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
菜市场有条过道,不知道是哪一天,过道两头安了简易卷帘门,中间围出六七平方米,安了一台缝纫机、一台锁边机,案板上有熨斗,“黄大姐修补店”牌子在卷帘门的上方。
中等个头,椭圆形脸,头发用一根缠了黑毛线的橡皮筋扎脑袋后面,身上围着围裙,做事麻利,说话轻言细语,这就是缝纫工黄大姐。
以前我穿高跟鞋,随着年龄渐长,高跟鞋退出历史舞台,穿平跟鞋裤子就显长了,裤脚边不仅把地面扫干净了,不小心还要被裤脚绊着摔一跤。去买菜时,我把裤子带至黄大姐处,请她改裤脚边。黄大姐很认真,量尺寸看腰身,一看一个准。
黄大姐的缝纫机从早响到晚,她不是在案板前抄起大剪刀,就是在凳子上面低头拆裤脚边衣服边。以前,送去衣服裤子买了菜,回头就可以带回家。现在要排队等候,第二天或者下午晚些时候才能取件。手动缝纫机换成电动缝纫机,打缝纫机速度快了,但缝纫机旁边纸箱子里面等待改头换面的衣物,总是堆得满满的。
一天中午,我拿衣服去黄大姐处改。一个眉眼酷似黄大姐的半大男孩,提着毛巾包着的铝饭盒来送饭,我才知道,黄大姐的老公病逝几年了,她的过道店,要养老公的母亲和供儿子读书。我想,真难为她了。
改裤脚边收费5元,改裤腰收费10元,黄大姐几年都没有涨过价。听说过道租金每月都涨,我问黄大姐,你怎么没涨费用。她看了看我,手没有停缝纫机没有停,说:“都是老主顾,人家照顾你生意,你咋好意思涨价嘛。”
小伙子改裤脚边把钱包落在案板上,黄大姐把钱包交到市场管理处;小姑娘把手机丢在衣服边,走了圈回来,心急火燎问黄大姐看见没有,黄大姐从案板下纸箱子里摸出手机递上;有人改衣服把发票放衣服里面,事后想起慌忙地跑来问,黄大姐说,莫着急,发票在包里。
黄大姐的过道店生意兴旺,原因是技术好,更主要是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