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68801_0.shtml上了岁数的南京人都有个习惯,就是家里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舍得扔,总觉着还有感情。而每个老物件都有自己的热情和脾气,每一个都能物尽其用,没有剩余浪费,没有粗制滥造,它们曾用斑驳的印记记录着那个时代,这次小小整理了很多的老物件哦,这些老物件你认得多少?见过8样以上的可就暴露年龄咯!1、滚铁环小时候的我们,下了课背着书包,叮咚滚着铁环,沿着街边一路小跑,好喜欢那个时候奔跑撒野的感觉。2、压水井老家的压水井,压出来的水凉爽甘甜,夏天口渴的时候来上几口简直舒爽。3、洋火枪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一把威风凛凛的洋火枪,可是一件十分值得炫耀的事,那感觉真是帅呆了,酷毙了。4、黑白电视机那个年代,一台黑白电视机是最昂贵的奢侈品,最发愁的是正看着电视呢,屏幕出现了满屏的雪花,天线还老不好使。5、搪瓷缸那时候的喝水才叫喝水,一个大搪瓷杯能盛现在小半个电热水壶的水,一个搪瓷缸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6、双喜脸盆牡丹加蝴蝶,还有最醒目的囍字,在那个时候可是最时尚的脸盆,人手一个。7、蒲扇以前夏天,每到傍晚,彩霞在天边,爷爷奶奶摇着蒲扇,坐在巷子里乘凉,聊聊天,下下象棋。8、熊猫牌缝纫机现在小小的家里还有这样的缝纫机,它的年龄比我还大,以前我们很多衣服都是老辈的在这上面完成的,缝纫机作响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脑海里回荡。9、钟山牌手表家喻户晓的老品牌,八九十年代的结婚三大件之一。在那个略显拘谨的年代,几乎每个男人的梦想,都是拥有一块漂亮而精准的手表。这种渴望大概就等同于现在对轿车的追求,那时候手表的质量可不比现在的某些大牌差。那时候在路上看到谁戴着它,心里都会羡慕上好一阵子。10、大桥牌自行车上海有凤凰牌自行车,而南京有大桥牌的自行车。在六七十年代,一般家庭有了它,绝对算小康之家了。骑着它出门,是件很拉风的事情。11、蝙蝠牌电风扇在那个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就靠它来扮演梅超风了!质量杠杠的,有的人现在家里还有呢。12、伯乐牌冰箱大概南京人第一批“奢侈家电”就是伯乐牌冰箱了吧,后来还推出了无氟的绿色冰箱,是家喻户晓的国内创新品牌,如今的二手电器店里还能看到它的身影。13、丰收牌保温瓶印着两只白鹤的保温瓶,5号小口彩花铁壳,在当时算是主流款式了,质量很好,很保温,那个时候打开水、洗澡啥的全靠它。14、红叶牌收音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年轻人结婚很时兴“三转一响”,所谓“三转”指的是车轮会转的自行车,飞轮会转的缝纫机,以及指针会转的手表,而一响则是指会发声的收音机。南京的红叶牌收音机在南京也是家喻户晓,每天收音机里传来铿锵有力的声音,那时候真的觉得很神奇,现在众多电子产品的出现,让它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15、手电筒那时候家家都要备一个手电筒,晚上去上厕所肯定是要用的,停电的时候也少不了它,如今已经被手机替代了!16、磁带每个70、80后的家里,一定都藏着几盘舍不得扔掉的磁带,而现在早已习惯用手机听歌。17、脸盆架旧式木质脸盆架,上面可以搭毛巾、放牙具,下面可以放好几个脸盆,一家子猫腰痛快洗脸的日子,你还记得吗?18、搓衣板那个时候搓衣板是用来洗去衣服上的污渍的,现在大家动不动就说跪搓衣板,但是很多家里面都没有它,就算是有也是塑料的。19、铝饭盒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的铝饭盒你还记得吗,以前上学的和打工的,每天都要用铝饭盒装上自己家里做的饭菜,冬天的时候放在炉子上面热一热。虽然没有现在保温饭盒那么多功能化,但吃起来都倍香!20、坛子最想念妈妈腌制的咸菜,每次喝粥的时候都会打开坛子盛上一碗,比现在超市卖的咸菜正宗多了。21、茶盘子小时候一到过年了,家里就会用差盘子盛花生、瓜子、糖豆......满满一大盘子,可开心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专门的瓜子盒、糖盒,却没有了以前的感觉了!22、篦子老一辈人的最爱,纯手工制作的一种梳子,专治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不过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这大概是童年最惨痛的回忆吧,据说小孩脑袋上爱生虱子,就经常用这个篦子梳头。23、小板凳小时候住在巷子里,到了夏天傍晚乘凉,可离不开这小板凳,拿着板凳抱着半拉西瓜,坐在院子里,过堂风那叫一个凉快,现在很多人嫌它和时尚的装修格格不入。24、扁担用扁担挑水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考验平衡力的活儿,现在很多人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挑水了!25、老式摆钟90年代,农村人家盖新房,在家里放这样一个摆钟很流行,像大户人家一样,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能听到他咔哒咔哒的摆动声。小小觉得比现在的钟表有趣得多,一到整点就“当当当”的响,无聊的时候可以盯着晃动的钟摆看半天。现在人人有手机,也不需要钟表了!26、顶针姥姥纳鞋底的必备神器,做针线活的时候戴在手上保护手指的,小时候总以为这是戒指,常常拿来戴在手上玩。27、蜂窝煤蜂窝煤、煤炉、小火钳……小时候最喜欢在锅炉房待着,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喜欢把手放在炉子上暖手。还记得有一次,小小把刚烧着的炉子给弄灭了,把老妈气个够呛!28、算盘那会家家都有算盘,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有这门课程,那时候,小小的算术水平放现在那可是学霸!29、推磨常用来碾谷物,小时候家里没有,不过村头的磨房里面倒是有一个,现在也只能在影视剧里看到了。30、老式灶台这种灶台大部分是烧柴的,最左边的是风箱,专门用来催火,用灶台做出来的饭,可别提有多香了!那时候,喜欢吃烤红薯,就扔一个在灶台里,烤出来的比现在的好吃多了!而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煤气灶!31、手工推子理发用的,以前村里会有剃头师傅,都会用这个理发!现在满大街的都是理发连锁店,想看到小时候的那种理发店,难上加难!32、木制托盘以前农村红白喜事离不开它,俗称“条板”!现在多用那种不锈钢的盘子!33、针线筐很多老人都喜欢用来放置杂物,做针线活必不可少此物,有时候用个烟盒什么的也都能装,现在看到还是觉得很亲切。34、箅子主要用来蒸馒头、蒸花卷、蒸饺子、蒸菜,架在大铁锅上,做出的饭菜香极了,现在我们都用不锈钢的了!35、油吊子粮油店打油的计量工具,还有右边的油漏斗,不管是打食用油、还是酱油、醋都能用到,那时候都不用秤称,仅凭油吊子,就能丝毫不差。不过在90年代后,油吊子就被付油器替代了。36、锁农村用来锁门的锁,看着就很坚固,但那时的锁多半是虚挂着,以前家里前后左右都是很熟的邻居,那种可以把钥匙放在对方家里的熟,完全不用担心有小偷光顾。37、簸箕这个应该比较常见,小时候常常用它来颠豆子,大人用它筛棒子面和小米里的杂物,南京人都喜欢喊他co坡。38、锥子纳鞋底专用的“锥子”,厚厚的鞋底,用锥子扎的眼儿,穿针引线全靠这锥子用劲儿了,小时候漂亮的绣花鞋,都是妈妈拿它一针针纳出来的。39、鞋样子手巧的妈妈用它来做鞋子,不得不佩服妈妈既贤惠又聪明,至少小小到现在都觉得好神奇,完全弄不懂鞋样子的意义何在。40、皮匠刀皮匠刀,皮匠用来割皮子的刀,别看奇形怪状,锋利一流,小时候赶集做皮带见过。41、煤油炉煤油炉,是用煤油做燃料的炉具,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那时候煤油还要凭票供应呢!现在人们大多选用气体炉和电磁炉,但在一些贫困或者有老人的家庭中,还是会经常出现,因为成本便宜,也是登山远足和露营常用的炉具!42、煤油灯这个应该很少有人经历过,以前没有台灯的时候经常用这个,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43、小三轮小时候学会骑得第一辆车非它莫属,不知道现在家里有没有和它的合照呢?44、镜框相镜子,老式装照片的镜框,里面可以放很多的照片,满满的都是回忆!45、国民两件套淡黄淡粉淡绿的底色、鲜艳的花朵,布料虽然有点粗糙却很耐用,这床单算是洋气的了,还有那种底色是通红通红的。国民枕巾人人必备,小花边是必备的时尚。让我们收起来这些珍贵的照片虽然很多物件都不再使用了但是能够勾起我们深深的回忆……学会忆苦,才会思甜!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南京小资综合整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商务合作
加(孟凡青)走心测评:米线测评
苏果零食测评
宜家热门美食测评
鸭血粉丝测评
大肉面测评
馄饨测评
饮品测评深度怀旧:南京
非常周末
孝陵卫
大厂
油坊桥
小时候的南京
玄武湖
浦厂
义乌小商品城
伪中产阶级生活指南
80年代老照片
我是城东人
我是白下人
我是下关人片区实拍:老江浦
老门西
升州路
装饰大世界
卫岗
汉口西路
太平南路
北门桥
朝天宫西街
侯家桥
彩霞街
仙林大学城
王府园
评事街
红庙
瑞金路
迈皋桥
光华门
科巷
中华门
凤凰西街
三七八巷小资情调:日历壁纸
青旅
上海路
隐秘茶馆
小酒馆
书店
拍照圣地
颐和路
星巴克
手机壁纸
咖啡学校系列:南理工
南大
南广
南铁
南航
南信大
南林
南中医
南工程
南农
晓庄学院
三江学院吃遍南京:无名麻辣串
异国餐厅
刁角美食
南京早餐
巴子面馆
台湾小吃
苍蝇馆子
锅贴
汤包
鸭子
酸菜鱼
吃面指南
老字号美食玩遍南京:古林公园腊梅
温泉
巷子
温泉主题公园
冷门景点
游园年卡
最佳旅行时间表
梅花谷
“欧洲”小镇
栖霞山
一日游的地方
最美17公里南京方言:正宗南京话
南京成语
南京话谈恋爱实用资讯:1月好消息
免费大全
衢州免费玩
绍兴免费玩
公交地铁指南
生活建议
地铁实用指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