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优势 >> 厂长老婆通过秘书要一台缝纫机,厂长大怒职
“想当年我十八岁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哟嗬嗬……”
这首《老司机》唱的就是我国第一辆汽车出厂的情况。
年7月13日,长春“一汽”建厂3周年前夕,我国打破西方汽车的垄断,自主生产制造的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
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历史性的一刻,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起点的“一汽”,它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而在“一汽”人中,郭力的地位又是举足轻重的。如果没有郭力,造车的过程,未必会那么“顺利”。
郭力右一
年12月,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毛泽东访问苏联。他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看着一辆辆汽车被制造出来,内心大受震撼。
当时,中国汽车工业还是一片空白。像这种壮观的工业场景,见所未见,以至于毛泽东当时就对随行的人员说:
“我们也要有咱们自己的大工厂!”
随后,毛泽东便与斯大林敲定了汽车工业援建项目。
仅仅两个月,汽车工业筹备组就成立了。郭力被任命为组长。
郭力,原名高崇岳,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大高庄子村。
16岁那年,郭力考入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后来从事过很长时间的军工生产工作,是那时候少有的工业技术人员。
再加上郭力会外语,汽车工业筹建的不二人选。
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水平几乎为零,缺少人才、没有流水线生产经验,连制造厂都没有,
也就停留在简单的维修和小配件制造上。
一穷二白又如何?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
于是,郭力带领筹备组的同事,一边找人才,一边选厂址,一边翻译苏联提供的资料,一边与专家沟通修改。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调查,结合苏联的建议,最终将汽车厂址定在长春。
当时的一汽厂区完全就是一片荒野,只有几座损坏非常严重的建筑和日军留下的细菌工厂。
面对这样的条件,郭力眉头皱都不皱,果断采取行动,修复建筑,建设厂区。
为了争取时间,郭力也不在乎啥条件,大家住简易房,他也住;大家睡地铺,他也打地铺;大家吃窝头配咸菜,他也一样吃。
他就这样,寒来暑往、夜以继日地领着大家,攻读上千万字的俄文资料,一起研究、消化,完善车厂基础配备。
终于在年4月,第一汽车制造厂有了雏形。
同时,36岁的郭力,也接到中国重工业部的任命,担任“一汽”的第一任厂长。
车厂有了,还要有人才才行。
郭力跑遍全国,也没找到几位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怎么办?场子都建了,难道还要停下不成?
停下,开什么玩笑,那太不郭力了。
他从全国大学中挑选出多名学生,进行汽车专业技能培训。
他带着学生们,来到在建的“一汽”场地,他激动地说:
“我们就要在这里,建设我国的第一座汽车制造厂!”
哪怕当时一汽的厂子还没建好,但不妨碍郭力对它的期待。
可多人显然不足以支撑汽车制造厂的人才需求,作为技术派,他深知只有让一汽的员工都掌握汽车制造技术,这个汽车厂才能办起来。
于是郭力迅速与长春市政府协调,办起了汽车技术培训班。
这次在国家的支持下,首批学员就有人!
面对着这些汽车厂未来的骨干,郭力说:
“大家都是‘白丁’,要尽快摘去‘白帽子’,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刻苦地从零开始学习。”,
于是,一汽建厂初期的办公室,到了晚上也经常是灯火通明。
有人在里学习汽车理论,有人学习俄文,也有人在翻译资料…
后来,郭力还在厂里开办了夜校、文化补习班,于是在一汽就看到那时少有的现象,众人一边啃窝窝头,一边上夜校做习题。
不少老员工回忆起那段时光,都说,当时的一汽,学习氛围超级浓郁,既是个大工厂,又是个大学校。
而郭力既是厂长又是校长,
在郭力的带领下,从领导到员工,从管理到技术,一汽各方面都在变得更好。
可没想到,就在大家各自忙着建设一汽的时候,年年初大家突然听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一汽厂长由饶斌担任,郭力从厂长被任命为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面对郭力厂长的突然“降职”,大家都不理解。
因为无论是从学历、资历、业务能力等等,郭力当厂长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可偏偏要新调来一个厂长,难道是领导不看好郭力么?
不是!
“降职”是郭力自愿的。
新厂长,也是他自己去找的!
郭力属于技术派,他想专心搞汽车工程这一块,担任厂长,他就要分心管理厂内事物。
再加上他对东北的情况不是那么熟悉,就想着找一位能力强的厂长配合,这样一汽才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为了把这个厂长“让出去”,郭力多次走访,跑了国内不少地方。
终于在年初,盼来了新厂长饶斌,他顺势“降职”为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这回作为一汽的总工程师,郭力终于可以将全部的心思用在造汽车上。
只是当时顶尖人才还是太少了!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汽车工业人才,第二年郭力便带着多名实习生去苏联学习。
期间,他非常有前瞻性地安排了一部分人,去生产小轿车的高尔基汽车厂学习。
这个决定为后来一汽制造轿车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后来学习归国的郭力就重点开始抓一汽的生产。
只是造汽车工程很庞大,还要与土木建设同时进行,保证工厂设计与设备制造等内容紧密结合,任务量可想而知。
但是不管是工艺设备的安装,还是自制零件的生产验收,作为指挥员的郭力,都能有条不紊地组织工作。
有时候为了按照生产进度的要求,不得不采取复杂的多边生产和迂回工艺,可只要有郭力在,整个项目的进展就不会乱。
为了尽快造成属于我国自己的汽车,患有哮喘的郭力,大冬天再难受都会带着口罩在厂里忙碌。
“成了,成了!”
当工人们拿着解放牌第一个零件来报喜的时候,郭力比谁都激动,完全没有领导架子,同大家一起又唱又跳。
终于成功了!
这是他们熬了不知道多少个夜晚,流了多少汗水才制造出来的我国自己的汽车零件!
它不仅代表着全体一汽人的努力,更代表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开始。
终于在年7月,郭力带着一汽的员工生造出了第一辆国产载重汽车-解放牌汽车!
原本随着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出现后,第一批红旗牌高级轿车也设计成功,一汽正当劲头最猛的时候。
只是没想到那个特殊时代来了。
年年末,饶斌调任离开一汽,郭力再一次担任起一汽厂长。
当时一汽的生产受到影响,形式极其严峻,一汽一度面临停产危机。
但好在一汽还有郭力。
郭力对厂内原有的苏联工艺全部翻新,重新进行编制,要求全厂严格执行制定的工艺流程。
并且进行大力度的企业整顿,将处于停产边缘的“一汽”拉了回来。
也正是郭力这一次的改进,让一汽整体从制度到员工都有了质的提升,为后来的辉煌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础。
在郭力第二次作为厂长领导一汽的5年时间里,一汽发展迅速。
轿车、卡车、越野车...一汽汽车开展多类型生产,年更是年产4万辆汽车,突破了制定的年产3万辆的目标。
那段时间,很多人称之为一汽的黄金期。
原本,以郭力所做的贡献,他的名字本该响彻全国。
早在第一辆国产车制造成功时,就有新华社记者找到郭力的秘书,想给郭力做个专访。
秘书本来觉得这是好事,郭力一定会答应,可没想到郭力却拒绝了。
他说能造出汽车,是大家的功劳,不能将成绩算在个人头上。郭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不追名逐利,不滥用职权。
一汽每年都会招收一些员工,郭力的亲戚听说他当了厂长,先后找上门要求帮忙安排工作,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郭力说:“我要是开了这个口子,今后我怎么去管别人!”
后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汽有一定的汽车对外分配权,作为厂长,郭力却从不私自使用这个权利,哪怕是家乡亲戚想买汽车,他也不会私自批准。
唯一一次“利用”职权,是批准刘胡兰烈士的家乡购买一辆汽车。
当时革命烈士刘胡兰的母亲文秀来信,表示为了家乡经济建设想购买一辆汽车。
在亲属眼中不近人情的郭力,却立刻热情支持!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革命烈士的热血付出,烈士家乡需要搞建设,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让群众早点感受到新中国建设的春风和实惠,如此利国利民的事情,郭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有一次,一位从一汽调任缝纫机厂当厂长的老人找到郭力的秘书,说缝纫机厂进口了英国缝纫机样机,要不要给厂长一台。
秘书知道郭力肯定不会要,就去找了郭力的老婆张蕙兰。
张蕙兰说可以要一台,也给了钱。
但是郭力还是将秘书叫到办公室,很严厉的说了此事。
他说,即便是给钱了,这也算是走后门!
那是秘书第一次见郭力发脾气。
要知道以郭力的贡献,优先购买一台缝纫机样机完全可以,但郭力就是这么轴的一个人。
干事是干事,家庭是家庭。
两者绝不混为一谈。
以至于郭力的儿子郭忱在回忆起父亲时,总是骄傲中带有些许遗憾。
骄傲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在郭力的带动下前进了一大步。
遗憾的是,郭力大部分时间都在厂里很少会回家陪亲人。
哪怕以他的身份和贡献,有资格享受更好的待遇,给家人提供一些相应的福利,但他都拒绝了。
年,郭力调任北京担任出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主管全国的汽车工业。
他的家里人跟着他搬到北京,也没有住进什么豪宅。
一家人挤在一个废弃的幼儿园里,房间都是在大厅用隔板隔出来的,极其简陋。
其实,郭力本不用生活的这么苦的。
可他从来不愿意利用自己的职务,也不愿意麻烦别人,一辈子都是清廉着过来的。
职务是用来方便工作的,不是用来谋私利的!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就如同他在汽车业上的坚守是一模一样的。
长年累月的超重负荷,郭力身体最终吃不消了,他患上了肝炎。
住院期间,领导去探望他,多次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帮忙解决。
他总说“谢谢”二字,却从不提什么个人要求。
但实际上,他家也有难念的经。他的夫人没有工作,4个子女除了大女儿已成家外,剩下3人,1人下乡插队,1人当兵,1人在二汽工作,生活都挺苦。
可他就是不愿给组织上添麻烦。
领导想安排郭力去香山治疗,配更好的医务人员和厨师。
郭力没同意,他觉得自己没那么大贡献,更不用兴师动众。
年2月20日,郭力走完最后一程,享年60岁。
从汽车工业筹备组主任到因肝炎离世,郭力一生都在为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竭力付出。
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遗产,却给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的一汽,经过70多年的发展,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中国也早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的汽车工业强大了!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者--郭力。
感谢郭力。
感谢那些为伟大祖国富强复兴,做出不懈努力的人们。
感谢每一位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就的人们。
感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