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前景 >> 47危房改造,变身江南中式庭院,百
房主是一对退休夫妻,男主人今年58岁之前是一名纺织厂工人,现在夫妻二人会打打零工,没有固定工作。
这套房主已经居住了很多年,木质的房梁和屋顶经过几十年的雨打风吹霉变严重,一到下雨天家里就如同水帘洞一般。
房子只有47㎡,位于苏州,是一间百年的江南老宅,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将设计风格定位为新苏式,让危房变身成江南中式庭院,百年老宅向阳新生。
房屋户型:两室
房屋面积:47平方米
装修预算:20万
所在城市:苏州
主要建材:线板、木皮、喷漆、大理石、黑铁漆、铁件、玻璃、木地板、壁纸
改造重点:
原来的三开间布局拆除,增加玄关和卫生间的功能。很多装修灵感都来源于苏州的九曲桥,这种手法的装修让人觉得神秘又豁然开朗。
设计重点:将整个空间向后移,打造玄关,完善房屋功能
原本的户型中并没有玄关,进门就是客厅,为了保证空间的私密性,增加玄关。之前外面是石板路,重装后改用青石铺设,与外界连接使用玻璃拉门,并在里侧增加开一扇窗户,不仅提升了空间的自然采光,同时给人简洁开阔的进门第一感受。玄关处的盆景台是缝纫机台翻新的,花边桌布是女主人自己钩织的,虽然比较简易,但能感受到房主满满的爱意和热情。
设计重点:屋顶开设天窗解决原来没有采光通风问题
客餐厅铺设瓷砖,有防潮防霉的作用,同时让空间更新通透。房梁用彩衣堂包袱锦苏式彩绘图案装饰,民族气息很强,还配备了智能的电动窗帘,更方便平时使用。
软装和家具基本上都是原木色的,不失功能性,还展现了老宅原有的气息。沙发是定制的,做了加宽处理,还能充当床使用。茶几自带旋转收纳,加强客厅的书屋能力,也不会台站空间。
客厅的一侧墙面是“周宅匠心”诗词,让空间变得古色古香,同时也是对房主一家美好的祝福。
设计重点:在餐桌对面增设洗手池,干湿分离,更加方便日常生活起居
餐厅正上方是超大的全景天窗,增加室内的自然采光,将原有的房梁保留在上面做苏式彩绘点缀,与客厅相呼应。选择了折叠式的餐桌,平时有亲戚朋友做客也足够容纳。
设计重点:将厨房操作台的降低,并增加专业的厨房收纳系统
灰色的墙砖搭配原木橱柜,让整个空间显得简约又大方。花纹瓷砖的点缀让厨房也有浓郁的中式风。安装推拉式的拉篮方便拿取,把冰箱嵌入在柜体中,增加完整度。
设计重点:采用榻榻米的设计,一屋两用
榻榻米与床头衣柜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增加了收纳空间,同时还延展出了办公和阅读区域,房主儿子回来也有独立的休息空间。其中一面墙使用中国蓝装饰,与空间软装相呼应,增强感官效果。屋顶还设置了,提升整体的采光。
将侧面的墙凿开,打造六角花墙,结合苏州特色的彩衣堂,让空间的采光提升一个档次,还彰显了区域的文化性。L型的书桌上面是开放格,不觉压抑。
设计重点:将苏州园林的翠玲珑格局运用其中,扩大视觉面积
原来进入卧室有一个台阶,因为女主人腿脚不变,将台阶做平增加缓冲区。背景墙选择了中国红,用色大胆,增强视觉感官,结合包袱锦苏式彩绘元素,更能凸显江南中式庭院的风格。在右侧增加整排衣柜,解决空间收纳的问题。
设计重点:钻石型的淋浴间节省空间,让马桶洗衣机分布的更加合理
以前没有卫生间还要去百米外的公共厕所,晚上就用老式木马桶凑合一下,晚上使用特别不方便。瓷砖和厨房的是同一款式,增强空间的关联性。在卫生间窗户旁增设了拉伸折叠式的晾衣架,方便晾晒衣物。
很多人都觉得老房子应该拆除重建,因为老房子存在的缺陷过多,无法满足现在生活的标配。有些自建房还好说,若是老小区根本无法实现全部重现,影响因素太多。
而且住老房子的不仅是老人,有些年强人也会选择购买老房子,与重建相比重装也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以保留原本生活的痕迹,还让居住环境更加顺心,这样也可以省下不少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