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拯救这部烂片的不是古力娜扎的颜值,恰

发布时间:2022/9/15 19:46:10   

董成鹏把一个好故事,讲烂了。

《缝纫机乐队》真的是一个好故事:在北京闯荡的职业经纪人程宫(董成鹏),接到摇滚爱好者胡亮(乔杉)的邀请,组建地下乐队,一番经历后,追求梦想,找回梦想的故事。

故事里没有大奸大恶,主要的冲突是理想与现实、摇滚的生与死。

大概是喜剧的原因,也可能是大鹏没有从之前的作品中走出来,整部电影人物脸谱化、故事单薄,不用费脑就能知道是大团圆结局,如果不是靠古力娜扎的颜值和“有长又白又细”的大长腿,观众很难坚持到后期。

电影开篇的广告真的不能忍,那一段硬广就将观众对电影的好感度降到了最低。碎片化的搞笑方式给人一种小制作喜剧的感觉,几乎所有搞笑的桥段对剧情都没有帮助。大鹏和古力娜扎的爱情描写真的没有必要。音乐内容过多,弱化了整体结构。所以从制作上这是一部实打实的烂片,但这部烂片却能将人打动。

如果有观众真的坚持到了后期,他们会替那些提前离场和关闭电影的人惋惜。

如果能被《老男孩》这首歌激励,就一定能被这部电影感动。

有人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被人看出来。”也有人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有才华的人很多,能出人头地的少,有梦想的人很多,能实现的更少。

程宫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经纪人,自己有一个摇滚梦,却不能弹吉他,曾经是最火的摇滚乐队“破吉他”的经纪人,还没做出多少成绩时,乐队就解散了,只能带着几个不靠谱的艺人,学人家蹦蹦跳跳,还试图让他们整容,走流量明星路线。

大鹏演绎的小人物,实际上就是郁郁不得志的人的缩影。程宫甘愿为胡亮做经纪人最初是为了钱。因为他真的缺钱,他有三个艺人要养,这就像大多数男人要养家一样,他可以不在乎同事、不在乎工作环境,甚至可以不在乎工作内容,他只在乎钱。

步入中年的男人最怕被人问起的不是有没有车,有没有房,收入是多少?而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中年男人究竟该不该有梦想?为坚持梦想,曾失业在家六年的导演李安最终站在了奥斯卡的领奖台,让无数人唏嘘不已。跟李安导演有同样梦想的人有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李安太太那样的妻子。有梦想就没有现实,要现实就要放弃梦想。

曾经一首《老男孩》唱醒了无数曾经放弃梦想,自暴自弃的人。有的人是因为梦想之路的艰辛,有的是因为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大张伟曾经说“没有人能让你放弃梦想,你自己试试就会放弃了!”

我有过梦想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老男孩》

当青春不在,我们回头想想,会不会后悔当年自己的决定。能激起一个人斗志的,不仅仅是女人,还有当初的梦想。当程宫最后站在舞台上时,你有没有被感动?

摇滚其实就是一把破吉他

作为一部以摇滚为主题的音乐电影,《缝纫机乐队》无疑是成功的,暂且不说中国摇滚乐队和于谦大爷的支持,就电影里的几首插曲也是非常好听。

我曾经问一个摇滚爱好者,什么是摇滚?他迟疑了一会,告诉我说:歌词不一样。我听过的摇滚不多:beyond、零点、林肯公园、U2、涅槃乐队、玛丽莲·曼森。歌词究竟有多不一样我倒没听出来,摇滚让我感到更多的是自由与奔放。

摇滚与流行最大的区别是,时时刻刻都可以摇滚,无论是在鲍家街43号,还是在扭曲的机器上,无论是在唐朝还是午夜零点,即使手上只有一个盆、一根棍都可以摇滚。摇滚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不需要用多好音质的音响,不需要掌声,甚至不需要观众,摇滚就是如此洒脱,放荡不羁。摇滚其实就是一把破吉他,弹出一首颓废、破败但却能激发斗志的歌。

很多人以为《缝纫机乐队》里的乐队组合是因为大鹏的恶搞,恰恰相反的是,这正是摇滚的魅力。学生、打工仔、音乐人、医生、年轻的、年老的都能摇滚,都可以摇滚。

电影最后,缝纫机乐队在拆迁工地上,在“破吉他”前唱起《不在犹豫》的时候,电影院里有多少跟着一起哼唱?当在大屏幕上看到beyond成员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心生感触?如果《都选C》没能激发你的斗志,《不在犹豫》一定能让你感动。

没有经历的人一定不能理解大鹏的“烂片”,为什么能让中年男人偷偷的抹眼泪。因为青春虽然不在,梦想依旧尚存,摇滚薪火相传。希望那些放下吉他,穿上西装、架起电脑的人,在听到一声吉他声后,依旧能如当初一样,没有犹豫,直接狂躁起来。

如果一部电影能让人感动、能激发人的斗志,无论它拍得多烂、用了多少烂梗,它依旧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摇滚死没死我不清楚,但在《不在犹豫》前奏响起后,我是含着泪跟缝纫机乐队一起唱完了这首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5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