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上世纪末,华为中兴如何抢滩浦东华为老兵

发布时间:2023/4/15 20:28:19   
        

年11月12日举行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就是30年。曾经的阡陌农田化身为现代化新城,金融和科技双双获得大发展。作为一名华为通信老兵,不禁忆起上海滩那段无线和芯片史。

从外滩金融中心看浦东

我对“上海制造”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90年浦东开放开发,第一件大事是架起连接浦东和浦西的南浦大桥,这是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斜拉索桥。我出生于洞庭水乡,走过的桥比小孩子走过的路还多,按捺不住地想去看看。

年春节后返回东南大学途中,我下了挤满人的东行火车,踏上了上海的土地。我来自十八线小县城,内心其实有点怯怯的,传说中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下人。

居然感觉还不错,大上海确实很有秩序。公交车是长长的通道车,分为坐队和站队,秩序井然。一男一女用我听不懂的语言斗嘴,唾沫四溅却始终不动一根手指!一路颠簸去了南浦大桥。桥面不能上去,就走到了桥底下的黄浦江边,向对面的浦东望过去,看到不少工程机械,是个大工地。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浦东土地,而我对上海的印象早在童年时就已确立,那就是顶呱呱的“上海牌”。

七八十年代,上海以区区一个城市,包揽了中国轻工业的半壁江山。我家的蝴蝶牌缝纫机(年)、永久自行车(年凭票供应)、上海牌手表,毫无例外都是上海制造。

年那年夏天非常酷热。小升初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夜不能寐,母亲为我彻夜摇扇。

第二天,母亲痛下决心,拉着大舅妈去南县五交化挑了一台上海飞机制造厂的飞翼牌电风扇。花了元巨资,这可是家里两年的存款。乡村教书匠父亲周末回来,一边唠叨太费钱,一边果断调到了最高档位!担心小孩子将手指头伸进去,母亲找木工做了个木箱子锁了起来。

电风扇彻夜吹风,母亲再也不用为我们摇扇了。这是我对上海最初的刻骨铭心记忆。

电风扇是上海飞机制造厂“军转民”生产的产品,品质非同寻常,居然一直用了26年,直到年才退役。全家一致决定,将它作为历史文物保留下来。

作者戴辉家中的飞翼牌电风扇

因为怕影响我们学习,家里一直都没有买电视机。90年我去南京读大学,91年春节回老家湖南南县过年,看到“故乡的云”,不禁近乡情怯。一到家,就看到书桌上有一台14英寸凯歌牌黑白电视机。我们家第一次包饺子看春晚,其乐融融享受中国式新年。那年有一火爆的小品“警察与小偷”。大舅出了一个上联让我对: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各地都有自己的版本,湖南版是:湖南臭豆腐豆臭南湖!

凯歌电视在我家的10年里,从没修过,上海制造的质量是杠杠的。年春节,在“家里蹲大学”里自学成才的高级程序员弟弟编软件赚了钱,买回了一台康佳彩电。凯歌从此转战乡村亲戚家,焕发第二春,又闪亮了近10年。

无线通信在上海崛起,华为、中兴抢滩浦东

年,深圳特区开始崛起。轻工业因为外向性好、投入小,就在南方爆炸式地发展了起来。上海轻工业品牌一个个从我们视野中消失。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浦东开发开放后,在高科技领域迅速发展起来。无线通信成为重要方向,这和上海以及华东有雄厚的工业底蕴与科教资源密切相关。

关于上海无线电通信的最早记忆,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影厂博物馆里收藏了一些老电台。战争年代,上海在远东的地位,就好比卡萨布兰卡在北非,有无数爱恨情仇、生死离别的感人故事。

上影厂博物馆收藏的无线发报机

而提到无线通信,不得不说起“南邮”——南京邮电大学。

年成立的上海贝尔是中国第一个现代通信设备合资企业。80年代,南邮的陈锡生和糜正琨去比利时学习,并结合上海贝尔公司的设备摸透了现代程控交换机的架构。任正非说过,华为是看着陈锡生的书来写软件的,糜正琨教授的关门弟子曾浩文担任了华为c&c08(模)的研发总裁。而南邮的年轻教师殷一民(中兴前董事长)去了大梅沙为中兴通信开发数字程控。

有线的未来是有限的,无线的未来才是无限的。彼时,华为和中兴不约而同都将无线研发的重心放到了上海浦东。

年,华为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进入了广州、深圳,赚了钱,于是开始在北京和上海浦东建立研究所。华为的北研所主攻数据通信技术,上研所主攻无线通信技术。上研所先后支撑了华为的gsm、手机、芯片等各个产品线。

华为上研所正式成立

老一代人都知道上海户口的含金量和稀缺性,年我班两位上海子弟毕业回上海工作,我们这些外地人只有眼馋的份。为吸引人才,上海逐步开放了外地毕业生落户。上研所吸引了大量优秀的青年才俊加盟。年,我在东大隔壁宿舍的朱浩冰、我班的辅导员吴钰等不少年轻人都先后加盟华为上研所。

浦东越来越具有移民城市的特征,出门都说普通话,并且创造力爆表。而相比闯深圳特区,闯上海有一个便利之处:不需要边境通行证。搞射频需要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他们就从内地抛却一切来沿海搏一把,干一年顶十年。

年10月,华为首任无线业务总经理徐文伟于人民大会堂发布了中国首套gsm系统。

徐文伟发布gsm,右一为刘江峰

年,基站研发全部转移到上海,bts20产品经理朱浩冰向bts30产品经理王劲移交,行销部主管李祥庭派了我过去参与会议。王劲拍着胸脯说:市场销售有技术问题,可以直接找我!

年开始,上研所开始3g的基站开发,基本上是年轻人担纲。华为基础业务部(也就是海思前身)年轻人何庭波来上海参与3g基站的asic芯片研发,这块芯片奠定了华为无线芯片的产业基础。年,她火线上任成为基础业务部负责人。当年预研3g基站的年轻人楚庆现在则是沪上芯片巨头紫光展锐的ceo。

多年之后,华为手机的软件底层基础平台及部分手机的开发,如大名鼎鼎的p1、mate7都是在上海研究所进行的。

年,曾在上海领衔成功开发巴龙和麒麟芯片的王劲不幸倒下了,我想起电影《速度与激情》中有歌唱到:we’ve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1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