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发展 >> 缝纫机乐队的致命伤,真的仅仅在于大鹏
《缝纫机乐队》自9月29日上映以来一直是国民讨论的话题。大鹏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富有争议的,这部作品的评价也呈现着极端的两极分化。那么它究竟是好片还是烂片?
大鹏总是把镜头聚焦到心怀梦想的小人物身上。他们如蝼蚁一般在城市中残喘生活、看似在生活的艰难中逐渐磨灭了斗志和理想,但在洗掉一半的纹身背后仍然燃烧着梦想的火焰,只等着一个机会爆发。
笑点泪点俱全,摇滚元素诚意十足
《缝纫机乐队》为观众造了一个摇滚梦,不管是大鹏的有意安排与否,那个不符合现实的摇滚演唱会盛况,那些撕掉麻木的外衣调转车头奔向内心的召唤的人物们,甚至那个看起来超脱现实的巨大吉他雕塑,都仿佛在默默预示着这只是俗世中生存的人们共同营造的一场荒诞的大梦。
青年人看到的是剧情走向严重与现实脱节,为了集体煽情而违背常理,抨击该作品“贩卖情怀”,但在上了年纪的人眼中,这场荒诞不羁的大梦反而唤醒他们心中的那个“摇滚梦”——这可以是中二的明星梦、作家梦、科学家梦,重要的是它们都只是少年时代昙花一现的痴想,深藏在循规蹈矩的成年人的生活里。
也难怪在电影院中许多人看到缝纫机乐队演唱会上如此多追梦者实现了理想而流下热泪,这是对未来摩拳擦掌、不曾被现实击垮的青年人不能感受到的。这样一部让人大笑、又让人鼻头泛酸的喜剧,尽管完成度有欠缺、剧情安排也漏洞百出,但在立意和表现形式上还是体现了大鹏的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体现对于摇滚的敬意和诚意,大鹏在《缝纫机乐队》中还是给乐迷埋下了不少彩蛋的,而电影的原创插曲《都选C》也为电影加分不少。
兜兜转转,却仍未能走出一个“俗”字
然而,大鹏仍未改进《煎饼侠》中就已经暴露无遗的不足。忽视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过度强调女性角色的性魅力并以获得美女的青睐作为主角的成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绝不是一部优秀、成熟的电影中应该出现的问题。《煎饼侠》里浓妆艳抹的袁姗姗和《缝纫机乐队》里莫名爱上男主角的古力娜扎对于剧情的走向并没有太大用处,反而让电影由里到外渗透出大男子主义下女性的媚俗。
台词的露骨和低俗也是继承了《馅饼侠》的一大特色,不得不说,《缝纫机乐队》还是有不少笑点的,但让角色可以抖荤段子来达到搞笑效果的方式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不适,也拉低了电影的喜剧水准。情节上的老套不必多说,从大体上看,《缝纫机乐队》还是和《煎饼侠》一样遵循着小人物克服困难追求梦想的老式喜剧套路,只是前者是玩摇滚,后者是做电影。
结语:
《缝纫机乐队》的票房之疲软、评分之低确实还是有些出人意料了,毕竟这是一部诚意十足的作品,让许多人从心底深处产生共鸣,在电影院中泪流满面。也许摇滚从来都是小众的,难以吸引大多数观众的视线,是题材上的限制,又也许是真正的摇滚乐迷是高傲的,不肯支持喜剧元素过于低俗的大鹏式电影。但究其原因,还是这部作品本身的不足盖过了它的闪光之处,大鹏的电影其实也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