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介绍 >> 魅力北港,有这样一群人hellip
漫步在北港文创村,这里有古老的石头厝、美丽的庭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风中旅行文创工坊就是其中之一。北港村党支部书记陈松柏告诉记者,风中旅行团队自年落地北港后,给游客带去很多不一样的体验,打造在地文化创意产品,让北港更具“潭性”。
捡拾理念让工坊更具地域特色平潭之美,美在自然,更美在文化。
“文创是北港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新名片,对北港有非常大的价值,在这方面,风中旅行团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陈松柏说,文创不仅为游客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而且让不同区域的文化得以相融。
年,风中旅行民宿开业;年,文创工坊启动,是一个融合文创工坊、咖啡、轻食和舞台表演于一体的休闲空间,每一处设计都融合了台湾与平潭元素,成为游客青睐的打卡之地。
走进“风中旅行”文创工坊,这里的桌子由缝纫机改造,椅子由木板钢筋石头制成,灯罩的原材料是废弃酒瓶。“我们的设计没有风格,但有一个理念——捡拾理念,这里大部分材料都从海边捡来,如贝壳、木头、石头等,我们珍惜每一个缘分,所以做的每个手作,都将故事和情感融进去。”杨秉皓说。
10岁的陈衍诚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还是个孩子,但工坊的建设自己也参与了很多。他说:“我们跟大人一起去寻找物料,比如漂流木,可以拿回来做成不同造型的手作,还有陶罐碎片,重新拼接组合后,就成了装饰品,这不仅很环保,而且能凸显平潭特色。”
融入北港让手作诠释平潭故事北港是一个古老的渔村,背靠君山,面朝大海,除了原生态的山、石、田、海,还有很多宝贝,也蕴含着很多寓意。而风中旅行文创工坊也将这些“宝贝”一一收藏。如工坊里的水缸,有用来装饰的,有养绿植的,这些作品被称为“大地之母”,是用北港村家家户户都有的水缸做的,有“饮水思源,牢记妈妈的爱”的意思;门口还有一个鹅卵石做的风车,叫“时来运转”。
“工坊建设的时候,虽然没有图纸,却很有故事,比如这个‘时来运转’,我们将平潭本土美食‘时来运转’延续到创作上,用旋转的石头来诠释‘时来运转’,我们也称它为转运墙。”杨秉皓介绍。
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团队每周末都会举办文创飨宴,希望借助文创重新定义平潭冬天的风。”杨秉皓说,6年多的时间里,团队坚持在北港为游客提供一个体验感强、文化元素多、文创氛围浓的艺术空间。
市民林琴就常常带女儿参加风中旅行举办的风市集,她说:“这里不仅有文创达人、义工,还有很多学生来体验生活,大家互相交流,展示自己,我觉得这样的融合方式非常好。”
据陈松柏介绍,除了风市集,每逢周末团队还会做飨宴,跟游客、跟村民互动。“周末的文创飨宴我们会邀请本地人来交流,像我们隔壁老奶奶,她很会编织渔网、竹篓,她就用竹篓在文创飨宴活动上交朋友,现在我们都学会了。”杨秉皓说。
梦想空间让两岸同胞成为家人加大融合力度,增加有效供给,是风中旅行一直在践行的。近日,在北港村党群服务中心,风中旅行团队成员们正在协助开展核酸检测,而这也是他们“投桃报李”的一种方式。“我们常说,要做一份事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选择一个地方生活同样需要这些,但最重要的是‘人和’,北港村的干部、商户和村民都非常友好,我们很喜欢这里。”杨秉皓说。
目前,团队的成员除了台胞,还有来自香港、海南、平潭等多个地方的同胞。来自海南的林建霞也是风中旅行团队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在风中旅行,队员们以一个大家庭的身份在一起。“我们会经常走出去,去关心村里的孩子、老人,会去净滩,给商家送垃圾桶,自己种菜,当菜园收获很多的时候,我们也跟村民分享,周围的阿嫲也跟我们分享她们的快乐。”林建霞说。
陈衍诚已经在北港生活两年多了,过年都在村里过,他说自己很喜欢这里的生活,团队里有很多孩子,来自五湖四海,像家人一样一起生活。如今,越来越多村民将孩子放在风中旅行学习生活。
“我们会写歌,唱给来工坊的游客听,只有懂了才能引起共鸣,不是有句话说‘脚步离家越来越远,心却离家越来越近’,我们原先是这块土地的外地人,如今已是新平潭人。”杨秉皓说。
END更多精彩资讯点击进入“平潭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