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优势 >> 他是身价370亿村书记,靠8台缝纫机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国是由一家一户组成村子或者社区,有人进行管理,再一步一步的往上扩大,最终成为了一个国家,而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村书记,他的个人资产超过了亿,也带领整个村子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他曾经在自己的村子里投资了超过1.3亿元,致力于让每一个村民都能住进装修较好的别墅,而且为了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还在村子的账面上常年放了大约一千万元可供支配,甚至还把村子的名字进行了修改,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够富起来。
创业之前就是有名裁缝
这个村书记的名字叫做高德康,可能有人之前听说过他的名字,没错,他就是波司登的董事长,他获得了什么样的地位呢,首先是阶层的跨越,从一个普通的村民变成了全球的富豪,其次是大家的尊重,因为他致力于让自己家乡的每一个人都富裕起来。
那么高德康到底是怎么白手起家的呢,这还是跟他的童年经历有关系,高德康出生在一个裁缝家里,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当地非常有名的裁缝,一辈子都帮人制作衣服,所以,高德康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
而且,高德康从小就开始接触裁缝了,他和其他的小朋友还不太一样,别的小孩希望玩,或者把重点放在了功课上面,但是高德康的重点,一直都在裁缝上,意识到高德康的学习可能跟未来想走的道路不一致,他从初中就退学了。
刚开始,高德康的父亲还会担心,在现在这样一个需要依靠学历来说话的年代,高德康从初中就退学了,会不会未来的路不太好走,但是他也很快就发现,高德康是真的对裁缝很有天分。
高德康学习和上手的速度都非常快,刚开始只是在裁缝铺子里面,帮家里人一点小忙,但是很快,他就能自己设计和制作衣服了,而且加上他比较年轻,设计出来的东西也更加的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所以,在高德康二十岁左右,就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裁缝。
周围的村民之所以会选择高德康,是因为他每一次制作出来的衣服,质量都非常的好,而且样子也好看,如果跟他约定了交衣服的日期,他往往能够提前几天就交货,这就让周围的人更加愿意去选择他。
慢慢的,高德康开始帮别人上门去量身制定衣服,那是在年,有一个上海的教授听说了高德康的名声,专门让他上门帮自己做一套定制的衣服,也是这一次的经历,改变了高德康的人生轨迹。
在帮对方量衣服的时候,高德康看到了对方家里的报纸,上面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登山队,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报道,上面还附加了几张图片,这是高德康打开对世界认识的大门非常关键的一部,因为高德康认识了一个名次,叫做羽绒服。
在此之前,高德康一直觉得,衣服就是一个样式,主打的是一个合体,以及美观,再加上他们所处的位置基本在南方,所以大家最冷的时候,顶多穿几件厚厚的棉袄,来起到祛寒保暖的作用。
但是这个羽绒服不一样,它不仅仅外观好看,而且还有实在的功效,甚至可以说,这是非常专业的衣服了,高德康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能不能做出来这种代表着新兴事物的羽绒服。
开始创业
高德康研究了半天,在第二年的秋天选择开始进行创业,只不过当时创业这条路对他来说并不容易,他是一个很厉害的裁缝,这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这种手艺是没有办法直接变成金钱的,所以他的启动资金非常的少。
他之前做衣服赚的钱,就算是能够全部投入进进去,也只能买仅仅可以使用几天的原材料,八个缝纫机,以及把家里一直放着的自行车给搬了出来,他带着对他手艺比较相信的十几个村民,就这样开始创业了。
当时其实没有人会觉得高德康能够做出来羽绒服,外面的人之所以愿意把订单给高德康,也是因为相信他的手艺,知道他衣服做的不错,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德康到处跑去寻求订单,终于收获了一个来自上海服装厂的订单。
虽然订单是有了,但高德康实在是缺钱,没有办法,他只能尽可能的把金钱给省下来,除了做衣服之外的人力成本一律都不要,所以当时每一趟去拿原材料,或者给上海服装厂送衣服的路程,都是高德康骑着自行车一点一点跑下来的。
当时这个距离并不近,路程之间的间隔差不多有两百多公里的路,而高德康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往返的跑一趟,为了确保自己的质量,和让甲方更多的信任自己,无论那会的天气是怎么样的,高德康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
就这样,虽然一来一回可能需要花费十几个小时,但是高德康也从来都没有喊过辛苦,他就这么一直咬着牙坚持着,甚至到了最后,他已经可以熟练的修理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而跟着他一起干的人,也看到了高德康的付出,所以对于他们会获得更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最终,这个订单干完了,他们也赚到了一部分的钱,很多人都觉得,这时候是不是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高德康不是这么想的,他直接扩大了自己的生产规模。
因为只有这样,高德康才能够接到更多更大的订单,就这样,他慢慢的把自己的小作坊,变成了工厂,而跟着他的人,也从最开始的十几个,慢慢的扩大到了几十人,而高德康,一直在外面拉订单。
就这样,高德康的生意终于越做越大,他的交通工具也从最开始的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他往上海跑的更勤了,那段时间,他甚至骑坏了六辆摩托车,最终,在年的时候,终于一切的时机成熟了,高德康创立了波司登这个品牌。
高德康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想要做这些服装生意的初心,就是想做羽绒服,所以在波司登刚刚创立的时候,主打的目标定位也是羽绒服,这一次,高德康凭借自己的创意,一下子生产出来了二十三万件羽绒服。
可是这一次,高德康有点着急了,一个是因为他之前其实并没有接触过羽绒服,所以设计出来的保暖性不够,另一个就是他是按照南方人的身高来设计羽绒服的,这对北方市场来说,根本没有办法消化,所以一开始,只卖出去了不到十万件。
高德康知道,这个时候不是靠着自己的想象力就能解决问题了,所以他直接跑到了北方,花了很长的时间,根本北方人对羽绒服的看法,对自己的衣服做出来了改进,终于把库存给清空了。
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做的事情
看到自己的企业已经一步步的步入了正轨,高德康又把自己的经历放回了村庄,他想靠着自己企业家的身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多做一点事情,所以,他先是把家乡的名字改名为康博村,然后开始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首先就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无论是道路还是绿化,或者是普通人居住的房屋,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而对于家乡的老人,更是提高了他们的养老金,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度过一个更加舒服的晚年。
高德康还提升了家乡的就业率,他在家乡附近开设工厂或分公司,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父老乡亲们就近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宣传家乡的文化和特色,吸引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