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潮州工艺bull博物志梁山好汉

发布时间:2022/4/27 12:21:14   

当潮州木雕遇上东阳木雕,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梁山好汉谱》:融合创新的艺术佳作

  木雕艺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沁透无数木雕匠人的智慧。当潮州木雕“邂逅”东阳木雕,将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在木雕艺人李中庆的作品中,我们或许能寻找到答案。他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将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的艺术精髓进行融合创作,创立了“东潮木雕艺术流派”,从技艺、题材、工具等方面进行扬弃性创新,在木雕界开创一方新天地。木雕壁挂《梁山好汉谱》便是运用“东潮木雕艺术流派”技法刻制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兼收并蓄独具特色自成一派

  李中庆是浙江东阳人,17岁向东阳木雕名家学手艺,从事木雕艺术至今已40余年。上世纪90年代末,他开始接触潮州木雕,后来在潮州开办木雕厂,让“东阳木雕”与“潮州木雕”擦出了艺术火花。年,他带领团队承接广济桥亭台楼阁整体修复工程,广受好评。

李中庆向记者介绍木雕作品。

  “潮州木雕和东阳木雕各有所长,独具特色。”在他看来,潮州木雕雕刻技法多样,有沉雕、浮雕、立体雕、多层通雕等,以通雕最为卓越;东阳木雕比较细腻,以平面浮雕为主,构图饱满,表现内容丰富,如果能结合两者所长,创作出的木雕作品将独具风格。如何攻破这一技术难题,李中庆边做边钻研。

  此前,一位汕头大学美术系教授画了一幅《八骏图》,他分别以东阳木雕和潮州木雕两种技法,各制作了一幅《八骏图》木雕壁挂,但教授并不满意。经过一番琢磨,他将这两种木雕技法合二为一,用潮州木雕独特的雕刻手法表现骏马的刚健彪悍,用东阳木雕细腻式雕刻手法展现骏马的丰富生态。在雕刻骏马腿部时,他把壁挂底部凿深,运用通雕的技法使马足离地腾空,呈现飞奔雄姿。这一改动使马的腾跃感大大增强,教授见到作品时拍手称好。

  这幅“混血型”木雕作品启发了他的创作思路,更让他坚定了对融合不同流派木雕艺术的信心。创作于年的大型木雕艺术精品《清明上河图》就是这种深度探索的代表性作品。这幅木雕五联壁挂长达13米、高0.81米,耗时6年完成,作品采用了“通雕+圆雕+深浮雕”的三维木雕创作技法,共雕刻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以及牲畜、房舍、树木等,全图大到原野、河流,细至舟车的铆钉,小贩摊档上的小商品都清晰可见,纤夫拉着的纤绳长达厘米,全部悬空雕刻,其直径最细处仅有0.3厘米,人物神态各异,层次感、立体感丰富。该作品在年第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博览会获得金奖,得到业内专家的好评。

  经过近20年的艰辛探索,在这两大流派木雕艺术“混血”的深度探索上,李中庆的思路日趋明朗:“把潮州木雕以立体造型为特色的镂通雕技法,与东阳木雕线面结合的平面浮雕技法相融合,使得作品既有潮州木雕的立体感,又有东阳木雕的层次感。”李中庆将其称之为“东潮木雕艺术流派”。

创新技法掌握神秘的“35度角”

木雕作品《梁山好汉谱》。

  眼前这幅《梁山好汉谱》是李中庆创作于年的木雕壁挂,是运用“东潮木雕艺术流派”技法刻制的代表作之一。

  据介绍,这幅作品以水浒传中名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为题材,用雕刻刀塑造出梁山好汉集体群像。在这幅木雕壁挂上,可以直观地目睹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天伤星行者武松等好汉们的威武形象。一众人物斜立于底板,或立马横刀、或手抄枪棒,呈直立姿态;好汉们身披铠甲,眼神坚毅,雕刻细腻入微;奔腾的骏马前足悬空,气势轩昂,栩栩如生。骏马的躯体斜立于底板,减少雕刻主体于壁挂底部的接触面积,方便在悬空部位施展圆雕技艺。他说:“骏马躯体斜立角度的把握也是一个创作难点,马太斜了会产生坠落感,和底板贴得太紧则立体感不强。”

《梁山好汉谱》中的人物主体与底板呈35度夹角,作品立体感更强。

  “这幅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心,秘诀就在于雕刻时这神秘的‘35度角’。”李中庆介绍,潮州木雕之所以立体感强,一是因为雕刻主体的底部全部镂空,二是多层次多写实,他利用这一优势,将雕刻主体的背部尽量镂空,但保留完整的底板,用块面造型手法层层铺叠。这样一来,人物、动物等主体与底板保持一定的角度,在人物或动物块面的背后以适当角度斜劈后,透雕到底板,产生雕刻主体站立于地面的效果,再借助圆雕手法,让观赏者多角度欣赏作品。

  经过反复摸索,他最终选定雕刻主体与底板形成的夹角保持在30度至45度之间,其中以35度较常见。他说:“如果雕刻主体斜立于底板的角度小于30度,雕刻主体与底板依附过紧,呈现扁平状,不够生动立体;但又不能超过45度,否则雕刻主体就会产生扑出底板的飞离感与跌坠感,视觉上不稳固。”

  他在创作时,注重东阳木雕及潮州木雕技法优点的融合,坚持在扬弃中创新,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他运用“通雕+圆雕+深浮雕”的三维木雕创作路径,融合了东阳与潮州两地木雕之长,注重薄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尤其是多层次镂空雕和圆雕在平面浮雕中的综合运用,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凸显三维艺术效果。

  他运用这一技法创作了一系列木雕艺术作品,诸如《丝绸之路》《琴棋书画》等,兼收并蓄、精雕细刻,使作品独树一帜,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层次分明的屋宇亭榭、虚实结合和花草树木,让人们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推陈出新作品紧跟时代步伐

  在位于市区绿榕北路的“东潮木雕艺术馆”里,汇集了李中庆多年来的精品之作,既有潮州木雕传统题材木雕作品《龙虾蟹篓》《花开富贵》,也有响应时代发展、富有生活气息的新题材作品。

  “木雕艺术的传承应该是一种扬弃性的创新,要避免创作题材老化,紧跟时代发展、现代审美变化,让木雕作品推陈出新。”李中庆对木雕题材的创新,秉承“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是做新传统题材,让“非遗”重焕光彩,二是创新现代题材,为木雕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也是艺术品生命的延续。这些年,他闯出了一条木雕技艺与题材创新的新路子,如现实题材的系列壁挂创作,《瓜瓞绵绵》《童年》《悠然自得》等。其中,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在创作中,利用传统加自制的工具,充分发挥雕刻工具在木雕技艺和题材创新中的作用。为适应技艺创新、提升作品质感,他自行研制一些微型雕刀和工装夹具。“这款木雕微型雕刻刀具,由缝纫机针磨制而成,刀口最小的只有1毫米,专门用来雕刻极为细微的块面,雕刻《梁山好汉谱》中好汉们的眼睛等就需要使用这款自制雕刀。”他说,随着作品的创新,刀具也必须创新,而且需要木雕艺人来主导和定制刀具。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好的雕刻工具要靠木雕艺人去创新,以工具创新来拉动技艺和题材的创新,进一步促进木雕艺术发展。

  近10年来,李中庆的作品获得国家级特别金奖和金奖22项,省级金奖9项,为推动木雕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贡献。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南粤工匠、广东省五一奖章、潮州最美工匠等荣誉称号。

  在李中庆看来,“艺术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创作革新,艺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汲取其他木雕的精华,吸收其他艺术的优点和营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木雕艺人才能设计创作出更多更美、更具立体感、更富有艺术神韵的作品。”

作者

潮州日报记者詹妙蓉

图片

潮州日报记者庄园

编辑

蔡泳

审核

吴燕珊

推荐阅读?超期待!年,这些地标将亮相潮州?注意!潮州这个地方设置6个交通违法抓拍点点亮让更多人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