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即将消失的40个老物件用过8件就说明你

发布时间:2023/3/2 16:48:11   

最近刷微博的时候

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

以前我们家里就有,

压出来的水凉爽甘甜。

小时候渴了都争着喝呢…...

昏黄的灯光下

母亲坐在缝纫机前

穿针引线,脚踏踩板

熟练地缝着衣服

那是最温暖的回忆

老一辈人抽旱烟

装烟叶用的盒子

那个年代

一台黑白电视机是最昂贵的奢侈品

即便是满屏幕的雪花

也依然很开心

一个搪瓷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

装两节电池,就可以用很久

早上,用它照着路去上学

晚上,拿着它去树林里捉知了猴

还用它偷偷在被窝里看小说

现在大家都改用手机了

也许你跟大家一样

早已习惯用手机听歌

但是小编相信

在你家的某个角落

一定躺着几盘舍不得扔掉的磁带

洗脸、淘米洗菜都可以用它哦

两朵大牡丹,两只蝴蝶

那个大大的囍字最醒目!

时尚时尚最时尚

旧式木质洗脸架

上面搭毛巾,下面可以放好几个盆子

一家人围在一起洗脸、说话

很温馨的回忆呢

那个时候的搓衣板真的是用来洗衣服的

现在动不动就说跪搓衣板

但是很多家庭已经没有这个东西了

曾经时尚时尚最时尚的饭盒

小时候总是很羡慕别人用它吃饭

总感觉用它盛饭会更香!

挑水用的扁担

现在几乎家家都有自来水

扁担不太能见到~

蜂窝煤、煤炉、小火钳……

还记得小时候把刚做好的煤炭弄个稀巴烂

然后被妈妈打~

(现在都不让烧煤了呀)

你小时候有没有

拿着爷爷的算盘就是不肯撒手

哭着吵着要买一个这玩意

有一个这玩意在那时绝对是相当有范

90年代,农村人家盖新房

在家里放这样一个摆钟很流行

像大户人家一样

现在人人有手机,也不需要钟表了

常用来碾谷物

现在在影视剧里很常见

在我的老家依然还有这个。

过年的时候大家会碾一些黄米和江米

整一锅甜甜的年糕~

这种灶台大部分是烧柴的

最左边的是风箱

专门用来催火

小时候最喜欢拉风箱啦

姥姥家有一个

还有很多我小时候的照片

里面都是满满的回忆!

男孩剪头发最常用的就是这个

不过理发的感觉很痛苦,

会夹住头发~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以前农村红白喜事离不开它

现在多用那种不锈钢的盘子。

很多老人都喜欢用来放置杂物

做针线活必不可少此物

有时候用个烟盒什么的也都能装

农村人家里来客,必做八仙桌

城里人家极少用八仙桌

因为八仙桌比较大占地方

主要用来蒸馒头,蒸饺子,蒸菜

现在都用的不锈钢的了

粮油店打油的计量工具

还有右边的油漏斗

90年代后,油吊子就被付油器替代了!

这是农村用来锁门的锁

现在还是挺常见的~

这个应该比较常见

收秋的时候经常用它

是一种扬米去糠的器具

纳鞋底专用的“锥子”

小时候漂亮的绣花鞋

都是妈妈拿它一针针纳出来的

以前的人朴素而有智慧

依着鞋样子就可以自己制作棉鞋

皮匠刀,皮匠用来割皮子的刀

别看奇形怪状,锋利一流!

纯实木的很结实

咱奶奶的嫁妆

一直觉得里面装着宝贝

总能在妈妈的指头上看到顶针

小时候总以为是漂亮的“扳指”

还会学着“还珠格格”的皇上

戴在大拇指上,当做家里的“传家宝”

长大后才明白

这个其实是在缝针顶过衣料的时候

用来保护手指的

以前没有台灯的时候经常用这个

而且有些家庭为了省钱

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

灯在哪,家人就围坐在哪

虽然现在很多家庭都用空调了

电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

但是不得不说

以前的老风扇在造型上真的更胜一筹啊

尤其是当时中国最为著名的华生牌风扇

在那个略显拘谨的年代

几乎每个男人的梦想

就是拥有一块漂亮而精准的手表

这种渴望大概就等同于现在对轿车的追求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

年轻人结婚很时兴“三转一响”

所谓“三转”指的是车轮会转的自行车

飞轮会转的缝纫机

以及指针会转的手表

而一响则是指会发声的收音机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听收音机时的反应吗?

是不是吓了一跳

小箱子里又没有人,怎么会发出声音呢?

当年买一辆这样的车得几个月工资

买到后特别珍惜,擦拭的干干净净

这样的二八自行车已经退役

离我们惭行惭远

现在很难再见到这样的老自行车了

看见它就会想起那段记忆

这个也是非常有年代感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

选择可以加热的饮水机

热水壶似乎有些过时了

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结婚送对花花绿绿的热水瓶

依然还是拿的出手的

这个可以算是当时好用又便宜的护手霜啦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偷用过

一点都你不像现在的化妆品

这么贵

走在路上,

你也有被“嘭”的一声吓到的经历吧!

这个黑黑的容器有大大的能量,

带来味蕾上的满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4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