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介绍 >> 浅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
引言
制定区域发展战略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选择,权衡各种类型的利弊,对决策选择大有好处。
A.“开放型”和“封闭型”
以行政隶属为主的区域经济容易产生条块分割,不但区内的各个部门之间产生排斥倾向,就是区内的各个范围也各自独往独来,形成封闭式的经济结构。封闭式的经济结构的要害是保护落后,排除外来竞争,窒息技术进步。
只有以经济联系为主的区域经济才能冲破区域和部门的界限,实现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经济联合首先是生产力系统的结合,而后还是人际关系的结合,因此在本质上属于开放型。我们当然要强调横向经济联合,但是也不要忘记纵向经济联合。
一个地区的上下经济关系就产生纵向经济联合。纵向经济联合是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不是行政命令手段,因此也是开放型经济我们过去纵向联系的弊病来自行政隶属,而不是来自经济联系。纵向经济联系是客观存在,如果我们在强调横向经济联系的时候忘记了纵向经济联系,就会重新形成上下行政隶属关系,造成横向和纵向的不对称结构。经济联系的理想状态是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结合,实现彻底的“开放型”,摈弃“封闭型”。
B.“市场型”和“产品型”
区域性的封闭结构实际上是产品经济,在生产不发达的状态下,最终又导致自然经济。一个与世隔绝的边远地区可能本地产品价格低廉,鸡蛋可能二三角钱一斤,鲤鱼可能四五角钱一斤。火车一响,价格就涨,外来的冲击发展了区际的商品交换,于是价格就与全国发生均等化的趋势。
在小生产的观念看来,这是一件坏事;可是用现代化的商品观看问题,这无疑是一种好事。因为在外地运走鸡蛋、鱼等产品的同时,也运来了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洗衣机。如果执行地方有保护主义,有些地方恐怕再过一个世纪也不会有电视机、录音机,可是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东西在一夜间就应有尽有了。产品型经济的自然倾向是抱残守缺,市场型经济的发展趋势则是产品的多样化。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没有商品交换,就没有技术进步,没有竞争,没有需求结构的变化,没有经济的综合发展。
C.“功能型”和“指标型”
区域发展战略不能不规定必要的指标,如产值指标、产量指标、就业指标。没有经济指标,就不能完成战略任务。但指标仅仅是手段,决不是战略本身。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倾向。
一谈经济增长,就是发展速度,就是百分比,就是翻番,结果忽视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忽视了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活质量。一个地区如果把自己的战略任务定为“多产粮食”、“多产钢铁”、“多盖旅店”、“多拍片子”,这种指标型的发展战略就很危险。
多产容易忽视质量,甚至粗制滥造;多产容易造成过剩,发挥不了经济效能。任务和目标的本质,是完成某种功能,而不单纯是指标。多产粮食是为了生活需要,多产钢铁是为了生产需要,多盖旅店是为了提供方便,多拍片子是为了提供娱乐。如果我们从指标型转化为功能型,就会减少失误提高经济运转的效率。
D.“技术型”和“资源型”
任何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都不能不顾及自己的资源条件,大庆的石油、山西的煤炭、北京的古迹、桂林的山水,都自体现着自己的优越,资源需要开发,开发需要技术,因此,区域发展战略又要立足于技术。
我国边疆不发达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大量资源尚无法开发利用。我们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不甚丰富,但技术条件优越,仍不失为发达地区。因此,一个地区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时,一定要致力于发展技术。从资源型向技术型的转换,一是需要智力投资,培养人才,二是需要大力引进,开展技术协作。
E,“未来型”和“现状型”
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必须立足现实,符合实际。但战略的本质是预测,因此又一定要着眼于未来。对于我们来说,新技术革命中兴起的新兴产业、信息化、智力开发、充分发达的市场等,都属于未来学的范畴。
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如果不反映时代气息,一说发展速度就是工农业总产值,一说产业结构就是农轻重,一说投资就是工农业,一说农业就是多打粮食,一说技术就是硬件,那我们就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永远赶不上世界进步的潮流。前我们许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仍然跳不出传统观念的圈子,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经济发展战略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高瞻远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面临着各种类型的选择,最后综合反映在目标模式中。它的最佳状态是开放型市场型·功能型·技术型·未来型;最次状态是封闭型·产品型·指标型·资源型·现状型。
其间还会演变成各种类型,形成较优型、中间型、较次型。区域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设计出适合于自身特点的类型,并力图实现目标模式的最优状态。经济发展战略是由军事战略延伸而来的术语,目前已在世界各国通用。
一国的经济发展,有总体目标和局部目标,因此又形成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战略。战略有大有小,“总战略”下面有“子战略”,“子战略”下面有“孙子战略”。换个说法,“总战略”又可称为“宏观战略”,“子战略”可称为“中观战略”,“孙子战略”可称为“微观战略”。
中观经济发展战略就是部门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部门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农业发展战略、工业发展战略和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各大经济区、省级经济区、企业群体、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战略。中观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中观经济发展战略是宏观经济战略的具体化。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只能通过具体部门和地区才能贯彻实施,没有具体战略,全国战略就是抽象的战略。2.部门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使每个部门从现有条件出发进入更深的发展层次,促进部门内部结构的合理化。
农业发展战略实现着从小粮食、小农业向大粮食、大农业的转化;工业发展战略实现着轻工业和重工业结构的合理化;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实现着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化服务业的转化。3.部门经济发展战略还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传统的部门结构只有农轻重,产业结构主要指农轻重的结构,计算产值也只是工农业总产值。全面规划部门经济发展战略,客观上可以推进第三产业等新兴部门的建设,为实现新技术革命奠定基础。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有利于合理确定与调整生产布局与生产结构。生产布局与生产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产布局与生产结构合理,就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反之就会影响其发展。在一定时期与一定条件下即使生产布局与生产结构合理,但由于区域内部或外部经济条件与环境的变化,生产布局与生产结构也必须进行适当调整。
5.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合理调整与正确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在组织区域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经济政策,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不等于照章办事。因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形形色色的新问题,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却往往出现无章可循或有章难以机械地照办等情况。
这就要求各区域在执行中因地制宜地对某些政策作适当调整与变通,而要制定地方性的政策,其重要根据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6.中观经济发展战略为各个企业确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直接根据。无论是部门发展战略,还是区域战略,都是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派生出来的。作为一个企业,宏观目标比较遥远,很难综合考虑,比较简便可行的办法是直接盯住部门和区域的经济目标,从中体现出宏观目标的要求。
结语
这种做法,既直接又牢靠,便于宏观间接控制。由此看来,经济发展战略构成一个系列,国家上层有宏观战路,部门和地区中层有中观战略,企业下层有微观战略。中观战略是沟通宏观战略和微观战略的枢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