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资源 >> 椒江最强大脑,上央视
缝制设备用上产业大脑
上下游协同效率快速提升
椒江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缝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聚集了大量中小企业。年,缝制设备产业大脑入选浙江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名单。截至年10月底,缝制设备产业大脑已经链接了家企业、台设备。
据统计,产业大脑帮助企业降低约50%的物联接入总体成本,综合提升20%左右的制造效率。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总工程师郑仁娇:“缝制设备产业大脑,对企业来讲,是百度+淘宝+知识库这么一个模式,譬如说企业入链到我们缝制设备产业大脑中来的时候,它可以通过入链,精准找到自己想要的供应商、匹配相应的客户,这就是来源于缝制设备产业,工业机理算法模型给它推荐的。”
台州市一家企业加入产业大脑后,不仅找客户容易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一大截。浙江省台州市精亮科技有限公司信息部负责人陈聪:“自从上了产业大脑之后,我们通过他们平台,实现了我们车间数字化,我们可以直接从后台随时监控到每个岗位、每一台设备的生产状况。总的来说我们公司上了这套平台之后,生产效率、服务的反馈率、设备利用率也明显提升了。”磨床工孟琳经历了公司从纸笔统计工作量到现在员工自己扫码上传工作量的全过程,现在,她每天都能在手机上看到自己的工作量和对应的工资,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
另一家生产缝纫机的企业给缝纫机装上了芯片,可以实时报告车间里的生产进度,反馈给下游服装厂,从而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工厂厂长王朋:“服装生产进入小单快反时代,服装厂对数字化设备需求非常迫切,我们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打造出成套智联解决方案,通过软硬件相结合,让服装厂全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达到拥有最快七天的交货能力。”
近年来,“小单快反”正成为制造业的一种新趋势。先小批量生产多种款式的产品进行市场测试,哪一款卖得好,再返单。当地一家服装厂进入11月之后,小单快反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小订单会被指派给几个工人进行整件制作,也就是说一个员工要完成所有的制作工序,如此一来,生产效率与员工手头上的功夫就直接挂钩。
有了新装备后,员工的工作进度实时被缝纫机里的芯片采集并上传到数据中台,如果员工缝制一件衣服的实际工时高于平均标准工时,就会被系统标注出来。企业负责人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明确知道每一个工人的生产状况,从而及时进行工作调整。
台州市椒江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台州市数智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燕:“缝制设备制造企业在他们产品上安装了芯片、电机,这样下游的加工制造企业也就有了数据集成和共享的基础,原来我们上下游的企业,信息之间数据是有壁垒的,产业大脑就是通过集成、汇总和贯通这些数据,将行业的上下游贯通起来了。我们同时还给他们开放了行业的数据共享,贯通了技术合作的渠道,提供了大脑上的各项生态服务,促进了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更加紧密协同。”
去年以来,椒江区利用缝纫产业集群的优势,还打造了“共富工坊”,统一接单、统一组织、统一派工,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工作延伸到农村,村民们网上接单。完成数量、工价和合格情况也一目了然。
台州市椒江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台州市数智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燕:“目前我们产业大脑已经实现了区域行业的全覆盖,物联企业总共是家,整机企业是37家,零部件企业是66家,下游的加工制造企业是家。”
来源:央视财经
小编:洪雨婷
编辑:王涵雪
监制:蔡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我台州?爱我椒江
往期推荐
林强一线督战“丰满葭沚”:坚定信心比拼干,全力打造高能级城市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台州中心组第一代表小组来椒开展专题调研红黑榜公布,这5家食堂上榜事业编,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