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缝纫机 >> 缝纫机前景 >> 80年代的缝纫机你还记得不你知道为什么那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由于没有书桌,很多功课都是趴在妈妈的缝纫机上做的。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台飞人牌脚踏式缝纫机。
它的外形很像一个小书桌,下边有一个半圆形的“肚子”,在使用的时候机头是竖起来的,而不用的时候机头可以放到“肚子”里面去。
在我的印象当中,那时候母亲经常会在夜晚昏黄的灯光中,“咯噔噔”地踩着它为我们做衣服。
说起来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不相信,在我们小的时候,衣服很少是买成品的。
那时候衣服的样式比较少,一般男性多是中山装一类的,而女性的衣服则通常有点像现在的女士西服。
这些衣服一般都是家庭主妇们,用自己买来的布做成的。
所以在那个年代,家庭主妇不但往往烧得一手好饭菜,连做衣服的手艺通常也都很不差!而缝纫机也因此就成为几乎家家必备的实用工具了。
这才过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现在的女孩子别说做衣服,连做饭十有八九都不会了……
这种事情要是在那个年代说,估计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人信吧?
我们家那台飞人牌缝纫机,是我母亲陪嫁的嫁妆。
听母亲说,那个年代嫁妆讲究“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这三样称之为“三转”,而“一响”就是收音机了。
父亲和母亲结婚的时候,有自行车,有缝纫机,有收音机,就是没有手表。
这是为什么呢?
据母亲说是因为“三转一响”之中手表最贵,要多元钱,而且还不实用,除了看时间之外就没用了不说,一不小心还特别容易磕碰摔坏。
自行车和缝纫机每样只需要多元钱,不但都非常实用,还都不容易坏。
我们家的那台飞人牌缝纫机,据母亲说当年买的时候好像花了多块钱。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多块钱好像并不是什么大数目,属于微不足道的“小钱”;甚至都不一定够一顿烧烤的钱。
但是在80年代的时候,一个村都未必有一个“万元户”!
一个家庭里能有1万元的积蓄,在那个年代就足以让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羡慕不已。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再想想元是什么概念?换算到今天相当于多少钱?
90年代后期,大家的经济条件都变好了,衣服也基本只买不做了,脚踩式缝纫机也就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少再看得到了。
只有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有时还会忍不住想起,母亲踩着缝纫机辛苦劳作的身影……
窖藏88岁月弥香——我与光阴的故事,感谢贵州习酒发起的本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为大家分享我80年代的故事。#窖藏88岁月弥香#