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丢分的同学告诉我:“老师,我明明答对要点,可还是被扣了分,有些憋屈,不知怎样才能全对呢?
针对同学们平时的阅读训练,隆重推出一道特色菜一一如何理解句子的作用!
例:“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对作用的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结构上。承上启下,为后文孔乙己很久没来,大伙儿也好像没有什么做铺垫。
二.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之人。
三.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四.艺术效果上。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的可有可无、可笑可怜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通过上面的例子,同学们可能有个方向,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讲解句子的作用。
(一)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1总领下文(一般在开头)
2承上启下(过渡句/段)
3总结全文(一般在结尾)
4为后文作铺垫
5照应
6埋下伏笔(与4相似)
7卒章点题(中心句)
我们分析句子的时候,不妨从这些关键句入手,它们是:抓首句一抓中心句一抓转承句一抓点睛句一抓警句一抓矛盾句一抓感情句一抓描写句一抓修辞句一抓尾句
?(二)句子在文章内容上所起的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体现。
作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时往往是可以和主题上的作用联系起来分析的。
?(三)句子在文章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查句子对文章主旨表现力的理解。一般情况下,作者的选材和语言组织,都会围绕主旨来进行。这样的题目就是要求我们把句子与主旨间的联系点找到然后把它说透。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分析主题上的作用的时候,往往是可以和内容上的作用联系起来分析的。
概括来说:主旨上的作用应是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
?(四)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艺术效果
艺术效果一般指语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与答题模式:
1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什么的特点。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就写出了春天新的特点。
2拟人~把什么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使其形象鲜明,更生动地写出了事物什么的特点。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个钻字,赋予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3夸张~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本来面目,目的在于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点,个别夸张包含着作者的情感。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震耳欲聋运用夸张的修辞,形容当时声音极大,快把耳朵震聋了,也说明母亲工作的环境恶劣。
4反复~包含间隔反复和直接反复。
所谓间隔反复就是在文中不断出现一个相同的句子,但是中间有间隔。在散文或议论文中这样的反复多半是为了强调作者的观点。无间隔反复则表现为呼吁型,通常是语言更具号召力和感染力。
啊!黄河,像这样的间隔反复,为了突出强调,说明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5对偶~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意深刻给人深刻印象。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说明当时征战的艰苦与凄凉!
?6反问~有问无答,答在问中,比陈述句语句更强烈更能引起别人的思考。
志愿军的坚强意志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无须解释,无需回答,表达了志愿军的坚强意志令人敬佩!
7设问~有问有答,问能引起读者思考,答更能引发共鸣。
什么叫自律?
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有问有答,格式清晰明了,既能引起读者思考,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8排比~句式工整,便于吟咏,加强语势,层层递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此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写出了春天新、美、有力的特点,增强语势。
9反语~褒词贬用,加强讽刺意味,批评?或贬词褒用
你真勇敢啊,竟然在大街上空手骑自行车!“勇敢”一词就是褒词贬用,意在批评他骑车要注意安全。
希望今天的这道特色菜,让你活色生香,妙笔生花!
?点个在看,日日相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