫机上线,不然松线还要返工。”说话的是车间负责人陆宝弟,她正在指导李娟娟改进缝纫细节。

“服装制作按件计酬,只要有耐心、有恒心,就能从生手变成熟练工。你瞧,车间里娟娟的制衣速度和质量最高,是大家公认的‘制衣小能手’。”陆宝弟笑着说。

看到“师傅”夸奖自己,李娟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面前的缝纫机飞轮高速运转,不一会儿一件衣服就从她手中诞生。

从家到扶贫车间不到一公里,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对于李娟娟来说是一种幸福。

“我是年搬迁过来的,老公和我都在外打工,一年很少回家。”李娟娟一直很纠结,“出去打工可以挣钱养家,可是去年家里有点事,孩子也要上学了,我决定回来。”

去年年底,听说社区的移民扶贫车间要招人,待遇不错,离家又近,让李娟娟更坚定了回乡发展的信心。最终社区从报名的30多位移民群众里选出第一批10人接受培训并上岗。3月1日,车间第一天试生产,李娟娟正式上岗。

在车间工作近1个月,从零基础变成了熟练工,这份工作让李娟娟很有获得感。“只要愿意学,就能有发展。车间就在家门口,没事加班多学学,苦一点不怕,如今生活越过越有劲,芝麻开花节节高。”说罢,李娟娟脸上洋溢出开心的笑容。

小小缝纫机点燃了移民妇女对新生活的希望,增强了大家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这些年,经过政府引导,大家开始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融入了社会。如今,社区居民收入逐年增加,越来越有干劲了,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倪萍说。(记者李薇马燕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4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