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敕勒川文化美岱桥往事内蒙古日报

发布时间:2023/3/14 16:56:59   

老民居的木大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在敕勒川博物馆,老民居的生活用品被陈列出来以供观赏。

老民居内陈设的生活用品

在敕勒川博物馆,蜡像人物坐在炕上展示老民居当年的样子。

在敕勒川博物馆,当年的老民居被全景呈现。

九峰山巍峨耸立,顺着山沟流下的水,滋润着山下的土地和人民,这条沟水被称为美岱河,美岱桥村即因跨越美岱河而架的桥而得名。如今漫步村内,百余年历史的老房屋、老戏台、官井依然还完好地保存着。历史的风烟远去,那些鲜活的人和事却被记录了下来,如今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流传。

归萨古官道

从土右旗萨拉齐镇一路往东,顺着国道驾车行驶10多公里,美岱桥村就在国道右侧的九峰山脚下。如果往前回溯百余年,如今所走的这条道路,差不多也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归绥车道干线即北官道,这条路的必经之地就有美岱桥村,村南的老戏台虽然已经废弃多年,但是雕梁画栋依然可见,戏台西侧的官井依然还被保存着。

美岱桥村村主任刘乐义介绍,美岱桥村在萨拉齐的行政建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蒙元文化、晋陕文化和西口文化的重要节点。根据民国年间编定的《绥远通志稿》和《萨拉齐县志》记载,晚清至民国时期归绥车道干线(官道)的所谓北官道,经过美岱桥村古戏台北侧。清代至民国归(归绥)萨(萨拉齐)官道有两条,一条为归萨南官道:归绥西茶坊-台阁牧-毕克齐-多尔济-缸房营子-苏波盖-高泉营-东老藏营-西老藏营-萨拉齐东门;另一条为归萨北官道:归绥西茶坊-台阁牧-毕克齐-多尔济-呼拉格气-陶思浩-上协力气-美岱召-美岱桥-沙兵崖-西老藏营-萨拉齐东门。这两条官道,北官道更重要,因为它连接着广化寺(喇嘛洞)、麦达召(美岱召)及朝阳洞几个圣地。

如果再往前追溯,美岱桥村的历史更为久远,据《美岱桥村志》记载,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及田野调查证实,美岱桥村形成于年前后。早期定居在美岱桥村落的内地农耕移民,其租种的土地属于美岱召(麦达召)村的蒙古人。直到解放初期,仍有美岱召村蒙古族云姓人员前来象征性地收取地租。最早来此村落定居的是古姓和银姓家族,来自山西。继古姓和银姓而来的,是张姓、刘姓、郭姓、于姓等家族,大部分来自山西忻州、崞县、祁县等地。目前,张姓和刘姓家族人丁繁盛。

红色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美岱桥一个村参加革命的人数达到了27人,在战场上牺牲的革命烈士11人,九峰山下的这个小村落,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根据地。

年,共产党员刘深源被学校开除后,回到家乡美岱桥村,继续在本村的贫苦青年农民中,揭露反动当局的黑暗统治,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七七事变”后不久,大青山一带沦陷,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刘深源积极投入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他在美岱桥村开始宣传并组织青年农民抗日。

年秋天,八路军李井泉支队挺进到大青山开辟抗日根据地,派刘启焕、王弼臣(化名李国英)等同志来萨县工作。刘深源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在美岱桥村组建了“抗日救国会”,参加的人比较多。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立了一个党支部,有八九名共产党员,其中有刘深源、刘玉珍、刘宝贵、刘克文。刘深源还和王经雨、王弼承、刘启焕经过长期艰苦工作,于年春筹建成立了萨县抗日游击大队,人员以美岱召、美岱桥村民为主。最初的武器是王经雨买的一把手枪、董二圪洞买的一把手枪,美岱桥村自卫团有14支步枪,经过说服动员,分两批连人带枪全部加入了游击队。后来,刘深源出售了自己的部分田产,给游击队购买手枪1把、步枪12支、子弹一煤油筒、手榴弹若干。游击队的其他给养也是从美岱召、美岱桥等周边村子自筹的。当时,美岱桥村参加革命的人很多,其中参加萨县抗日游击队的就有27人。

萨县抗日游击大队的给养一直是自筹的,主要筹集地区是美岱召、美岱桥、沙兔沟、大脑包、一前晌等地。年至年,日军封山围剿,抗日斗争异常艰苦。抗日战争时期到抗美援朝时期,美岱桥村牺牲的烈士共有11位。

传统古村落

年,美岱桥村整理出版了《美岱桥村志》,清晰梳理了这个村子的变迁历程:清乾隆年间为美岱桥村隶属村落;咸丰年间美岱桥与美岱召和苏波盖村同属萨拉齐厅东乡,为并列的村落;民国时期美岱桥系第四区的一个乡;年4月,美岱桥村隶属伪萨拉齐县第四区协助乡,乡公所所在地苏波盖村;年,美岱桥村隶属于萨拉齐县美岱召乡;新中国成立后,美岱桥村几经变革,直到年,美岱桥生产大队隶属于苏波盖人民公社,即现在的苏波盖乡。

新中国成立后,美岱桥人民踏上了建设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整治石头滩,发展林果业,面积达到多亩,到上世纪70年代,发展到多亩。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成立良种场,引进粮食新品种,自制繁育良种。年,为了增加集体收入,开始兴办社队企业,村内建起了机械厂、粮食加工厂,酿造厂、粉坊、豆腐坊、油坊等副食品加工厂。

改革开放后,美岱桥村于年将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户,农业生产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村民粮食日渐充裕。同时,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种养结合型,即以种植业为主,养猪、养羊、养鸡作为补充。当时农村结婚比较流行的是车子(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个别富裕的村民家中还买了黑白电视机。

进入新世纪,美岱桥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踏上了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先后投资万元建成50个占地亩的奶牛养殖小区,投资万元建成60个占地79亩的肉羊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万元,相继建成2.2万平方米的村头休闲广场、1.3万平方米的小学校园、平方米的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

年和年,美岱桥村两度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年,美岱桥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包头晚报记者李亚强摄影周忠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6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