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见过这些老物件吗重庆大渡口区博物馆邀你来

发布时间:2023/6/28 22:36:47   

小到海鸥相机,大到“三转一响”的缝纫机、自行车……这些见证时光的老物件,都曾是各家各户封尘几十年的“宝贝”。如今,它们重回大众视野,承载着光阴的印记,从不同侧面展示重庆70年来的发展变迁。

国庆期间,一场70年市民生活变迁展在大渡口区博物馆开展。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底。不妨趁假期闲暇,跟随这些老物件,来一场时光穿梭之旅。

这些老物件你还记得吗?

据了解,本次展览涉及时事、生产、城建、商业、教育、文化及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影像资料、照片及各类老物件,并分为“城市建设与区划变迁”“市民生活与社会变迁”“城市格局与市貌变迁”三个单元。

通过精选70幅影像资料、70件老物件为核心内容,描述市民生活变迁,展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成就。一幕幕生动的时代场景被融合而成,唤醒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今年79岁的洪德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40后,当年的“记忆”在洪婆婆这里,是各式各样的搪瓷制品。从搪瓷茶杯、搪瓷盅到搪瓷盆,洪婆婆说,这些东西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像梅花搪瓷盆、山城牌搪瓷盘在那时还很走俏,可以当成得体的结婚贺礼送给亲朋好友。

“原来搪瓷制品上印的花样虽然不多,但红双喜、喜鹊、牡丹花和‘为人民服务’的图样却流行了好多年,经久不衰哦。”洪婆婆一边说,一边凑在玻璃展柜前细细地看,找寻着自己家中的“同款”。

“手表、自行车这些‘三转一响’,是当年人人都想要的‘大件’。”洪婆婆说话的口气充满着感慨,“如今生活好了,社会更发达了。谁能想到50年后,买个普通款的手表就像买菜一样简单呢。”

▲BP机、老式手机是社会飞速发展的缩影

居室场景还原年代感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展览一角用16平方米的空间,布置了一个名为“我爱我家”的居室场景。蓝色碎花布上放着黑白电视机,颇有年代感的奖状悬挂在水泥墙上,再现了20世纪70、80年代重庆市民的居家环境。单开门电冰箱、双缸洗衣机、收音机、红岩牌缝纫机……那些年的“大家电”,也让不少观展者津津乐道。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年出生的市民周家林,绘声绘色地为记者还原着童年时代听收音机的快乐时光。“我11、12岁的时候,双职工的父母花了整整1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凯歌牌收音机。”周家林激动地回忆,当年黑白电视机并不普及,自家的收音机就成了小伙伴们做完作业的一大消遣——大伙会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地听杨家将的故事。

老物件带来的这种共鸣是充满愉悦和怀念的,反映在70后那里,是90年代上班后咬牙花一两千元买的摩托罗拉BP机;反映在80后那里,是上学时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一盘的磁带,从港台到英文,从张学友到谭咏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老物件,展览中还有不少记录着70年峥嵘岁月的老票证和老照片。大渡口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丰富和生动的传播展览内涵,博物馆在国庆期间还会邀请相关展品捐借者,在现场讲述他们捐借展品背后的故事。通过亲述,带领更多参展者见证社会变迁,探索展览更深刻的文化意义。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1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