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发展 >> 家门口上班真幸福洛宁县赵村镇东寨村驻
四月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借着吸引乡贤返乡创业的春风,我们村搭上了春天的快车,驶入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郑州一家服装加工厂终于落户在这里。做为驻村书记,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仿佛看到了乡亲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20号是服装厂正式开工运营的日子,一大早就听到竹园里喜鹊喳喳的叫,喜鹊门前叫,好事要来到!当然是好事,今天起我们村的姑娘媳妇又多了一个新的就业平台,而且就开在家门口,以后再也不用挤火车扛背包、亲人离散的外出务工,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我们村的孙乡贤也是爱家乡有情怀的有识之士,人家长年在省会郑州开服装公司,经我们前期接洽联系沟通,后又专门返乡实地进行了考察,最后拍板决定回乡创业,开一家服装加工厂,定点加工校服和企业工装。他要用在外所学的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与家乡人共同建设美丽乡村。这样的创业达人,这样有社会担当的好老乡,我们村当然举双手欢迎,为其提供绿色通道,快速办理了各项手续,提供了创业场地,发布了务工信息,厂子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红红火火的开起来了!
厂址选在了我们大队院内的一排平房内,整个车间宽敞明亮、光线通透。伴随着机器的“哒哒”声,明媚的阳光穿过窗台投洒在一台台崭新的缝纫机上,飞速旋转的飞轮像我们带领群众奔向幸福的车轮。光影中,七八名妇女正在各自的机台上忙碌地加工着校服,她们都是去马营分厂经过技能培训后正式上的岗,每个人对操作流程都十分的熟悉。深蓝的面料、白色的条条在她们手中反转交织,上下翻飞,这阵式个个看着可不像是新手。这批校服是首批接单加工的产品,她们全心投入为了是确保质量,因为这承载着她们的希望,她们的梦想,是她们迈向新生活的开始……
“家门口上班真幸福,按件计酬,月工资能拿元以上,还能照顾孩子!”快人快语的会芹说。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以前是围着孩子锅台转的留守妇女,才三十出头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上班后的她像变了个人,引进的服装厂为她打开了一扇窗,每天精神饱满的上班赶进度,有事可做不仅带来了稳定收入,还有满满的成就感。她感觉这种把厂子建在家门口,送岗上门的方式非常适合像她这样需要照顾家的人,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再来上班,下午早点收工不耽误接孩子,顾家又能挣钱。村中像会芹这样的留守妇女还有很多,既能够照顾家庭,又能够挣钱补贴家用,缓解了疫情下群众外出务工难就业难,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引进的服装加工厂让群众尝到了就业增收的甜头,告别了以前有吃有喝无所事事的状态,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底气。我看在眼里,喜在眉梢,这朝气蓬勃的农村新气象不正是我们所期盼了吗?
不远处的制衣厂里又传来了欢声笑语,这热热闹闹的场景,这笑声与缝纫机欢快的“哒哒”声,共同奏响了春日里乡村最美妙的乐章。
(作者:安女士洛宁县赵村镇东寨村驻村第一书记)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